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艳
摘 要:通过巧妙的评价,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的评价和学生他人的评价,在朗读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确定让学生参与的,全面的评价标准,采用各种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关键字:朗读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在传统朗读指导教学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给予的评价,无论评价结果好坏都得全盘接受,缺乏自主性。而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只是评价的待查客体,而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局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
在当前的朗读指导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请学生站起来美美地朗读,学生读好以后给予单一的好或不错等评价,而对于为什么好,哪里好,还需要改进什么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十分模糊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引导,想让学生拥有自我评价又如何可能。
想让学生拥有应有的评价主体地位,想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时,教师应该多听学生的意见,不可以把标准定得过高,也不应该把标准定得过低。标准过高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标准过低让学生没有成就感。制定标准和方法前可以先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多征询学生的意见,并慎重对待学生提出的意见。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作用,鼓励他们自主提交评价标准,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
比如我在上五年级下册《桥》这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读出这座桥对人们的重要,要确定一个什么标准时,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找到了文中说明桥对于救命的重要这句话,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诵才让别人一听就明白?
生1:我觉得朗诵要有感情。
生2:我觉得抓住关键的词语,把它们读得重一些。
生3:我觉得要加上一些动作就更好了。
生4: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最好语速能加快些!
师:有感情、恰当运用一些动作,这些方法都不错,但是不要忘了说话的一些基本要求:声音响亮,朗读时要自然大方,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相信你能比刚才读的好!
以上环节,学生在回答朗读的方法的同时,其实也就把评价的标准确定了下来,我让学生統一标准后再次的朗读,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自己的第一次朗读形成对比,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在再一次朗读中改正刚才的不足,获得进步,同时在也在朗读中,提高了自己的评价能力,得到了双方面的发展。
还比如可以在朗读或背诵时,采用这样的形式。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确定评价的标准,可以让学生对着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先自我评价,说说好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改进,怎么改。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由于受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局限,我们在开展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时需要适时地引导,以便使他们对自我评价产生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面的自我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评价的功能。
想要进行引导,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自我评价课堂心理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多数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课堂心理环境,这种心理气氛具有独特性,有的积极而活跃,有的拘谨而刻板,有的协调融洽,有的则冷淡而紧张等等。[4]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直接会影响自我评价的好坏,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民主的教学氛围,注意课堂环境的布置,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我评价。
比如在古诗词朗读教学中,一学生朗读完古诗后,有一个学生觉得他读的不太好,课堂气氛一下子有些紧张,我追问了一句怎么说,那个学生觉得他不应该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歌,没有表达作者当时的感情。他在看了一些参考资料以后,知道了当时作者抒发的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感情,所以认为不应该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当时诗人的心境来。这下子课堂气氛明朗了许多,我让他试着读一读,他读好后,我又叫原来那个读的学生进行评价,他也意识到了自己朗读的不足,并大胆要求再读一遍,也读出了那种心境来。
这一个环节,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也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兴趣,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说的这些话,就是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评价中,学生知道了朗诵诗歌要有感情,知道了要体会诗人感情才能读出感情。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在朗诵时有进步,发展了能力,更关注到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尝到了自我评价的成功喜悦。
在朗读指导中,我们应该遵循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成为提高朗读能力的一双“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6).
[2]Ellen Weber著,董奇主编.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