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高高的马尾,小巧的脸庞,大笑时微微眯起的双眼,单从外表上看,张玉涵拥有着邻家大姐姐的亲切与随和,然而真正了解她的人,就会读懂她的独立与坚持。
她爱瑜伽,繁忙的工作之外,她选择这种相对柔和的运动来突破身体的极限;她爱旅行,携手自己无话不谈的闺蜜,她将自己的步伐留在阳光灿烂的普吉岛和银装素裹的玉龙雪山;她爱学习,即使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小有成就,她仍然会每天学英语、学技术,把学习经营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们上汽大通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身为一线工人,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2010年从江苏大学电气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张玉涵就来到了上汽大通成为一名设备维修员,9年的工作时光将她从一个重口味的湖北姑娘改变为一个吃饭清淡的无锡女孩。忍受着对家人的思念,忍受着深夜的加班,在上汽大通的总装车间,张玉涵坚持着她对于事业的初心。
用孤独来形容张玉涵是不大合适的。爱说爱笑的她在上汽大通不仅拥有着一个和谐的工作团队,还有一个随时可以说走就走,陪她踏上旅程的闺蜜。然而,成功的道路总是孤独的,沮丧的心事可以找人分享,但实际的困难还需要自己克服。
2011年,张玉涵曾负责过V80车型的底盘设备维护,这些维护主要为解决总装车间底盘盒装小车与抱具碰撞的风险。当时的张玉涵在这一领域的工作经验并不丰富,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张玉涵常常会整晚泡在车间里看程序,研究升降速度。
若干年后,比张玉涵晚进工厂的后辈回忆起初次与张玉涵相见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我当时是刚进厂的大学生,晚上路过车间,突然听到车间内传来丁丁当当的声音。当时已经是深夜了,整个车间都是黑的,一个人都没有,张玉涵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研究底盘维护。”
这样的事情在张玉涵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少见,回忆起那段时光,张玉涵坦言会有些孤单,但并不觉得多么辛苦。在她看来,作为总装车间的维修工人,吃苦耐劳是工作中必须拥有的态度。
能者多劳是汽车制造行业中不变的定律,2013年,张玉涵被任命为“底盘合装区域大线联动”QC项目小组组长,在她的带领下,小组每年为公司节约发动机及车身损失80000元,同时节约合装小车、抱具故障修復时间460分钟。在上汽大通的总装车间里,张玉涵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事事力争上游的她也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
2016年,上汽大通开始了企业转型,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生产,总装车间开始建设第二期生产线,张玉涵被委以重任,成为二车间的维修工段长。
在这之前的6年中,张玉涵的工作只是纯粹和技术相关。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技术女,如何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成为了张玉涵面临的首要问题,但绝不是唯一的问题。按照公司计划,第二期生产线的整个工期比较紧张,为了保证整个生产任务顺利进行,张玉涵不仅要协调供应商的物料和人员问题,还要鼓舞员工士气,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为了克服困难,我们只能尽量的多沟通,资源缺少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大家一起去寻找资源,然后再一起进行资源共享,这样就大大推进了整个项目的进程。”
即使再独立,在事业中拥有再多的成就,张玉涵在母亲眼里依然是一个小女孩。由于工作繁忙,张玉涵一年基本上只能回家两次,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对张玉涵说:“想不想回湖北?换一个离家近点的工作地?”这样的问题基本不用等到张玉涵回答,母亲就会主动岔开话题,“你现在在无锡也挺好的,好好干吧。”说完话,熟悉的笑容再次出现在了妈妈的脸上,每到这时,张玉涵都特别想给妈妈一个承诺,但想到自己的梦想,那些对于他人来说无比简单的话语,只能被她咽进肚里。
几个月前,张玉涵刚刚经历了与家人的又一次分别,火车即将进站,父母牵着张玉涵的手,絮絮叨叨着一些生活上需要注意的琐事,姐姐帮张玉涵安顿好行李后,突然转过身,对张玉涵和父母说:“我们来拥抱一下吧。”张玉涵和父母都不是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姐姐提出这样的要求,她还会觉得有些尴尬,但那一刻,张玉涵看着父母脸上的皱纹,看着母亲又一次泛红的双眼,张玉涵毫不犹豫地再次投入父母的怀抱。
带着父母的期盼,带着自己的梦想,张玉涵再次踏上通往无锡的列车。回到上汽大通车间,她又变身成为生产线上的“维修女王”。在这里,她见证了上汽大通总装车间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她历经了上汽大通从一个车间到三个车间同时造车的飞速发展;她参与了上汽大通一个又一个项目,在C2B模式下为各车型混线生产提升开动率至96%。在这里,她用自己柔弱的双手为上汽大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深厚的力量,也为自己的未来绘出了更美的蓝图。
在张玉涵看来,作为总装车间的维修工人,吃苦耐劳是工作中必须拥有的态度。“在车辆维修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没有学习的态度,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无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