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凡叶 孙阔 陆婷婷
[摘 要] 体验式教育注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及理解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逐步经历自我认知、自我评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等过程,从而最终促成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育;自我认知;自我评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66-02
体验式教育采用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等方式的结合,让受教育者经历心理上的“亲历”,实践活动的“亲为”,通过内部知觉察看、反思、感悟、内化,在体验中积淀思想道德品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生存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激发社会责任感。相较于传统教育,体验式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多方位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大学是当代青年重塑自我、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时期。在现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生唯有不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可在波涛汹涌的社会大潮中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体验式教育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现状及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现状
现今大学生已为“00后”,“00后”许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不愿意接受整齐划一式的管理,不喜欢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与束缚,敢于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观点和意愿,具有一定的反叛思想。他们较多地依赖手机、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度日”,能够正视自己,主动走出网络,不受网络的吸引,主动完成学习和工作的自觉性越来越低。[1]离开网络虚拟世界,与身边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加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欲望愈来愈低。团队思想、服务意识淡漠,普通的“沙龙”、兴趣小组已经不能带动和引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逐渐丧失了自我管理能力。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原因
1.开放式的大学教育环境[2]
如今,大学的门槛并不是高不可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使入学的本科生不再是当初意气昂扬、谦虚恭谨的状态,反倒自我膨胀的弊端愈发凸显。在大学开放式教育环境里,没有老师“耳提面命”的督促,没有家长“严防死守”的护围,留下的是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定位,因为这里是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场所。然而,大学就应该充分放松自我,不挂科、不逃课即是优秀的想法充斥着学生的头脑,殊不知大学是专业水平得到升华、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阶段。
2.自我认知能力不足
即便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大学生,相较于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责任和要求都是稚嫩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足的现象。作为未来国家发展、民族昌盛的中坚力量,许多大学生不能从大格局、大圈子考虑问题,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均不足。部分学生将自己封闭在小圈子或者网络虚拟世界里,停止了学习与社交,接触面更为局限,对各方面的认知愈加存在片面性。
3.自我反省机制欠缺
综合“00后”整体特征不难得出,自我认可较多,自我反省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普遍意识不到自己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这有限的集中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很少问自己,是不是真正学到了扎实牢靠的知识本领,有没有培养好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有没有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还有哪些需要增补修葺,目前的状态是否经得起社会的洗涤等。自我反省是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而这一切都需要积累。
二、体验式教育认知模式的优势
相比较言传身教,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參与其中,在自己的感悟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传统教育模式局限于学生在老师的思维定式下思考,但体验式教育则不同,在体验过程中是学生自主找寻问题,或者问题由训练者抛出学生自主解决,在体验环节结束后还有分享与交流环节,在多种想法融汇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这样的见解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是多彩的,且能够更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这种效果是传统教育模式所不可比拟的。
体验式培训大致分为五个环节:(1)体验式教育体验环节,通
过亲身参与,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2)分享环节,体验过程完成后,参与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3)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交流和探讨。(4)整合环节,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和提取精华,帮助学生进一步定义和认识体验中得来的结果。(5)应用环节,将项目中的体验引申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三、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一)体验式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体验式教育具有实践性[3],以情景或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情境预设,使学生围绕预定的情景展开讨论、交流与分享,达到体验式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能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主动权,也能通过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渐提升自我认知水平。体验式教育在实践中注重将行为和认知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以适应社会要求,达到高层次的认知,进而完成知行统一。同时,体验式教育更注重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4],学生与同伴共同学习分享心得,从中发现自身问题,在价值观、个人态度、情感方面存在偏激,通过差异化教育,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内心,看清自身的优缺点,不断地锻炼心智。
(二)体验式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有效实现自我评估
要验证体验式教育的实践性是否真正指导了个人行为,关键在于个体接受的效果,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外化行为,在行为活动中把握自身的本质,继而内化自己的思想感情,由此有效实现自我评估,得到针对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内化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体验中认知自身的特性,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人生态度及理想信念等有了新的准确而真实有效的评估。作为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不能仅仅只看到表层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行动领悟出自身的本质,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三)体验式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体验式教育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思维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与老师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即体验式教育的“互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5],将“我要学”的教学需求模式广泛应用。即通过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验式教育以团队活动为主要形式,自身会被同伴的优秀而感染,不断地向优看齐,从而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体验式教育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关方面进行展开,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均会涉及,在个体领悟、团队协作、集体商讨的模式中,学生能不断地认同接受或否定反驳同伴的意见,进而自我教育。另外,体验式学习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感悟,能够准确找准自身定位,推动自身发展[6]。
(四)体验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加速自我完善进度
体验式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提高技能,同时也能够完善受教育者的个人素养。即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也改善着学生自身的行为品格、人生态度、心理健康和个人素质。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7]。通过团队活动,体验如何提升自己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关系,还能锻炼自身的领导力。同时,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思想境界会越来越完善,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另外,体验式教育的互动性决定了师生互助共同进步,学生掌握主动权进行主动学习,老师作为指导者辅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并指出学生处理问题时存在的缺陷,从而达到老师和学生的互利共赢[8]。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育让受教育者“亲历亲为”,通过实践性、主动性和互动性强的活动方式,历经自我认知、自我评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等过程,最终促成大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体验式教育[9]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针对社会需求和学员的特点精准设计,让学员在模拟或自然的环境下获得体验,接受个人潜能的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从融冰破冰到信任沟通,再到团队通力协作,体验式教育注重个性化育人、活动育人、情感育人,是培养思想境界、人文素养、智力行为和心理健康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余友情.“90后”大学生自控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劳动经济,2016(15):88-89.
[2]周党,卢兴谭.培养“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94-96.
[3]范方仕,罗娅.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3,8(49):58-59.
[4]方素祥.当前教育模式背景下实施体验式教育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7(28):224-225.
[5]林霁月.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64-67.
[6]宋帅.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0):166-169.
[7]沈燕明,张思思,许勇.体验式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政治研究,2015(10):118-119.
[8]戴家芳,高亚男.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1):115-118.
[9]杨传忠,王晓杰,温楠.大学生体验式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218-220.
◎編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