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冰
摘 要: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认识并对其适时作出科学判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把握我国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和科学阐释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正确判断和把握我国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关键词: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重大意义
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把握我国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和科学阐释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的历史回顾
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积极探索并对其适时作出科学阐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70年来,每逢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都能够与时俱进,高瞻远瞩,抓住转折时机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能够适应时代大局,应时而上,成就伟业。
回顾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大致有五次变化。
1.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进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最早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概括的是1948年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刘少奇也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基本矛盾就是资本主义(资本家和富农)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胜利以后,这就是新社会的主要矛盾。”他特别强调:“要清醒地看见这种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这种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毛泽东在会议的结论中,肯定了刘少奇关于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并强调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努力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最早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论述。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在“已经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人民的统治,并且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后,“党在这里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在毛泽东此时的语境中,是把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主要矛盾)与工作重心、中心任务、工作重点相区别而使用的。
1952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草稿)》上的批语中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以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依据,1952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成功地指引全国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
这次变化是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党的八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关系到全党全国确定今后的基本路线、根本任务、工作中心的重大问题。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及时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历史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后,我们要努力发展国家经济。显然,发展同落后、需要同短缺就成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加快发展,全党的工作重心要适时地转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一方面来。对此,我们党在1956年前后,对我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当时,毛泽东在总结我国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地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他看来,矛盾是无所不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有人以为一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就十分美好,没有什么坏的东西了,这其实是一种迷信。”毛泽东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在1956年4月《人民日報》发表的经中央政治局讨论、他亲自修改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随后,他在《论十大关系》《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从不同维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思想。
接着,在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他在当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指出:“在阶级消灭以后,还会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人们之间还会有斗争,还会有打架的,还可能出各种乱子……不过,斗争改变了性质,它不同于阶级斗争了。”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由此可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毛泽东和我们党作出这一科学论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
这次变化是1962年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错误地判断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改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某些范围内表现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这就确认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的“左”倾理论。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文件确认了毛泽东的判断:“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个论断,动摇了八大一次会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1962年10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并且把“整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论点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发展到极端就是犯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4.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首要一条,就是不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联系中心任务回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在重新肯定党的八大的路线及其关于矛盾变化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值得指出的是,决议中把原来八大决议中“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表述改为“落后的社会生产”。社会生产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了生产关系。这样的表述,就更为准确和科学。
党的十二大确认了决议的提法,并载入了党章总纲,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继续确认了这个提法。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更为完整系统的表述,就主要矛盾的地位作用、贯穿的历史时期和范围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基本上沿用上述关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的提法。
党的十八大基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认识,提出“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坚持了“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判断。
5.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探索和新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实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判断,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从历史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判断,既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一脉相承,又是对其与时俱进的深化。
党的十九大的新判断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供给和需要两个方面科学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的。从社会生产看,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经过不断发展,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社会需要看,党的十九大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而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看,量的增强固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但质的提升是更重要的关键。
十九大的这个新判断,是我们党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然,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的重大意义
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不断通过解决主要矛盾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先进政党的历史责任,也是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正确判断和把握我国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1.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理清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确立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依据。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要成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这既是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更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后来由于复杂社会历史原因,这一正确论断没有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对党的八大的提法作了进一步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改革开放41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歷史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并自觉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2.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如同军事斗争中确立主攻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节奏,也决定了参战部队的任务和对完成任务的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要求。
一是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发生偏移。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讲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把握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了。
二是必须坚持从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出发进行思考,从现实的社会运动上来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要跳出抽象的思想观念、状态表述、工作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出的结论站得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必须坚持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思考,使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引领和指导作用。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是一个纯概念的改变,必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去。要紧密联系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紧密联系党领导人民正在做的事情,紧密联系各个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全局,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合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3.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课题。要想回答好在中国这样的条件下不同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课题,首先要回答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哪里。这个问题能否回答好,事关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必然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基本方略的全面践行,贯穿于新时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中去,进而为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实践答案。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和阐释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也将进一步为解决人类共同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卷
[2]《邓小平文选》第2卷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4]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