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华
摘 要: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常见形式,而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更是其数学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教学,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综合运用自身已有知识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程序,这是一种应用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一、情境表征解决问题
所谓情境表征,就是学生的数学水平,如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等等。情境表征是问题解决能力中的重要一项,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深入情境表征,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具体方法有如下:
1、明确问题类型
六年级教材中问题解决内容包括有图形问题、比例问题、以及分数和百分数问题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中又包含着许多小知识点,以螺旋上升式的规律进行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图形问题中包括圆、圆柱和圆锥,圆包括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圆柱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包括底面积和侧面积;圆锥则主要是体积。
2、标注关键词句
圈画和标注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对关键字词进行推敲,理解并掌握其具体含义,可以有效地区分问题类型。例如,图形问题中出现的“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能够明确问题的解决方向,从而寻求对应的解决方法。再如,在分数、百分数问题中,需要对“是”“比”“占”后面的主语,以及“的”前面的量进行标注,这是快速判断谁是单位“1”的关键,接着就是要找出具体量所对应的分数,最后解决问题。
3、找出题中隐含信息
在分数和百分数问题中经常会遇到隐含条件。例如,在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例3.1中,问题是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这就需要对问题的完整意思进行表述,即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原价的百分之几?如此便能够清晰地找到原价这个单位“1”,也能够找到是降低了原价的百分之几,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寻求方案解决问题
寻求方案解决问题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对记忆进行提取和加工,这是推理的过程,是选择解决问题思路的过程,也是确定解题步骤和方法的过程。具体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扎实的基础知识
问题解决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而前提则必须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地感知问题信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寻求解决方案。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不可能对旧知识从头逐个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只需要对其中涉及到专有名词和基础知识的要点部分进行回顾和强化即可。如公式、法则、推导方法等等。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要遵循先快后慢的记忆原理,而对于新知的学习要遵循及时巩固和强化的原理,最后加上适当地动手操作来加深印象,牢固记忆。
2、思维的有效结合
题目中所呈现的信息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思维障碍,所以是否能够完成有效地过渡来将二者顺利连接,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可以说是开启问题解决的钥匙,具备数学思维的学生往往通过初步分析就能够有理有据地辨别出问题需要采用哪种方法来解决。一般地,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在解决问题时会用到的两种思维类型有正推法和可逆思维两种,正推法指的是从问题情境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入手,找出数量关系后,再思考解題步骤;可逆思维指的则是从问题入手,思考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条件是哪些,从而有目的性地从问题中寻找相关信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通常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3、解题方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其视野以及思维的广度,同时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发现每一种方法的优点。
例如,在六年级中,学生最一开始接触到的是表示乘除关系单一问题结构的分数问题,所以学生只需要通过算数的方法列出简单的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解决。比如在解决已知A(或B),以及A(或B)比B(或A)多(或少)几分之几,求B(或A)一类的分数问题时,比较的标准量时常会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初级的代数思维。在比较不同方法时,学生可能发现解决算数问题时如果采用逆向思维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但在方程问题中运用代数法效果则完全相反。
三、检验反思问题解决
常用到的检验方法有代入法、常理法、估算法、求他解法等等。以代入法为例,作为验算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将算出的结果变成已知条件代入到问题中进行检验,看看结果是否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相同。例如,有两根水泥柱,埋在地下的部分都是1/2m,第一根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全长的7/9,第二根的长度又正好是第一根的6/7,那么这两根水泥柱分别长多少米?通过计算可知第一根水泥柱的长是9/4米,那么在检验时就可以将这个数值代入到“第一根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全长的7/9”之中,得到露出部分为7/4米,再用9/4减去7/4,看看所得结果是否等于埋在底下的1/2米即可。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尤其缺少具体可行的针对性手段、方法和策略。笔者建议教师应从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微观角度以及教师自身的宏观角度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静容.关于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4.
[2]张泽方.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J].才智,2019(2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