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朝南北书风融合,入唐后,软媚书风侵袭,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因政治需要、文化风气、书学观点实行一系列发展书法的政策,又著有《晋书·王羲之传赞》把王羲之树立为绝对典范。这便掀起了初唐“崇王”的风潮,之后的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张怀瓘提出了以“骨力”为线索崇尚王羲之的书论观点;也出现了像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一批以王羲之书法风格为取向的书家,这些为唐以后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唐太宗;《王羲之传赞》;崇王;骨力;骨气
一、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原因
唐朝初期,书法领域笼罩着“崇王”的风气,上至唐太宗,下至朝中文官莫不以学习王羲之书法为风尚。此种现象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东晋时期,王羲之便书名显盛。南北朝时期,王羲之书风仅在南朝梁巘时期风行,整体来看,北方书风虽刚强,但有些粗狂,南朝书风虽秀丽雅致,但是有些软媚,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书法风格,中和的王羲之书风刚好符合时代向前发展的要求,既有“骨力”又有“妍媚”。所以王羲之书法风格能在初唐流行起来是其自身特质顺应了书法史的发展。
王褒将二王书风带到北方,唐太宗的父亲李渊曾学王褒书,唐朝窦蒙《述书赋注》:“高祖(李渊)师王褒得其妙,故有梁朝风格焉”(1)。也为后来唐太宗喜爱王羲之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太宗书法老师虞世南书学王羲之,对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法也起到了影响到作用。
经过南北朝的频繁战乱,至唐初社会初步安定,统治者以积极的文化政策响应政治统治。唐太宗不仅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又兴文艺,对书法更是身体力行,留下了《晋祠铭》、《温泉铭》、《屏风帖》等传世作品颇有右军遗意。包世臣说太宗的《晋祠铭》、《温泉铭》是“成篇幅而不变山阴家法”(2)。阮元在评论时说:“至初唐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3)。据《宣和书谱》记载:“(唐太宗)尝作《笔法》《指意》《笔意》三说,以训学者,盖所得其在是欤。……又尝赞《羲之传》,痛论字学,固亦见其髣髴。”(4)其中唐太宗亲自书写的《晋书·王羲之传赞》为王羲之“书圣”地位奠定基础,太宗独崇王羲之也是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上,以中和的王羲之书风以卫政。
二、理论方面的继承
(一)唐太宗《王羲之传赞》
《晋书·王羲之传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帝王为书法家所写的传赞。可见其对王羲之推崇的程度,而文中有“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观其点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风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5)
唐太宗认为,自有书契以来,王羲之综括百代,尽善尽美,而历史上先后著名的书法家在他眼里都有不足之处。文字先论汉末魏晋书家张芝书迹无存、钟繇书迹罕见,且钟繇虽在当时书名显赫、书风尽美,但是因其字形“长而逾制”、古而不今,所以不足尽善;又贬低王献之的字如“枯树”、如“饿隶”,有放荡不羁之态;萧子云 师学江表,只得皮毛,无骨,无丈夫气。而独王羲之点画精妙,顧盼有情,字形似斜还正,犹如翔龙,栩栩如生。羲之书法可谓尽善尽美耶!太宗通过《王羲之传赞》把王羲之树立为绝对典型。
(二)以“骨”为线索的继承路线
太宗曾在《论书》中称:“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6)唐太宗强调学习书法要先学骨力,也就是笔力,笔画中的刚健之力,字形与字势就会因骨力遒劲顺势而生。这正是王羲之书法作品和书论中所体现的,王羲之在《笔书论十二章》与《用笔赋》中有“铁点银钩”,“藏骨抱筋”之说,均是在强调字中骨力的体现。羲之老师卫铄认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7)太宗以“形势”与“骨力”对举,是对卫,王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他《晋书·王羲之传赞》中所品评的王献之、萧子云都是因为骨力若而被否定,可想而知被赞扬的王羲之定是骨力遒劲。
骨力这一概念成为初唐理论关键,也是至今书学理论的核心。唐朝孙过庭曾在《书谱》中描述:“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8),这是告诫学书者应把骨力放在首位,遒润居二,并且不能偏向一端,应相辅相成。盛唐张怀瓘《书议》提到:“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9)这里的骨气是指作品中作者的坚强凛然的精神气质。唐中期徐浩《论书》中强调骨肉相称,文云:“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又云:“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10)这种以字喻人手法,巧妙揭示了书写中骨力的重要性,且骨能生气。无论是唐太宗的“骨力”还是孙过庭和张怀瓘的“骨气”,或者徐浩的“筋骨”,都以骨为核心概念,具体论述到书写过程中的力量、字形中的强健、作品中的气质,属于一种褒义概念,是书法实践过程中、书法鉴赏中、书法理论中的正能量。
至此,可以看出唐太宗以骨为概念的书法理论是对王羲之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也起到了从理论方面推崇了王羲之的作用,并且以骨为概念的书法理论在初唐以后有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一概念的合理性。
(三)军事式的书论思想的继承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载:“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出入者号令也,曲折者杀戮也。”(11)以纸为阵地,笔为兵器,墨为铠甲,砚台与水为城池,都被心意和本领统领,以谋略安排字形结构,心意决定用笔的好坏,号令毛笔的走向,毛笔书写过程中的快速转折就如同战场中的厮杀一样。王羲之不仅仅是文人氏族,而且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是书法史上第一个将军事理论运用到书法理论中书法家,且在唐以前未被书法理论家继承这一思想。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曾辅佐其父建立唐朝,凭借着多年的行军经验在《论书》中提出了:“执金鼓必有指挥,观其阵即知强弱……无不大溃。多用此致胜,朕思得其理深也。”(12)这是历史唯一一次对王羲之军事式的书法理论的继承与弘扬。
三、实践方面的弘扬
唐太宗不仅在书法史上为王羲之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实践中掀起学习王羲之书法的洪流。建立专门的学书机构——弘文馆,命虞世南、褚遂良等教授朝中四品以上的文官学习书法。另设书学博士,为朝中八品以上官员普及书法。此举自上而下的推动了唐代的书法发展。因虞世南曾向王羲之后代智永学书,深得王氏一脉真传,所以朝中百官莫不以学习王羲之书法为荣。
因经魏晋南北战乱,氏族迁徙,书法名迹流散,所以王羲之书迹更是少之又少。唐太宗以国库资金在民间收购羲之书法墨迹,曾有萧逸去智永弟子辩才和尚处骗得《兰亭序》的流传,并让当时就有很高书法造诣者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临摹兰亭序书本,用于奖赏有功官员或收入国库。又以王羲之各帖字集得《大唐三藏圣教序》刊刻成碑,流传后世。此等举动便引领朝中文人百官争相学习王羲之书法,受此影响较大的属褚遂良,青年入唐为官,深受感染,又被太宗任命为侍书,鉴定王羲之书法真伪,接触大量羲之书法真迹,在其创世作品《雁塔圣教序》深得羲之笔意,颇有魏晋古法,美人如婵娟,不失遒劲。另虞世南之侄陆柬之专供王羲之,小有成就,取得平和雅正之态。孙过庭不仅在理论方面肯定王羲之,而且在书法实践中认真研习王羲之行草书,《书谱》一文,是文意与书法具胜。
结论:
以唐太宗李世民引导下的书法崇王风尚,既是书法发展中历史必然,也因太宗和王羲之书法的特别缘分,又处于一定的政治目的,使这股风尚迅速扩散。以唐太宗《晋书·王羲之传赞》为开端,塑造了王羲之尽善尽美的书法形象,其书论中的“骨力”源于羲之书论,又被后来的书法理论家传承,推动了书法理论的深入研究。唐太实行设立的弘文馆,书法博士又在实践方面塑造的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唐太宗在书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注释:
张彦远撰、刘石校点《法书要录》P286,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包世臣.艺舟双辑[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阮元.南北书派论[A].历代书法论文选[C].629.
潘运告等.宣和书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A].萧元编.初唐书论[C].
李世民.论书[A].初唐书论.[C].
卫夫人.笔阵图[A].历代书法论文选[C].22.
孙过庭.书谱[A].历代书法论文选[C].
张怀瓘.[A].历代书法论文选[C].
徐浩.[A].历代书法论文选[C].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A]历代书法论文选[C].
李世民.论书[A].初唐书论.[C].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
[2]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黄山出版社,1990
[3]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法出版社,2007 年 P129
[4]朱关田.《唐代书法考评》,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年,P22
[5]张怀瓘.书断,《中国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第一版 P179
[6]文津阁四库全书[M].231 册.
[7]张彦远.法书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8]董诰.全唐文(卷 10)[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簡介:李小亚(1994.10.14)女,汉,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硕士在读,书法艺术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