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乡村现代化的雄心壮志,也体现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和地委系列决策部署,聚焦总目标,打好组合拳,大力实施“53567”戰略部署,坚持走富民强县道路,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忆往昔,成果显著
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此拜城县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了民主建政、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各族群众干部高扬旗帜、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从建国初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下到现在的机械化操作和规模化经营,从2003年全县农业产值为3.36亿元,到2018年农业产值达13.27亿元,农业基础的牢固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使全县农村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成果显著。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意见措施。我县各族群众干部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奋力开创拜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201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748元,增长8%,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民的精神面貌得到长足的改善;小杂粮之乡、南疆制种基地、畜牧强县初见成效。
过去的70年历程中,全县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了全县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看今朝,多措并举
1.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坚持质量兴农、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着重在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致导向,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天玉种业基地、亚吐尔乡施设农业基地等具有典型代表的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彰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2.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聚焦振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亮点产业“三大方向”,围绕畜牧强县、制种大县、特色小杂粮之乡“三条主线”,按照“稳粮、增畜、优果、兴特色、抓劳务”的思路,持续调优种植业结构,加快推进粮食高产基地标准化建设,适度扩大制种玉米、亚麻、马铃薯、色素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特色林果、经济林管护效力,鼓励发展以黑木耳种植业为主的林下经济,着力提高林果也品质。加快种羊场与兴科牧业整合重组,发挥国企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发展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带动发展小户家庭养殖、托管养殖,积极推进拜城油鸡原种场、畜禽宰场项目建设,力争创新高,推动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迈进。
3.发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
按照“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模式,鼓励支持各类资本投入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多种经营主体,加快乡村振兴暨三产融合示范区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形成优质粮食生产、标准化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一体化发展业态,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
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鼓励和扶持。拜城镇、米吉克乡、布隆乡、康其乡依托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打造环县城乡村旅游经济带,批起“拜城游拜城,城市人郊游”的热潮。到2020年,重点培育科技示范示范园1个以上、培育民俗风情文化示范园1个以上、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园个以上,全县挂牌经营的农家乐达50家以上、食品安全B级及以上的星级农家乐5家以上,形成区城旅游特色餐饮品牌。
5.引导转变观念,激发自身动力
根据情况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适合于本地务工人员的培训措施及通过“帮”、“扶”、“带”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同时根据务工的表现情况,对于部分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和工作卖力的务工人员,转为公司正式工作人员,从而给予他们等同于正式员工一样的保险福利待遇和奖金,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解放农民群众思想的关键是“自力因素”,转变当地民群众的传统愚昧思想,从当地群众的内部做起,采用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去激发人类追求的“本性思想”。采用这种差异和非均衡的经济因素驱动他们的“攀比心理”和“面子心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理念。
6.坚持人才是基础,关键靠队伍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在全县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知农民的智慧化“三农”工作队伍,提高他们领导农民、发展农业和管理农村的工作效率。在物质方面,增加“三农”工作队伍福利待遇,提高其获得感和工作回报率;在精神方面,注重对“三农”人才的荣誉激励,增强社会对他们工作的美誉度和认同感,同时,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使有能力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埋头苦干的一线人员发展有望。
三、展未来,欣欣向荣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的总抓手。我县各族群众干部将接过接力棒,一棒接一棒跑、一步一个脚印、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拜城的乡村守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拜城落地生根。
1.以产业兴旺为根本和核心
按照“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模式,持续实施“先富帮后富、百企帮百村”结对制度,堅持“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要求,支持轻工食品、民族特色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短平快”项目发展,建设“卫星工厂”“扶贫车间”转移就业,鼓励创业,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把我县乡村建设成产业兴旺富裕乡村。
2.以生态宜居为基础和梦想
坚持生态立县,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坚决执行环节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全面落实“三线一单”“水十条”“土十条”,加强农业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10万亩生态林建设,让全县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3.以乡风文明为关键和主线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拓展“四大”文明形成,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破除讲新”“婚事新办”活动,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食粮。
4.以治理有效为保障和基石
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县委的相关决策部署,夯实基层队伍,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村里的事村民说了算”成为常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5.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和向往
紧紧围绕全县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深入实施九项惠民政策,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做好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每一项工作,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优先、健康惠民、社会兜底、办好实事等措施,持续实施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电影、书屋“九到农家”工程和“三改”工程,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跟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我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按照“53567”战略部署,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