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山水巴蜀歌

2019-11-16 05:20李熙斌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巴蜀笔墨山水画

李熙斌

品读张跃进的山水画,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感受到他的学养、功力和艺术追求,既有传统修养,又有生活的提炼,以及浓郁情感的投入和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使观者仿佛聆听着他纵情山水的一曲美妙的巴蜀赞歌,叩击着心扉。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脉络及其包含的哲学理念,导致我们的中国绘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大哲学环境。蜀人大禹治水“洪范·九畴”方略初定“阴阳”,奠定山水画学哲理。西蜀三星堆《祭山图》《山云和田图》,“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营造胸中之丘壑之滥触;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朝吴道子“只以墨为踪,近道莫能加其彩绘”,创水墨泼绘山水;北宋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古代先贤宗师在巴蜀留下了珍贵的山水宏篇。二十世纪,黄宾虹的《青城山中坐月林峦》、傅抱石的《巴山夜雨》、陆俨少的《峽江山水》、李可染的《峽江轻舟图》、张大千的《爱痕湖》,巴蜀的名山胜迹留下了一代宗师的名篇巨制。当代杰出画家陈子庄的《蜀中山水》、冯建吴的《天堑变通途》、岑学恭的《风机出峽图》,这些描绘巴蜀的扛鼎之作,印证了明末清初大画家、大理论家董其昌云:“若论丘壑似奇巧,则画不如真山水,以笔墨的精妙,则真山水不如画。”张跃进在师先贤师造化中探索山水画新路径,有着特别不凡的经历。他的绘画启蒙老师是中学美术老师袁艺修。袁艺修毕业于南虹美专,授师于钟道泉、周伦元门下。在老师指导下,他遍临《芥子园画谱》和石涛、髡残、张大千以及当代梁树年等的画册。张跃进西南师大毕业后,一边回乡教书,一边遍访蜀中名家冯建吴、段七丁等。后来去京城拜师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著名国画家、吴冠中高足杨延文。张跃进在恩师悉心指点下,山水画技法技巧突飞猛进,笔下蕴涵了更多的时代美学元素,开放的社会环境,为他提供了无尽的审美参照,加上他极强的造型禀赋,其山水画浓、淡、枯、润、燥、彩六色迷离,勾、皴、点、染、擦五法灵变。杨延文在为入室弟子所写的《山水涵泳大雅风》文中称赞:“张跃进是他们这一代画家的佼佼者,巴蜀山水造就了他的倔强个性,笔墨烟云滋养了他的艺术灵魂。他师传统而求新,学时尚而悟变,将古法今意融于胸臆,兼收并蓄,一并迸发为个性之笔墨。其作品线条勾勒,神形雅逸,渲染皴擦,意蕴古芲”。

中国画是一个特珠的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美术家信息量的集装箱。它不但要求画家的作品具有高超的技巧,而且要求有诗词、书法与之合力互动,使国画这门艺术具有饱和的文化含金量。多年来,张跃进对中国画的炽爱以及对国学理念的追求,使其具备了深厚的底蕴与国学积淀。在艺术表现上,他的绘画所包含的画外境及境之味能够深深地打动欣赏者。其笔墨个性的显现,体现出创作主体集合了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加强生活感悟的图式表现,是张跃进绘画艺术中不断追求的理念。作为山水画家,把大好河山作为大课堂,“写生”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体验生活的必修课。以体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去进行收集素材、练习笔墨、索取形象、整合个性语言的手段。张跃进走遍巴蜀的名山大川,如青城山、峨眉山、瓦屋山、四姑娘山、贡嘎山等,登山观察全景,熟悉地貌,聚气得丘壑,尽收眼底于一览之中。品读张跃进数年来的写生作品如《古镇岁月》《泉落青山出白云》《清幽》《雪映野山村》《一川寒侵玉》等画作,他对笔墨的日益精炼、日益个性化,从而确立了自己山水画品质的优越感、自傲感和自律感。他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进步,让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以当代人的睿智,加深对巴山蜀水的认知,并把现代性提高到弘扬民族文化、深化民族精神的高度。

张跃进领悟大自然的妙造,潜心汲取传统艺术的滋养。他把已经掌握的传统笔墨语言以及对巴蜀题材的各种因素表达出来,在具体形态的表现上不受具体造型束缚,而是以传统符号为主,以自我意识为导认真表现,再加上对现场细致入微的观察,作品于构思中大胆取舍而气韵相连。让画面与观念产生共鸣,既有亲切的现场感,又符合文人意趣的审美特征。如《蜀乡》《蜀山雪霁》《雪映野山村》《古镇》《清幽》等一系列山水画,所表现的既有生活感悟的意匠经营,又有中国文人画中一直追求的寂寥荒寒的心灵状态。他把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规律作为创作的原動力。在成都市四周,不仅有阆中古城,还有双流区的黄龙溪古镇、洪雅县的柳江古镇、蒲江县的西来古镇等等。张跃进在“师造化”的过程中,实现胸中丘壑。《山寨的记忆》《蜀漠古城 关中神韵》,就是他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把那些具有巴蜀特色的古镇提炼,选择有代表性场景特征和意境与实质营造,把古城及巴蜀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把岁月与灵魂结合在一起。在表象上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让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实质上却是反映出画家对中华民族、巴蜀的悠久文化及历史文明的一种纵情放歌。在意境营造的过程中,聚合凝结古城、古镇、乡寨的房屋、六角塔、小河、树木、帆船、远山等,让观者在一种静寥、庄重的灵魂撞击中深思,对巴蜀文明的宏大与深厚产生敬慕和自豪。如果没有一种对民族、对巴蜀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立意和构思的,而观者如果不从这样的着眼点来品味,就不能读懂其中所含的深邃的意境表达。正因如此,《山寨记忆》入选全国中国山水画高峰论坛山水画展并获得了铜奖。

张跃进的山水有一种灵性的笔墨形态,一种时代理念下赋予他的能激励人、感动人的表现力度所呈现的审美品质和个性张扬。他用笔墨的专注、认真,表达着内心的情怀。《旭水松影》以并列的几棵松树取势,树隙间的小河游弋着鸭群,近景的山石、丘岗、农田以及村貌,阴阳开合有序,着力表现的苍劲的青松,顶烈日,傲霜雪,不由让人遐想以树喻人的高尚品格、由树喻农村新面貌。张跃进透过丰富多彩的精心绘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既恬静又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居所。笔墨作为目的而抒发情感,而张扬力度。笔墨是原生态,可以吹奏民族的无声之乐。笔墨当随时代,笔墨的价值是以当下的理念来记录时代,以当下的情感来表达当下的语言。张跃进重视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把新时代意义的体现置于主要地位。《暖冬》是寓有社会含意的山水画,是张跃进记录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反映了全国军民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他以震中映秀为前景,画面中满载救灾物质的军车,推土机在推山石,背景是悬崖峭壁的体积感及周围的空间感,那么真实、实在,使人一看就像是身临其境。这幅画整体布局上按照散点透视的俯视来安排画面,具体景物的描绘在写实基础上,作适当概括、提炼与夸张的加工,并把书法的线条勾皴融入于笔墨当中,呈现出线描的表现力与笔墨之美。张跃进在传统宝库中挖掘营养丰富自己,在大自然撷取灵感与素材,寻找创作冲动与激情。《李冰父子与都江堰》画作长532Cm,高270cm,是张跃进与梁时民、李锛合作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梁时民、张跃进擅长整体把握和山水创作,李锛擅长人物刻画。作品既要发挥各自所长,又需要风格的统一。该画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李冰父子率领民众治水的宏大场景展现在观者面前。近景:岷江水流湍急,横向是民众挺身急流险滩,合力投放沙袋、装满鹅卵石的竹笼;纵向是原木扎成的三角形杩槎,他们奋不顾身地筑堤截流;中景:渔嘴分流,宝瓶口导流,有民众奋力摇舟运石于大s型湍急的岷江急流中;远景:岷江水汹涌自上而下穿行于山峰、险滩、悬崖中,水雾云层缭绕叠障……这幅画画面黑白对比,线条流畅、动静相宜,人物粗犷豪迈,笔墨鲜活生动,齐奏出李冰父子与都江堰民众齐心协力治水的恢宏壮丽的场景。这幅山水被国家评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画,作品将永久陈列于国家博物馆。

猜你喜欢
巴蜀笔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