魏绍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进行了肯定,并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于山东潍坊而言,“三个模式”有其浓重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特征,在推动全市乃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立足产业化、集群化的竞进同步,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深化、拓展、支撑、带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从表现形式看,“诸城模式”主要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潍坊模式”是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寿光模式”主要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创新经验。
从解决的问题看,“三个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小农经济与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城模式”解决的主要是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脱节的问题;“潍坊模式”解决的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解决的主要是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
从根本上看,“三个模式”本质均是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方向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个模式”的成功实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和制度成果,成为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蕴含其中的理念和做法,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
作为农业大市,潍坊市在依托“三个模式”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同时,“工农贸一体化”“商品经济大合唱”带动了工业、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潍坊市城镇化格局逐渐由散点独立式发展向组团融合型共进方向转变,逐渐呈现出由重规模、重建设转向重质量、重生态、重文化、多支撑的发展趋势。
1949-1982年,初期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潍坊市城镇化发展起步阶段。1953年(因1949-1952年没有详实的城镇人口数据记载,故用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起始数)潍坊市城镇化水平仅为5.32%,城镇(市镇)人口约25.6万人。经历了三年恢复和“一五”时期的平稳发展、大起大落的“大跃进”与调整时期以及文革“三线”建设的停滞发展等阶段,到1982年29年间城镇化水平仅提高到14.33%,,平均每年提升仅0.31个百分点。在规模总量上,全市城镇人口达到了103.93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78.33万人,以年均4.95%的速度增长,比同期总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高2.54个百分点。
1983-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潍坊市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三个模式”带动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革和小城镇的发展,促使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得到长足进步,大大增强了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城乡人口流动相对频繁,城镇化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1990年底全市有县级城市3个,比1982年增加了2个;建制镇104个,比1982年增加了94个。城镇化率由1982年的14.33%升至1990年的22.52%,提高了7.6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982年的103.93万人增至1990年的188.56万人,年均增长7.73%,是这一时期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多。到2000年底,城市增至7个,比1990年增加了4个县级市;建制镇184个,比1990年增加了80个,街道办事处达到24个;城镇人口增至344.76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156.2万人,年均增长6.22%;城镇化率上升到40.58%,平均每年上升1.8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速度高出0.86个百分点。
2001-2012年,潍坊市城镇化发展步入巩固提高阶段。国家层面,我国正式制定了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山东省政府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三高原则,积极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2001年,潍坊市城镇化水平超过40%,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潍坊的城镇化率为46.96%,全省排名第十一位,比全省平均值低2.75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了6.3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6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426.69万人,10年增加了81.93万人;城市没有增减,街道办事处由24个增加到54个,建制镇由184个减至64个,城镇化的空间推进平台完成了整合提升。2012年,潍坊市城镇化率达49.75%,比2010年提高2.7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426.69万人增至458.5万人,两年增加31.81万人,不管是从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还是从城镇化率提升幅度来看,潍坊市城镇化水平经过十年的整合发展逐渐进入提升的快车道。
2013年,潍坊市城镇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发展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四个城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等发展战略的提出,潍坊市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与提升城镇化质量并重并行的关键阶段。2013-2018年,潍坊市城镇化率由51.76%提升至61.80%,超全省平均水平,又创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1.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年均增长34.02%)、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0个百分点)等城镇化指标明显提升。“三个市民化(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省级中小城市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农村社区建设等城镇化质量提升工作深入推进。
近年来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积极探索和打造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样板,不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了双轮驱动轨道。特别是在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瓶颈、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绿色兴农、发展农业新六产、扩大农业高水平开放、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家园、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到2018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1个(诸城市),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个(寿光市、青州市),省级中小城市试点3个(寿光市、安丘市、昌邑市),省级新生小城市试点1个(寿光市羊口镇),省级示范镇(含重点示范镇)16个,市级以上特色小镇20个,市级农村新型示范社区70个,独特的区位特色、自然环境特色、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等造就了明显的新型城镇化“潍坊特色”。
但与此同时,产城不同步、区域不协调、资源依赖性较大等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愈加凸显。如何引导人口和城乡合理布局,如何培育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人居环境,如何推动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载体建设,成为新时期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产业振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8家,潍坊市有12家,但仅有诸城外贸、得利斯2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省级龙头企业全省919家,潍坊市95家;2018年,全市产出的粮食、蔬菜、花生和水果等分别占全国总量的0.65%、1.73%、1.2%和0.5%,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精深加工、精致加工潜力巨大。近年来“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聚焦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选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配套完善扶持政策,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培强产业龙头企业,既要有“群峰”,又要有“高山”,保持定力,久久为功,真正把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优势。
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的重要抓手。到2018年底,寿光市羊口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潍坊市有青州黄楼文化艺术小镇、安丘新安齐鲁酒地小镇、坊子凤凰地理信息小镇等9个省级特色小镇,昌邑梨花小镇、昌乐新能源汽车小镇、寒亭总部经济创新小镇等10个市级特色小镇,基础建设较好,发展前景广阔。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核心产业引导、特色文化定位、运营思维方向、长远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考量,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建设之路,加快建设更多产业特色鲜明、环境和谐宜居、传统文化彰显、设施服务完善、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城镇。
强化资源环境利用的底线思维,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刚性要求。要建立资源环境消耗总量和使用效益的硬约束,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目标和准入门槛,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方面要发展生态农业、精细农业、观光农业,倡导使用有机化肥、农药,大力开发、应用易降解农用地膜,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农业增长方式向低耗、少污、高效转变。工业方面要推行清洁生产,采用高效、无污染的生产工艺,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严格的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生态化,切实增强城镇化建设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约束性。
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点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融入城镇,着眼“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形成吸引转移落户的拉动力。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借、用、投、还”一体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机制,努力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难题。
注:
文章数据来源于《山东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4)》《中国人口普查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人口(山东卷)》《潍坊人口普查资料》《潍坊统计年鉴》以及《2018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