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70年来,勤劳智慧的成都人民,摆脱贫困,迈向了富裕。到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28元,与1951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80.43元相比,收入增长522.8倍,年平均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5.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12元,与1954年的居民生活费支出138.48元相比较,增长196.2倍,年平均增长8.6%,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4.6%。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61年建国后最高的69.4%下降到2018年的33.0%。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成都城镇居民生活已处于富裕水平。
成都解放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期,从1953年开始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社会逐步稳定,市场开始复苏,物价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成都作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以初步改善。在这期间,城镇居民开始走出贫困,向低层次温饱型社会发展。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4.4元,与1951年相比,增长1.79倍,年平均增长18.7%。同期,居民消费支出也稳定增长,1954年与1957年相比,消费支出从138.48元增加到217.44元,增长57.0%,年平均增长16.2%。消费结构也有所改善,恩格尔系数从55.1%下降为54.6%,居民人均每天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等基本接近国家规定标准。
1958-1976年,我国经历了“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及十年“文化大革命”,成都的社会经济也在曲折中发展。195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2元,比1957年减少22.2元,且直到1973年才恢复到1957年收入水平。1958-1976年的19年间(以1957年为基期),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和1.5%,支出增长超过收入,致使部分居民入不敷出,生活水平下降。恩格尔系数比1957年以前更高,接近甚至超过60%,居民生活一直处于贫困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波动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都的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纵观改革开放30年,城镇居民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国营和集体企业从业比重人员下降,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业主比重上升,城镇居民增收的渠道日益拓宽,工资性收入比重下降。据调查,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0.3元增加到2008年的16942.6元,人均消费支出由328.3元增加到12849.9元,分别增长49.8倍和39.1倍,年平均增长13.9%和13.0%,扣除物价影响,年平均增长7.2%和6.3%,增速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同期恩格尔系数从57.6%下降为37.4%。三十年来,成都市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走过了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历程,正向全面富裕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就业者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就业形式和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1954年,职工工资收入为146.6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3%。到1978年,职工工资收入为332.4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7%。
改革开放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活力,就业渠道逐年增多,外资、私营、合资等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从无到有,个体劳动者也越来越多,在城镇就业者中比重逐年增大;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变化,城镇居民从事第二职业等其他劳动收入明显增多;城镇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伴随着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改革开放使城镇居民增收渠道日益拓宽。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机关、文教卫生、企业等部门部分职工工资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工资类别,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和奖励制度,建立起各种津贴制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水平。198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国家对企业的工资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1993年10月,结合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建立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基本形成了以工效挂钩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企业工资收入监督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在1985年以后进行多次调整及改革,使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普遍提高,并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提升。据抽样调查,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978年的332.4元增加到2018年的24782元,增长73.6倍,年平均增长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97.7%下降到58.8%。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多元化格局日益健全,工资性收入或还将呈现下降趋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城镇居民就业渠道主要是国营和集体企业,只有微不足道的城镇个体经济。1984-1991年间,相继出台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保护非国有经济的政策法规,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家庭经营净收入逐渐成为可支配收入的又一来源。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个体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拓宽了城镇居民就业渠道,带动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多元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渠道增多。2018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达4279元,与1978年的个体及其他劳动收入5.2元相比增长821.9倍,年平均增长18.3%,远远高于可支配收入增幅,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5%上升到10.2%,并明显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
改革开放前,居民家庭除存款利息收入外,几乎没有财产性收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带动了财产性收入的强劲增长。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投资渠道逐步拓宽,理财意识逐渐增强。1996-2002年间,央行先后8次降息,除了直接下调利率之外,从1999年11月1日起,财政部还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热情有所下降,利息收入所占份额减少;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上市公司迅速增加,股票上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投资股票市场的热情高涨,股息与红利收入逐渐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家庭的增多,出租房屋收入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2008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691.5元,比1995年的132.1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13.6%。到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367元,10年增长5.3倍,年平均增长20.2%,增长势头强劲。
1976-1986年期间,国家修改了退休、退职规定,对不同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规定了不同规格的离休待遇。从1986年开始职工保障制度真正进入转型时期,即由“国家-单位保障制”迈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使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达到8701元,比1995年的1010.55元增长7.6倍,年平均增长9.8%。
改革开放前,食品都是凭票供应,吃饱成为重要的生活水准。随着改革开放,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党和政府不断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健全市场供应和流通体系,品种繁多的食物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大幅增长。2018年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9012元,比1978年增长48.5倍,年平均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7%。
经过70年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质的飞跃,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膳食注重营养均衡,消费结构趋向合理。粮食类消费量减少,肉、禽、蛋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品消费量不断增加。2018年人均消费粮食和蔬菜95.8公斤和129.4公斤,与1957年相比较,粮食减少,蔬菜增加;与1980年相比较都有所减少。而人均食用油11.5千克、猪牛羊肉34.1千克、家禽11.2千克、鲜蛋8.4千克、奶及制品22.4千克、瓜果55千克、酒6.6千克等,比1957年和1980年都有不同程度增长,膳食结构向科学营养转变。
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间里,衣着就是穿在人们身上的历史。从20世纪50-70年代的款式单调、色彩单一的蓝灰颜色服装,到80年代改革开放让衣着色彩缤纷,90年代变化多样,进入21世纪追求个性张扬,着重突出个性化、高档化和品牌化,衣着在不断革新中见证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文明的发展进程。1954年人均衣着支出9.0元,到1978年人均衣着支出56.1元,仅增长5.2倍,年平均增长7.9%。跨入21世纪,人们在衣着的消费支出方面快速增长,到2018年,人均衣着消费达到2320元,比1978年增长35.9倍,年平均增长9.4%。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居民的住宅面积小,居住环境杂乱,设施简陋。1957年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5.7平方米,经过60年代生育高峰后,到1978年仅为3.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1983年人均住房面积为6.9平方米,但仍有6.7%的住房没有自来水,18.3%使用公共自来水;无卫生设施的占32.3%,有厕所无浴室的占38.3%,使用公共卫生设施的占22.7%,仅有5%的家庭有厕所和浴室;所有的家庭均无空调;22.7%没有厨房。居住变化的最重要时间节点在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达83.9%。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18年底,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7.1平方米,比1978年的3.1平方米增加34平方米,增长11倍。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2018年,91.2%的家庭都居住在二居室及以上的成套住房中,基本实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98.8%的家庭用清洁能源做饭,96.6%有热水器等,97.7%使用独立厕所,居住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1978年每百户家庭的拥有量依次为104.2辆、42.3架、177.1只和69.7台;改革初期又转向以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1988年每百户家庭的拥有量依次为65.3台、82台、45.7台和65台。随着国家大规模引进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生产线,家电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回落。199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41台,洗衣机96台,电冰箱94台。进入2000年以后,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新兴家用耐用品转向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及家用汽车等。201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电脑81台(其中接入互联网68.5台)、接入有线电视108台、移动电话251部(其中接入互联网200部)。冰箱、彩电、洗衣机和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已经在城镇家庭全面普及,每百户拥有量达到102台、127台、101台和159台。钢琴、健身器材和空气净化器等新的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走进百姓人家,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内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2018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1530元,比1978年的24.3元增长62倍,平均每年增长10.9%。
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被普遍引入居民家庭消费。交通通信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交通费,二是邮电费。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交通通信支出仅4.1元,其中,交通支出3.7元,通信支出(邮电费)0.4元。到2018年交通通信支出为3279元,其中交通和通信支出分别增加到2286元和993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799倍、307倍和2189倍,年平均增长18.2%、17.4%和21.6%,明显高于收入和支出增幅。
(1)20世纪50、60年代交通基本靠走,出远门必须到车站坐车。70年代,自行车与手表、缝纫机并称为“三大件”,因凭票供应,自行车仍极为稀少。1978年,人均交通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每百户家庭拥有自行车104辆,相当于每4人才拥有不到1辆自行车。80年代,自行车渐渐普及。1988年,每百户家庭拥有自行车213.3辆,相当于每2人拥有1辆自行车。90年代,摩托车开始成为人们的“新宠”,这是汽车走进家庭的序曲。1995年人均交通消费支出98.0元,占消费支出的2.2%。每百户家庭拥有摩托车7.3辆。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家庭以车代步,汽车逐渐成为家庭耐用消费品。2018年人均交通消费支出2286元,占消费支出的8.4%。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60辆,比2008年增加42辆。
(2)21世纪前,长距离通信主要依靠电报和公用电话。2000年以后,伴随着手机价格及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寻常百姓家庭,到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已达251部,一人多机已成常态。家庭固定电话从无到有,并逐渐饱和,随着移动电话普及,家庭固定电话拥有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每百户家庭固定电话拥有量到2005年达到95部,之后拥有量开始逐年减少,2018年减少到34部。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医疗设施和科技的发展,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居民有病就医,无病防治的保健意识明显增强,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除看病就医的支出外,还增加了保健食品、滋补品及运动健身器材等的消费。2018年医疗保健支出人均1528元,比1978年的4.1元增长372倍,平均每年增长16%,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1.2%提高到5.6%。
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成都城镇居民通过加大教育和文化娱乐消费来提高生活质量。2018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9元,比1978年增长124.4倍,年平均增长12.8%。其中:2018年人均教育支出1221元,比1978年增长259倍,平均每年增长14.9%。
随着收入增长,人们开始注重享受型文化娱乐消费。居民的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不断增长。2018年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1688元,比1978年增长90倍,平均每年增长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