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

2019-11-16 06:52赵子宁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赵子宁

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2018年学生科研项目“中法女性主义比较研究——以张爱玲、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例”JW2018XK117。

摘  要:才华横溢的张爱玲作为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奇女子,创作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她悲天悯人,是一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其作品中表露出对爱情残破的无奈,对人性冷酷的嘲讽,对命运不公的悲叹,皆令人唏嘘感慨。而处于同一时期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作为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她直面挑战,敢于宣称女性要独立自主地生活。本文将从张爱玲与波伏娃的个人经历、家庭生活、时代背景等角度出发,对比二人的写作风格并深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写作风格;悲剧色彩;自由独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3

张爱玲和波伏娃是中法两国文坛上的两位奇女子,她们都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尽管饱受非议,却一生独立自主。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虽家道中落但仍是一只骄傲的凤凰。她是一位享乐主义者,深受上海强烈的世俗气息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波伏娃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其父母十分保守,且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波伏娃表面上遵循父母为她所安排的一切,但她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早在幼时便已成型。她勇敢地突破伦理道德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束缚,走上了一条精神独立自由的人生道路,也为其女性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爱玲与波伏娃所处的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个人经历与家庭背景也无甚相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二者的写作风格也有明显差异。

一、张爱玲的写作风格

首先,在主旨思想上,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敏感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一个个悲凉孤傲的人物形象,而这种悲剧感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由于其不幸的家庭环境,促使她过早形成了冷傲孤僻的性格和避世的人生态度。其次,其作品以描述爱情为主。她着力表现人物之间世俗的一面,出发点是大众乐于接受的,但成品却多以悲剧收场。她对爱情的认知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密切关联。张爱玲一生经历了两次婚姻,却都以失败告终。她的作品使读者看完不禁唏嘘感叹,对爱情,对人生都会产生新的领悟。其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具备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因其自幼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杂糅的家庭中,她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再者其在上海和香港生活多年,语言中也夹杂着市井文学的特点,因此其作品雅俗共赏,影响深远。

二、波伏娃的写作风格

波伏娃的作品尤其注重对人的主体性的思考,她始终关注生存问题。她认为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实在的生存方式。波伏娃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她最熟悉的便是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现状,因此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皆以知识分子为主。但其作品中还存在着部分非知识分子的女性角色,如《女宾》中的女性格扎维埃尔,她拒绝学习或工作,且脾气暴躁,蛮横无理。通过此类形象的塑造,波伏娃旨在告诫女性,汲取知识和懂得思考是获得经济和精神独立的关键出路。其作品中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多以三人为主,而最终都会以一人的离去或死亡结束。同时故事发生的背景多架构于封闭的空间内,如酒吧、剧院、咖啡馆等。这也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百废待兴之际,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人们通过娱乐放纵获取精神愉悦。波伏娃在此种环境下叙事故事,也为人物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生存环境,更加凸显了人们当时空虚寂寞的内心挣扎。

三、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

(一)立足点不同

张爱玲生长于上海,她在中国当时的沦陷区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但她并没有立足于此重大背景。而与她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如鲁迅,茅盾,萧红等人描写的都是阶级性明显的人物形象,讲述的是在整体大环境下发生的故事。反观张爱玲,其笔下的人物仅代表自己,与所对应的阶级并无直接联系。人物立足点十分狭小,因此让读者感受愈发真实。

而波伏娃通过刻画自由选择交往对象的女性形象来表现与传统意义上截然相反的女性意识。因受其与萨特惊世骇俗的契约式爱情的促使,她赋予其笔下的女性自由独立的精神,當她们发现自身受“他者”的束缚日益加深时,终会选择破釜沉舟,而结局也总是成功的。波伏娃立足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创作,坚持为女性意识发声,旨在建立超越性别范畴的男女之间真正的平等。

(二)写作手法不同

张爱玲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感情的融入,以事实为基础创作故事。她不追求思想的高度或是语言的高雅,反之,她常用简练质朴的语言叙述。同时,她善于以独特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内心,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其参差对照的叙事手法也十分高超,在情节的推动和时间的推移上不着痕迹却又留有余韵。

而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其文学创作中,每部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厚的存在主义思想和内涵。她善于切换叙述者的口吻,巧妙变换人称,交替时间和空间,以复杂的人物关系为主线展开行文。其作品中由于复杂深刻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富含思辨性和逻辑性。

(三)创作理念不同

在时代冲击下,中国旧式文化不断萎顿,新文化运动过后的上海开始流行西方文化。在文化衰落之时,理念不合的父母离异对张爱玲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幸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为她提供了一个荒凉孤独的创作环境,使她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永远充满了对小人物凄惨命运的悲叹,对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情,和对人性脆弱不堪的嘲讽。在国家动荡之际,张爱玲密切关注着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性的冷暖,对世事变迁下道德的剖析十分深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反观波伏娃,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她一生致力于提高女性地位和话语权。在其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是先进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独立自由的解放精神。她展示给读者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女性形象,通过细致的刻画来表现不同女性的生存现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解析各个女性形象的心理,表明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仍是被歧视的。波伏娃通过这些纷繁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的创作理念,为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努力奋斗。

四、风格差异形成原因

(一)家庭背景的差异——中西相触VS严苛叛逆

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受中西两种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她的父母。其父张廷重喜爱舞文弄墨,自小就教授她古典文学。其母黄逸梵是新式女性,给幼年的张爱玲灌输了很多西式思想。但由于其父母思想观念差距甚远,旧习气与新文化在激烈碰撞后,他们最终选择分道扬镳。自此,张爱玲心目中对于婚姻一直持否定态度,也在这种家庭生活中养成了乖僻孤傲的性格。

而波伏娃出生与巴黎的一个守旧的天主教徒家庭,她一直受到父母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自儿时起,波伏娃就跟随母亲每天做祈祷;在青春期来临时,其母亲严格控制她所读的书籍,以免让她看到任何有关性爱的描述;上大学后,她的外出仍要经过母亲的批准。虽然波伏娃家庭完整,但严苛的教条规诫使她性格中叛逆的意识逐步养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深刻影响了她对于婚姻和女性地位的看法,为日后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爱情经历的差异——慧极必伤VS旷世奇恋

张爱玲的爱情经历和她的人生一样波澜壮阔。在张爱玲的一生中,她真正爱过也结过婚的男人共有两位,胡兰成和美国作家赖雅。

张爱玲24岁时,与当时大其十四岁的胡兰成结婚,而胡兰成此时是汪精卫政府的一名要员。在日本战败后,由于自己的身份,胡兰成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生活。在二人分居期间,他却爱上了一位叫周训德的护士并与其结婚。不久之后,他又与一位名叫范秀美的女子结成夫妻。他已经完全把张爱玲抛掷脑后,而张爱玲敢爱敢恨,在知晓胡兰成所做的一切后,她写了一封诀别信,彻底终止了这段失败的感情。

而张爱玲遇见赖雅,则是在其36岁时。1956年3月13日,二人相识于美国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他们一见如故,且感情迅速升温。1956年夏天,张爱玲和大其近三十岁的赖雅在纽约结了婚。可紧接着,美国的新生活还未完全展开,赖雅便于当年年底旧病复发。直至其去世之前,赖雅曾多次中风住院,而张爱玲也一直为他奔波辛劳。挥别其第二段婚姻后,张爱玲已精疲力尽,这两段婚姻使她蜕变成一位前进缓慢的老者,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的生活。

相较于张爱玲,波伏娃的爱情可谓是惊世骇俗。19岁时,她遇到了萨特,其貌不扬且身材矮小,但为人豪爽,有一种坚定的自信。波伏娃认为萨特是她一直幻想的那种伙伴,是她可以与之分享一切的人,因此她与萨特缔结了一份特殊的契约。而这种惊世骇俗的契约式爱情,也激发了波伏娃对创作的热情。尽管二人一生中都有过很多段各自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从未停止,同时他们的思想始终相互渗透。他们时常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激烈争吵,但最终总能达成一致。

然而在这段长达五十多年的契约式爱情中,美国作家尼尔森·奥尔格林的出现,是波伏娃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他阳刚健美,情感充沛,与波伏娃一见钟情。但波伏娃不愿放弃与萨特的约定和事业,她追求的是成为一位完全独立,精神自由的女性,而不是成为世俗里某位男性的妻子或是一位母亲。

(三)文化环境的差异——内敛自持VS平等激进

自古以来,中国对女性就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思想让女性失去自由。矜持内敛、唯唯诺诺是中国女性受到的普遍教育。表达自我、特立独行等行为会被大众视为异类进行批判。无论是生活还是思想,女性犹如活在一潭死水中缺氧的鱼,窒息而绝望。因在各个方面受到歧视与压迫,多数女性的个性逐渐扭曲异化。

反观法国,早在17、18世纪展开的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浸润了整个社会,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与中式含蓄思想不同,法国女性积极为女性意识发声,女性主义思潮率先在法国开始传播。在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之际,大量宣扬女性主义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唤醒了女性沉睡的灵魂,同时也指引着波伏娃的前进。

(四)时代背景的差异——新旧冲突VS自由发展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时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用冷峻深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女性角色。关于人生、关于男女、关于生存,张爱玲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在其作品中以独特而敏感的女性视角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在社会巨大变革后,原有的等级观念被打破,平等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由于法国是人权运动诞生地,人民对于追求平等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作为一名女性主义理论学者,波伏娃最先站在理论前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在不断地探索下,她从更完善的角度指出了法国女性主义运动的现实境况和形成原因,并在此背景下完成了《第二性》的創作。

五、结语

翻开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到在新旧文化激烈冲突下产生的各种爱情悲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个“另类”,她的人生不可复制,她的成就也是在各种因素交织中达成。而社会造就人才,波伏娃的成功也离不开她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更离不开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身经历的深刻体会。

通过对比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并比较其人生际遇,可以发现二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但同时又在不断推动着周边环境的发展变化。由于各自哲学思想的形成,二者夜以继日地努力,用理智的判断和冷静的头脑对女性、对文学、对人生逐渐做出了更加深刻而独特的诠释。不论结果如何,两位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家留给后人的是文学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解放,同时也激励着后人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张玲. 论张爱玲与三毛的写作风格的差异[A].南充:南充职业技术学院,2011(10).

[2]姜珊. 伍尔芙与波伏娃女性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3.

[3]黄国英. 浅析张爱玲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8,5(34):306-307.

[4]贺娇娇. 走不出的荒凉——张爱玲作品的底色分析[J].长江丛刊, 2016(21):12-13.

[5]冯凌, FENGLing. 生存在残酷时代——从沦陷区文学背景看张爱玲散文的价值取向[J]. 荆楚学刊, 2006, 7(6):36-39.

[6]颜红.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J].世界文化, 2015(4):15-18.

[7]张柟. “第二性”的存在与超越——波伏娃《命运》的百年交响[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4(5):36-40.

[8]李雪英.张爱玲女性形象浅析[J].大众科学.2007,(15).

[9]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