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2019-11-16 11:16黄双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会交流课堂教学

黄双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课程标准》中,又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各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穿这种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呢?

一、引导学生自主求知

新课标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为学习方式的指导思想,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进行主体性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所以,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课堂上要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问、演讲、互评、做卡片、整理笔记等。要注意改变少数学生垄断课堂的现象,尽量让那些眼中同样闪着求知欲望的学差生参与回答,耐心点拨,循循诱导,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省时高效,教学的内容删繁就简,教师只在学生不易读懂的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悟义、自主悟情、自主悟理,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当中,不断提高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自主学习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的能力;对知识的筛选、归纳、整理、迁移,运用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等。引导学生自主求知,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等;引导学生自主求知,就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感悟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自主学习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的能力;对知识的筛选、归纳、整理、迁移,运用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个逐渐的过程,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如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汉字的基本方法,在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部首自学同部首的汉字,根据拼音学习同音字,在一定阶段内,举行各种知识竞赛,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二、引导学生互动合作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要善于调控课堂,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讨论思考。只有這样才能不让学生思维受到约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有所进步。但当学生完成了这个思维后,就是该收手的时候了,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困生爱动脑、善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与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把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融合,互相学习并选出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学懂知识,学会学习,实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第三,教师应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由以往的“接受性学习”向双边多元互动的“交互性学习”转变。学生要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的合作学习中会逐渐学会以下几点:(1)学会倾听。能专心听取别人的观点,掌握别人的发言要点,并做出判断评价。(2)学会质疑。存在疑问时,能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进一步讲解。(3)学会表述。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善于表述自己的看法。(4)学会交流。不做孤军奋战的勇士,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还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三、关注感受,培养情感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等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感情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密切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移情换位,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要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把消极的变成积极的。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动机的课堂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课堂学习,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欲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两种方式可供借鉴:(1)直观教学手段。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2)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练.才能吸引学生。

结束语: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讲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会交流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会分享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学会尊重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