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漳州的国家非遗项目锦歌具有反映漳州历史民俗风情,留存丰富河洛古音,闽台关系实证等重要的历史价值。近些年,在抢救史料、培养后备人才、曲目创作与表演创新、引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等方面对锦歌的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但锦歌的传承也存在日常生存语境消失与保护重点不够突出等困境。
关键词:锦歌;历史;价值;传承
一、锦歌的历史价值
(一)反映漳州的历史、民俗与风情
锦歌有一些曲目是它所獨有的,这些独有的曲目鲜明呈现了漳州的历史、民俗与风情。其中《飞鹅洞》是关于陈元光开漳的传说,《朱熹驶飞瓦》《破肚将军蓝理》表现了漳州历史人物,《周成过台湾》以丰富的细节反映了漳州人开垦台湾的历史。《糕饼糍粿歌》《草蜢弄鸡公》《天乌乌》《接骨歌》《虎姑婆》《鱼虾娶亲》等杂碎调中富含漳州民俗与风情。《牵尪姨》《八卦咒》等反映了闽南笃信鬼神的文化特色。
(二)留存丰富的河洛古音
闽南语是河洛古音保存最突出的一种闽方言。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原汁原味的闽南语现在已很难听到。但是锦歌中保存着较为原始的闽南语,也即河洛古音。比如“吹牛”“勤劳”“肚子”“睡觉”“天亮”,锦歌中说的是“膨风”“急计”“腹肚”“交睫”“天光”。像“腹肚”这个词,在一首锦歌里是这样唱:“九婶婆仔爻炊粿,我从她家灶脚过,顺手拿一个粿,藏在肚脐尾,汤甲腹肚疼火火。”
(三)闽台关系的实证
台湾《宜兰县志》记载:“歌仔戏原系地方一种民谣曲调,距今六十年,有员山结头份人名阿助者,幼好乐曲,每日农作之余,辄提大壳弦,自弹自唱,好事者劝其演变戏剧,初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妇,以大壳弦、月琴、箫笛伴奏,并有对白,号称‘歌仔戏。”大壳弦即大广弦,它与月琴都是锦歌的经典伴奏乐器,因此,宜兰县志中所说的民谣曲调即指锦歌。歌仔戏主要曲调七字调、大调、倍思调、都马调,分别来自锦歌的七字调、大调与杂念调。锦歌早先还有一个流传十分广的名称“歌仔”,由这个名称我们亦可以看出锦歌与歌仔戏之间的关系。歌仔戏脱胎于锦歌,锦歌源自漳州,这从另一个方面有力证明了漳州人移居台湾、开垦台湾的历史。
二、锦歌的当代传承
(一)锦歌保护与传承的努力
1.抢救史料
由于原来对锦歌价值认识的不深入以及保护资金不足,不少锦歌资料遭到破坏或流失,一些逝去的锦歌老艺人也没有留下声音或影像资料。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漳州市抓紧抢救锦歌史料。比如收集整理锦歌曲目,为锦歌老艺人录制经典唱段等。
2.培养后备人才
2010年,漳州市芗剧团成立锦歌队;2019年,漳州市芗城区成立水仙花青年锦歌队,这两个锦歌队吸收培养比较专业的锦歌后备人才。另外,漳州市芗城区还通过文化馆的锦歌传习中心以及到小学设立锦歌传承基地的方式向大众普及锦歌并培养锦歌爱好者。
3.曲目创作与表演创新
除了表演传统锦歌曲目外,漳州市还十分注重锦歌新曲目的创作。《漳州美》《凌波情》《唱西湖》《漳州小吃真正宗》《同心共筑中国梦》《丰碑颂》等都是近年来新创作的锦歌曲目。另外,在锦歌表演上也注重创新。锦歌表演的传统是着旗袍坐唱,现在为适应在舞台表演的需要,就根据曲目的内容来设计演出服饰并进行表演唱。
4.进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与研究项目
近些年,漳州市综合性本科高校闽南师范大学将锦歌引入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必修课与专业课课堂,并引导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锦歌研究。高校的研究力量较为强大,研究也较为专业,闽南师范大学对锦歌的重视大大促进了锦歌的发展与保护。
(二)锦歌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1.锦歌日常生存语境的消失
原先的锦歌很深入地进入到日常生活,是日常休闲经济的一部分。锦歌曾经是乞丐、盲人等维生的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人群与经济方式不再存在。另外,锦歌最为繁荣的时期是近代,当时漳厦两地有众多的“歌仔馆”作为社会主要的休闲娱乐机构演出营收。但是,随着当代社会影视传媒与动漫游戏的发展,不仅“歌仔馆”这样的休闲娱乐已经衰落,就连“歌仔戏”也早就难以为继。而导致锦歌人才的后继无人。目前锦歌只有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个省级非遗传承人,并且年纪都很大了。因为无法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后学者一般只是将锦歌学习作为兴趣或日常生活点缀,而这必须导致锦歌的衰落。
2.锦歌与歌仔戏孰重孰轻
歌仔戏是在锦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现在的保护重点就落在歌仔戏之上。另外,也有一些人认为既然歌仔戏来源于锦歌,保护歌仔戏就是在保护锦歌。事实上,越是古老的文化越是要保护,因为在它们身上有更多的历史遗存,也即在考古学上的意义更为重大。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做到锦歌保护比歌仔戏保护更重的话,至少两者的保护应该并重。在这一点上,我们或许应该借鉴泉州对南音的保护。泉州不仅有建有市级的南音艺术研究院,还在泉州师范设立南音学院。显然这样的保护层次更高,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简介:陈瑞真(1987-),女,汉族,福建漳州人,专科,三级演员,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研究方向为戏剧曲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