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化因素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而戏剧更要求语言精练易懂,对其翻译当然也有特别要求,即译文应尽最大努力做到适应舞台,让观众即刻明白台词和对话的意义,又不失原文韵味,还有本土化特色。归化法翻译,是指用目的语言的文化元素代替原文化;语义增补法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加入原文中并没有出现的信息,解释和注释等,但须保持对原文和陌生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翻译;戏剧;西班牙戏剧;归化;加译
作者简介:孙小清(1993-),女,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戏剧翻译、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2
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西方,其根源可追溯至古希腊,酒神的祭祀活动。在东方,戏剧起源于巫术表演。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中所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把戏曲定义为“合歌舞以演故事”。然而中国现代戏剧却起源于西方,从二十世纪开始已有许多优秀的国外作品被翻译,引进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怎样翻译的本土化又不失原文韵味,同时结合戏剧语言的特点,口语化,个性化,适合演出是当今译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那么,由于戏剧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有大量的时间让读者细细品读,慢慢回味,和戏剧表演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语言精练易懂。为了让观众在当下即刻明白台词,对话的意义,舞台对戏剧翻译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若原文本是适合演出的,那么译文应尽最大努力做到适应舞台。
1.翻译理论与戏剧语言
根据García Yebra (1997: 47), 翻译是两种由于语言障碍而分离的社会得以沟通的桥梁。事实上,翻译不只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文本,确切地说翻译是一个把源语言文本译到目的语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把被翻译的语言称之为源语言,被译作的语言为目的语言。
翻译学家Hatin 与 Mason认为翻译属于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语言交际活动,所以,由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的背景与风俗下,关于文化方面的翻译成了一大难点,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因素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时时刻刻充当着人物对话与情节发展的大背景,所以,原文中的文化因素是每个译者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Hurtado Albir (2014:63)指出文学翻译的译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换句话说有充足的文学知识与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解决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类似比喻,修辞,内涵意义等文化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一理论,许多翻译家认为翻译亦是文化交际的过程。
Aaltonen (2000: 48)提出,翻译的剧本也应符合目的语的社会盛行文化趋势,融入异国文化,所以文化合流在所难免。正如许多学者认为的那样,文化渗透或同化在戏剧翻译中是较为明显的。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 (1989: 18), “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然而,戏剧翻译的文化问题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因为它既不可以脚注也不可以在原文中过度解释说明。这些限制是由戏剧的瞬时性和大众性所决定的。然而,在演出中又要求在当下传递给观众相应的信息,因为观众没有机会像读者一样再次细细品味作品。因此,在Marco (2002: 58) 认为戏剧翻译中文化移植是常用的方法。
正如Aaltonen (1993: 27) 所指出,“归化能是异国的成分变得更译处理、更为亲切,能使观众更能理解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还能消除异国文化的威胁”。因此,在翻译中,我们会改编源文本同时保留原意来适应目的语言的文化。英国翻译理论家Bassnett (1990: 41) 把这称之为文化功能的等值。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文化方面的翻译,在考虑到戏剧特点的条件下,以保持连贯性为原则,我们应当更多地采用归化法来更加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意图,让中国读者轻松的理解译文内容。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归化法,由于西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遣词造句的方法不尽相同,语法关系也更为复杂,那么,为了译文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习惯,我们还应借助别的翻译方法来更好的表达原文。接下来,通过对几种翻译方法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借助语义增补的方法来达到本文的目标。
基于前文提到的翻译理论与方法,下面将以西班牙戏剧《贝纳尔达.阿尔瓦之家》为例来具体研究。
2. 归化翻译
根据Hurtado Albir (2011: 269),归化是指用目的语言的文化元素代替原文化。归化主要目的是观众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减少隔阂,达到最贴近自然的对等状态。
我们选取了一段对话内容。
例1:
Bernarda: Las mujeres en la iglesia no deben mirar más hombre que al oficiante, y a ése porque tiene faldas. Volver la cabeza es buscar el calor de la pana.
Mujer 1: (En voz baja) ?Vieja lagarta recocida!
La Poncia: (Entre dientes) ?Sarmentosa por calentura de varón!
貝纳尔达:女人在教堂里,不应看任何男人,除了司仪神甫,因为他是穿裙子的。那些左顾右盼无非是在找男人。
妇女甲: (低声的) 老狐狸精。
蓬西亚:(在牙缝里说)想男人都想疯了。
在这段对话中,lagarta一词本意为“雌蜥蜴”,引申义为狡猾的女人,妓女[1]。这里我们可推测出原作者指的是妓女,风流的女人,若根据本意翻译成 “蜥蜴精”则超出了中国读者的想象范围,因为在中文中,“蜥蜴精”一词并不会让观众联想起妓女或是风骚的女人,此种文化差异我们利用归化的方法来解决,即在中文中找寻一个具有同等意义的词来代替,由此,我们可以用“狐狸精” 一词代替“蜥蜴精”,这样既保留了原作者比喻的意义又符合中国人的理解习惯,并减少了理解障碍。
3. 语义增补法
Hurtado Albir (2011: 269) 指出语义增补法,即加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加入原文中并没有出现的信息,解释和注释等。采用文内增译的方法来弥补戏剧中不能出现的脚注之憾,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西语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对中国读者或是观众来说是陌生的,而且,由于中西方句法词法的巨大差异,同一句话对中国读者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语义增补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即给读者解释了陌生的文化,语言因素又不失对原文的尊重。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
例2:
Mujer 2: (A Bernarda) ?Habéis empezado los trabajos en la era?
Bernarda: Ayer.
Mujer 3: Cae el sol como plomo.
Mujer 1: Hace a?os no he conocido calor igual.
(Pausa. Se abanican todas)
妇女乙:(对贝纳尔达)你们开始打场了没有?
贝纳尔达:昨天就开始了。
妇女丙:太阳下山了,像铅一样沉重。
妇女甲:好多年没那么热了。(停顿。女人们都开始扇扇子)
在这段对话中,作者用了一个比喻cae el sol como plomo。用“铅” 比作太阳下山的闷热,但是在中文中 “铅”却没有闷热的意象,为了尊重原文,我们可以保留原文中的比喻并在后面加上沉重二字来加以解释,因此cae el sol como plomo可翻译为“太阳下山了,像铅一样沉重”。
4. 结语
通过借助归化和语义增补法这两个方法,对贝纳尔达.阿尔瓦之家进行了分析,着重这两点,总结出了戏剧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翻译戏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结合多方面进行考量,而且,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背景下,怎样翻的符合中国读者认知也是译者应该要重点考虑到的,通过归化的方法在尊重作和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技巧性翻译,尽最大努力达到作者原本的意图,才是适应舞台,适应观众的好作品。
注释:
[1]Real Academia Espa?ola. (2014). Diccionario de la lengua espa?ola (23.? ed.). Consultado en http://www.rae.es/rae.html.
參考文献:
[1]孟伟根,戏剧翻译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12.
[2]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Hurtado Albir, A. (2011). Traducción y traductología: introducción a la traductología. Madrid: Cáte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