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实施策略

2019-11-16 05:36王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大学生

王静

摘 要 高校思想品德课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恰当的使用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对话的方式启动内应成为探索者,与社会结合,走向社会拓展视野,最重要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发问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根据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新要求,针对本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除坚持趣味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学策略外,本课程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重点放在促进大学生主体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问题的生成、体验的发生方面,以使课堂教学变为学生的参与过程、思考过程、体验过程、全身心的发展过程。为此,应采取下列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1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教学是以老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体验性、探索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与實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思想品德诸要素和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实施策略。实施活动化教学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模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情景中的活动,去进行体验和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

在实施活动化教学时,下面几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要看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化教学,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用这一形式;二是活动化教学要注意考虑实际环境与现实教学条件,因为有的活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选择;三是老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情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及评价者。

2对话式教学策略

对话式教学策略是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围绕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思想品德课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话题和范例,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这一教学策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和老师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3动态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实施动态开放式教学策略,首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观。要改变过去那种将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执行“静态”的计划性教案的课堂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传递”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适时变化的。因此,教师上课不是简单的教学教材和执行“静态”的计划教案,而是用教材、教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既要完成预设方案和教学,又要随时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

其次,要开放教学时空。过去我们将教学局限于教室,使教与学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场所不应当局限于教室,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突破教室空间,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校园、家庭、社区及学生生活的一切空间。为此,一要采取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策略;二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学习、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

4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培育策略

孔子云:“学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确有一种不良倾向:教师讲得多,对问题讨论得少;老师提问多,学生问得少,这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的缺陷。

新课程认为,教学实施不仅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自主产生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否正确实施问题诱导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是衡量教学实施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本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问题能力?

(1)问题情境策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造符合需要的问题情境,为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指向当前的问题,启迪激发学生新问题的产生。

(2)技能培养策略。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从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切入,将其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这个观点、原理的事实依据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表现?它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违背了这一原理的?如果违背了这一原理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当怎样做?应如何认识和着手解决?等等。

(3)评价导向策略。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问,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使之清晰,抓住和关键处提问;帮助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的、复杂的、重要的、次要的问题,教师都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每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既要采用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这种纵向提问的形式,也要采用鼓励学生——学生横向提问的形式,鼓励、激励学生之间相互质问、讨论、辩论;对学生大胆提问的行为要及时予以鼓励 ,以达到正强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大学生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之歌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