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璠
[摘 要]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困境,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引领职业教育与市场高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措施。明确公办高职院校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主体,确保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中企业的职能和权利,重点探索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效运行机制的建立。
[关 键 词]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70-02
一、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动因
混合所有制是指产权分属不同性质所有制的财产所有结构,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1]。高职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现有的研究中形式有多种,如有学者认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可以分为公办院校自改自治、公办吸纳民资盘活、国资注入民校引导、公办接管弱势民办、民办托管低效公办、中外合作办学等[2]。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办性质占80%的现状来看,公办高职院校必然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探索将不同产权主体的资金有效地运用到高职院校办学中,并实现资源在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各个结构层面的优化配置,构建“效率”与“公益”并举的学校运行体制机制。
(一)聚焦社会资本,增强办学活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自主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的核心”。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的行政管理模式,学校过度依赖政府,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办学活力不足。在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将混合所有制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对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中,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已经证实是成功的经验,从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看,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突破校企壁垒、所有制的约束,按照市场需求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混合所有制在聚焦社会资本方面比单一办学主体更能发挥优势,而且还能推动社会资本所有权的转移,对经济社会资产结构的优化有推动作用。
(二)破解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产教深度融合的困境
高职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为了解决其发展质量问题,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学校办学质量“产教融合”的困境,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这是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特征所决定的[3]。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几年里,尽管我们也很重视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大多数停留在形式上,要不只是着眼于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要不校企之间没有建立起实质性的有约束力的考核制度;要不校企之间开展的“订单式培养”呈现的是短期脆弱的合作机制。引入混合所有制,既可以解决教育行政化的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本效率最大化,又可以改变过去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合作机制脆弱等问题,使职业教育回归“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本真,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与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主要是对公办高职院校在现行办学主体基础上进行改制,引入新的产权和治理结构,让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坚持公办院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是重要前提
公办高职院校承载着为国家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创新的使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力军。确保公办院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是保证职业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重要保障。
(二)确保混合所有制中企业的职能和权利是关键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中的企业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投资教育产业,企业资源通过教育本身的运行实现其社会和经济价值。企业主要依托高职院校技术研发,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通过校企共建实训、研发基地,降低企业成本。按照现有混合所有制发展经验,校企之间往往按出资比例成立董事会,共同决策、管理学校。学校高层管理者依法进入董事会,企业董事会成员按出资额及相关规定进入董事会。在学校的日常运行中,高校主要负责教学的正常运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等工作。董事会主要负责社会合作、市场推广、产学研协调等工作。
(三)实现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的多样化是保障
高职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产权主体多元化是其基本特征,即学校应由不同属性的出资主体共同投资完成,至少具备两个及以上办学主体。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其投资主体利益的多元决定了其治理结构的多样化,至少社会资本投资到职业教育领域,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了其维护产权和收益的基本诉求,必须建立起兼顾教育社会属性和利益增长机制有机组合的治理结构,实现资源在各个层面的优化配置。注重民主管理,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三、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的运行机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核心是建立与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相适应的运行治理结构,而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运行机制。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涉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培育、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等办学育人全过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校企共同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下建立的“校企共同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原则,秉承育人要以企业为主体的理念,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学校主导育人全过程,全程组织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思政教育。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企业介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培训中心和设备随同迁入,并出资建成全国首家国内机床博物馆,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全程参与教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做到了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同时,企业解决了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改善了人力资源结构,延伸了宣传效应,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依托高校实现了技术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专业建设方面,基于“优势+特色+需求”的专业设置原则,根据高职院校现有办学环境和条件,结合地域行业产业结构,根据当前技术变革的趋势优化调整方向,确定学科专业布局与设置方向,形成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专业性的学科专业群。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杭州经济发展,立足杭州“女装之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成功打造了达利女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结合学院自身的办学环境,其专业的定位不是培养服装设计师,而是培養女装制版师,达利女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从闻所未闻发展到全国闻名。
在教学改革方面,基于“校企共同体”理念,专企融合,从“课堂重构、岗位联通、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等方面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场所与学生学习场所由单一学校变为学校和企业,由教室变为教室、实训室和企业车间,课堂教学内容由知识为主线向技能为本转变。课程体系联通岗位要求,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定有行业能工巧匠作为指导教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参透,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互融通。现在教育部门大力推进的“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导师制,交互训教、分类教学培养、双师共育等多形式的教学改革,与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下的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建立的西子航空工业学院,即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三方共建联合教研室,共建师傅团队,共建基于岗位实际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共育高端制造业“金蓝领”。
在师资队伍培育方面,基于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师资双师双能融合发展机制。由校企双方根据行业创新发展方向,制订双师标准的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严把师资队伍素质、结构关。比如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历,尤其是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明确界定其工作任务和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校企之间建立常态化“双师共育”培养和使用机制,学校专业教师在企业常年承担工作任务或兼任职务,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企业技师担任学校专业兼职教师,实现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水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身份互认,角色互通”的机制,并且通过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是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核心枢纽,也是企业投资教育事业实现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渠道。产教融合搭建起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与营销合作等平台,实现了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合作等方面的转变和发展,让这些平台既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基地、社会化营销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实时需要,同时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的需求。
在资源共享方面,是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最突出的优势,混合所有制产权下的校企资源共享更具备法律保障,真正做到了“双赢”。企业与学校资源双向开放、双向进入,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是基于同一法人实体下校企合作的统筹规划。这种一体化的统筹安排避免了学校和企业在某一领域的重复建设和投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社会资源整合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资源的集约效应,同时使校园深耕企业文化,企业渗透校园精神,扩大学校和企业知名度。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之举,企业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有机融合学校和企业的价值取向,如何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文化制度融合,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产权治理结构等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俊.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2]陈艳艳,阚明坤.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3]王俊杰.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定位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6).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