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以来就是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有着深入论述。因此,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具体内容,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创造美好生活这四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从而显现出普遍且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可靠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
作为劳动存在物、理性存在物、道德存在物和语言存在物的人,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概述
1、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人必须与自然界实现和谐统一。其次,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人在与自然的物质变化过程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依照规律的要求来实现物质交换过程。所以人类支配自然又要服从自然,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
2、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劳动
人在自然中生产,存在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媒介和基础是生产劳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所以正是生产劳动使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生产劳动是沟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不仅是造成人所特有的各种特征,还是人类和自然界形成主客体分化的原因,更是沟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是人类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基础。
3、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是和谐
作为人类生产条件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变换,包含着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通过这样的物质变换,可以实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人的这种自然本质和人道主义本质是以联合体的形式而存在,也只有在联合体中才能存在,从而真正实现其对异化社会的超越,使人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正确指引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又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要素整合论的概述。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遵循自然规律,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准则,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指出: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设计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且具有技术性强、投资多、难度大等显著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有效内容,从整體视角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正确指引。新时代,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要注重其系统性和协调性,抓住显而易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时,也不要忽视了存在的隐形生态问题。
(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建设美丽中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其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内在统一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前提。纵观传统的发展观,其发展没有辩证地看待人类与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索取及补偿等各关系,而是将当代与未来割裂开来,这是一种错误的发展观。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实现自身发展应立足于自然,受限于自然发展,持续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共和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容、协调。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思想前提,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三)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实现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容,生动具体地阐释了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维度诠释了人与自然关系,把自然当作是一个复合系统,既包括人与社会在内的一切存在物即物质世界本身,又包括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生态环境。在有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相关重要的论述中,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自然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决不可以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要以人民的需求作为中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和谐社会概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如何正确看待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尽快地实现和谐社会。
(四)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根本遵循,坚定奋斗方向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向往美好生活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但其内容涵盖着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还蕴含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处于新时代的发展之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追求于优质的生态生活。美好生态环境作为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坚定方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为我们观察、解读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然依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文本当中寻获生态问题的社会根源,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坚持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采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等措施,以追求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三、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要通过尊重自然环境和善待自然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的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推进过程,都是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王怀兵.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从对立到融合: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比较[J].韩璞庚,吴谦.贵州社会科学.2017 (12)
[3]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弘扬与重塑[J].张立影.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03)
作者简介:毕云芝(1965.6—)女,汉族,河南新野人,本科学历,南阳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