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体。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胡令能是唐代诗人。因家中贫寒,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由于手艺高超,人们都称他为“胡钉铰”。胡令能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修补之余经常联句作诗。有一次,胡令能到农村寻找一个朋友,由于道路不熟,就向一位正在池塘边钓鱼的小孩子问路,小孩子没让他靠近,只是用动作给予指路。这个场景触动了胡令能,于是写了《小儿垂钓》这首诗。
《小儿垂钓》整体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尝试运用这种方式来刻画人物。
所谓白描,是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是指不加烘托,只运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
注释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
莓:一种小草。
借问:向人打听。国演义》等,有很多地方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白描并不高深,其实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要重点突出,语言要简练。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儿垂钓》里,胡令能是怎样运用白描手法的。
整首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小儿的样子;第三、四句重在写问路。
第一句中“蓬头”一词,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样子,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使人觉得自然生动、真实可信。
第二句的“侧坐”,是小孩在垂钓时的姿态。小儿的动作情形如在眼前。“侧坐”不是稳坐,是随意坐下的意思,准确地刻画出小孩子此时的姿态,突出小孩子的顽皮与无拘无束,也与小儿初学钓鱼的心境相吻合。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这告诉人们,小孩正坐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钓鱼。这样鱼儿不容易受惊、人也不挨晒。这是多么理想的钓鱼去处啊,这也为后面“怕得鱼惊不应人”埋下了伏笔。
再看后两句。“遥招手”是小儿的动作。当路人向他打听道路时,小儿害怕话语惊跑了鱼儿,不作回答,而是连忙老远就向路人招了招手。这个小小动作的白描,写出了钓鱼小儿的心理活动。特别是用字准确,是“招”而不是“摆”。摆手是拒绝,招手是让人过来。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至于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或是手势指点,诗人没有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想空间。
这首诗教给我们这样几个写人物的小妙招:
1.神态动作要侧重
要写好人物,首先要注重他的神态与动作的描写。
《小儿垂钓》中,诗人抓住了小孩子的“侧坐”“遥招手”两个小动作,让人感受到小孩的天真聪明,机灵可爱。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在每个时刻,不同环境中,都会有各种能反映心情与感受的动作。我们如果能恰当选取,加以描写,就会使文章生动起来。
比如,我们遇到难题时会皱眉,伤心时会掉眼泪;你正在操场玩,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跑回教室;听到老师说明天春游,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雨天行人的脚步匆匆,夏天太阳下人们会躲在树荫里等等。同样,不同性格的人,动作也常有不同。
2.环境描写很重要
恰当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出人物的性格和想法。
比如诗中有“莓苔”“草映身”的池塘,就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一个适合钓鱼的地方,而且挺舒适。你会觉得这个钓鱼的小孩子很聪明。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比如,写老师的敬业,可以写他在办公室专心备课时,办公桌上摆放着很多批改的作业;写母亲对你的爱,可以写她下班后在厨房里忙碌,在灯下为你检查作业;写交警叔叔的辛苦,最好写他在马路边认真执勤时的情形。这样的环境选择,就能恰当地烘托人物的品格、性情、心情。
3.用字用句须准确
白描不用堆砌的形容词、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诗人用四行28个字,就传神地描述了小儿学钓时,机灵地回应路人借问的情景。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惜字如金,像贾岛写“僧敲月下门”那样,每一个字都再三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字词,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