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照 马春花
【摘要】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掀起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国人办报的高潮。报纸数量的胀裂,势必会引发中国报业运行景观的转变。笔者凭借对于当时新闻历史的掌握与理解总结出1898前后中国新闻史景观的三处转向,即:本位探寻、国家设计和大众语境。试图跳脱出报纸本身及报人的办报活动,从历史发展的全景式视角重新审视“戊戌变法”在中国新闻史中的特殊意义。
【关键字】戊戌变法;中国新闻史;1898年
1. 引言
在那场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事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等重要报刊在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熠熠生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以报人的身份彪炳于中国新闻历史的卷册之中,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历史的发展究竟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笔者不得判断,然而回望历史,在这汤汤洪流之中总会在某一时刻出现某些“意外”在机缘巧合之中改变了历史的流向。1898年对于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拐点。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新审视1895-1898期间对于中国新闻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马关条约》的签订,令国人群情激愤,无数爱国志士仰天长啸,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梁启超愤然写道:“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 ”谭嗣同则感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溟一哭休。四万万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可以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刺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标志着“师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这时,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正式走入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开始意识到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大力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进社会管理体制,在康有为的直接促导下,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著名的“百日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的中国掀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鼓噪声当中,报刊无疑是维新派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宣传武器。
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办报出现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而自办报刊中,又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与它有联系的社会力量创办的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的报业格局得以优化扩展,长沙出现了第一份近代报纸,并在谭嗣同和唐才常等人领导下,同天津、上海、岭南等地成为维新派的舆论中心。与此同时,中国报纸的类型与形态也得以丰富。1898年7月24日由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等主笔的《女学报》创刊,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女报。凡此种种,让“戊戌变法”时期迎来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国人办报的高潮。
3. 由“办报纸”到“论报学”:新闻史开始转向本位探寻
在中国近代报刊历史上,第一位与报刊相关的国人可能就是由马礼逊和米怜于1815年8月15日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所聘用的刻工梁发。在当时的国人心目中,报人并非是一个体面的社会职业。与此同时,中国早期的报人办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仅仅是为了生计。
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的出洋知识分子见识到欧洲报业的盛景归来之后,心理受到极大的震撼。直到戊戌变法时期,关于办报本身的论述才趋于系统。这当中不得不提及当时的“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梁启超。从1895年开始办报到1922年停止报刊活动,一共27年。27年中,他亲自创办、主编报刊有11种。中国近代报学理论也在他恢弘的论述中第一次得到了集成整合。
就如梁启超在《清议报》中提出报纸有两大“天职”。一曰:“监督政府”,二曰“向导国民”。该观点明显接受了之前孙文民权思想的影响,是对其既往“去塞求通”改良思想的一种违逆。但也可以看做是梁启超思想超越性的体现。时至今日,“监督政府”依然是媒介的一大重要职能。
4. 由“文人报”到“政党报”:新闻史开始转向国家设计
“戊戌变法”开启了我国政党办报与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政党报刊的形成在世界新闻历史上,是具有一般必然性的发展阶段。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如此是在世界近代历史进程中,政党是国家机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机构,而政党报刊则是政党而言是最有效的意识形态工具。
对党派内部而言,党报是通过对组织规范的宣认,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弥合分歧,形成合意,强化共识,形成传播学中所谓的“回音室”效应。这对于一个政党的思想组织而言至关重要。
对党派外部而言,党报是最高效的对外宣传的渠道。党报通过集体的写作与编辑代表着该组织的共同意志。对于一个党派而言,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毋庸讳言,自我形象的构建与经营势在必行。
5. 由“文言文”到“白话文”:新闻史开始转向大众语境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文运动,改变了中国语言上文言不一的现象,打破了部分人对于文化产品的垄断。受众拥有了媒介的接近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信息,这对于千百年来被文言文所压制的大众而言,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话语赋权。
在梁启超之前,中国近代第一报刊政论家王韬就对其政论文体提出“直抒胸臆,词达而已”的要求。王韬的报章体政论从其选题可见其有种时务关注的显著特征,他的政论与一般的论说性文字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所论析的是经世济民有关宏旨的要事。而并不就寻常的人事物理作论说。
笔者以为,文字不单单是语言的记录,更是思想的载体。文章的表述方式在结构主义学家看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视角与建构模型。文言文转向白话文,首先意味着文章的参与人群的扩张,文章的阅读与思考不再仅仅存在于所谓知识分子当中,大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权与表达权;其次,权利的下移必将导致观察视野与聚焦对象的下放。报人与改革家开始认真审视大众的重要意义,不再仅仅停留于形而上的宏观叙事,转而开始为民代言。在这种意义上,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一场意义重大的民主运动。它意味着我国近代新闻学的发展语境真正开始大众化。
6. 结语
历史的演进总是与当时的物质生产力密不可分,忽视历史发展中的时代语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而论断历史,不免存在先验的唯心主义嫌疑。但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相对超然的视点回望历史,我们又会惊奇发现历史的进程又自成一股劲力。该驱动的源流可追溯至这个民族先贤时期的价值诉求与世界认知。
“戊戌变法”不仅仅是一起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像是一根引线,引爆了中国历史的装置器皿,在“破”与“立”之间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乘着这枚炸弹的余波,中国新闻史也开始发生转向。然而,这种转向在中国新闻史的嬗变过程中又存在着相对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自然不是笔者现有学力所能够初探的的命题,笔者只能说,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景观,中国新闻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69
[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论日报渐行于中土[M].河南:中原古籍出版社.1998:311
[3]张品兴.梁启超全传·《国风报》叙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11-2212
[4]徐新平,覃林.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J].新闻三昧 2006.(11)
[5]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74
[6]张墨玉. 浅议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党报刊思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吕照(1992—),女,汉 ,籍贯:山西省忻州市,研究生,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作者简介:马春花(1994.6.7—),女,彝族,研究生,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族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