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岚
[摘 要] 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增设职业素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的方式,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创业项目、校企合作真实项目,构建“课程+平台+项目”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企业;高职院校;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68-02
通过前期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还有改进的地方。首先,高职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比较模糊,职业意识比较淡薄,他们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即使大部分高职生做过职业规划,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制定上。就业需要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应对较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高职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以高效尽快投入工作;需要高职学生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心,成为爱岗敬业、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员工;需要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提升,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笔者从高职学生的现状和企业的需求出发,构建“课程+平台+项目”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帮助学校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帮助企业觅得更适合岗位需求的员工。
一、课程
(一)在公共课程中增设职业素养课程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立职业素养专门课程,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特点的职业素养课程。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特点,通过企业调研,开发了现代职业人系列课程。在大一开展企业文化导入、职业生涯初探;在大二开展职业能力素养养成、职业心理状态调试;在大三开展创新创业引导、求职就业指导。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文化理论与企业规范,了解各种岗位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求职就业的技巧,模拟创业实践活动。这些职业素养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效整合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在充满竞争的职业环境中,先人一步,适应职场,脱颖而出,持续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績。
(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主要课程,也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企业调研,我们将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对所有专业课程提出明确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标准与授课计划制定时,体现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具体课程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开展时,细化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真正实现素养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统一。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体现职业素养的元素。我们要改变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式、讨论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在主动探究中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双提升。
二、平台
(一)以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平台
很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入学初或者毕业前的一两次课程或者讲座来完成的,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停留在理论普及上。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
高职生进入大学之后的最初三个月是非常迷茫的,这个时候应及时对他们做好入学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自身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初步明确职业目标,认真规划学业生涯。之后应定期随访学生,了解其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性,并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方向和方法。当学生在校度过一两年之后,在初步完成学业计划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社会、行业、职业、岗位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特征,细化并明确职业目标,并制定计划逐步实现职业目标。同时,应培养学生养成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动态的习惯,做到知己知彼。当学生处于毕业前的求职就业期时,应指导学生合理选择企业与岗位,同时培训学生的求职技巧,关注学生的求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顺利从学生成长为职业人。
(二)以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为平台
校园活动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二个载体。我们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从企业的职业素养需求出发,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成立职业礼仪社团、开展宿舍5S文化比赛、开展校企合作志愿者活动等,通多丰富多样的校内外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另外,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其职业素养的养成。因此,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紧抓学校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在校园中、教室中张贴体现职业素养的宣传知识,还可以组织开展针对职业素养的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诗歌大会、知识竞赛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通过校园实践活动平台,将企业所看重的责任心、敬业心和诚信心等职业素养,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实现多渠道、全方位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平台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模式。产教深度融合平台的搭建,不仅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实习锻炼的机会,提升了技能的实践与应用,也让高职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的职业素养氛围,更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保障。在实践过程中,高职学生将企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两种身份的无缝对接,做到职业素养的精准提升。
除了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学校职业素养团队可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设计并开展职业素养系列主题活动,如开展职业素养讲座,针对不同专业,聘请企业人力资源老师,结合专业特色,讲授职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要求。如开设一些企业设计大赛或者项目,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技能与素养同步提升。依托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搭建校内外实践优质平台,将职业素养培育与职业岗位锻炼有机结合。
三、项目
(一)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
职业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项目是高职生接触职业、展示技能、习得职业素养的良好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接触模拟的企业项目,切身感受企业的用人标准,从而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向着目标奋斗,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参与多层次职业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勇于拼搏、超越自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他们追求对作品的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有利于他们强化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比赛要求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项目
依托產教融合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校园。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员工)—企业导师”双身份双导师的教学模式。组建专业社团、学生工作坊,将传统的教室变成教学工厂、社团活动室。让学生通过“课上—教学工厂,课下—工作室”的全过程接触方式,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在企业导师的训练中,真实演练企业项目。在接触项目、对接客户、方案与营销中调整自己职业目标,提升职业素养。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除了项目本身对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身上做展现的职业素养也是高职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些都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才能展现和获得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养又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标准。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不仅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各高职院校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紫军.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调研[J].职教论坛,2012(20):88-89.
[2]刘兰明.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11-14.
[3]王艳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及培养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19):35-40.
[4]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4):76-81.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