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成立,这所学校后来发展为石河子医学院。
1996年9月,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石河子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的筹建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解放陇南重镇——天水,揭开了解放西北的序幕。随着全国即将解放,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指示卫生部长潘世征要办学校、要办医院。随后,潘部长便把这组建医院的工作交给了二军卫生部副部长王逐北同志负责。
在王逐北的领导下,成立了第一兵团卫生学校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共6人组成,其中包德施负责行政管理,辛灿负责招生工作,成德荣负责总务。筹备委员会决定将校址设于即将解放的兰州。王逐北与包德施分别带领学校筹备人员与部分学生100余人,兵分两路,向兰州进军。同时沿途张贴招生广告,号召知识青年参军入学,同时招聘参军的教学人员与工勤人员。
8月26日,兰州解放。卫校师生于8月28日进入兰州城驻入陕西会馆,王震司令员亲临陕西会馆视察。入驻会馆后,继续招生,学生迅速发展到400余人,按文化程度,编为三个学生队。后来学校移到民航公司招待所和惠丰银行内。
1949年9月25日,全校师生员工600余人,在兰州市女子中学礼堂举行开学典礼。也是在这一天,新疆和平解放。但特务顽固分子及土匪公开叛乱,1949年10月10日,第一兵团在司令员王震率领下挺进新疆。
部队兵分两路,卫校师生也分为南北两路,随着两路的大部队前进。南路的二、四大队于1950年3月从吐鲁番步行43天,顺利到达南疆略什,建立了南疆军区医训队。北路的一、三大队,从哈密改乘军用飞机,于1950年1月19日到达迪化(乌鲁木齐)。次日三大队半数多学员由于工作需要飞伊犁。所留一、三大队学员360余人,教学人员与工勤人员24人,在军代表王风山领导下,与起义部队的原联勤总部驻新疆卫生人员训练组46人合并,第一兵团卫生学校改称“新疆军区卫生学校”,隶属新疆军区卫生部直接领导。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卫生学校归入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更名“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学校”,校址迁往乌市老满城。1958年3月8日,又从乌市迁往石河子。5月17日,全部完成迁校任务。9月招考了高中毕业生19人,开始了对医学本科教学的探索。1959年12月,兵团决定,兵团卫生学校升格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专科学校”,1965年11月1日,兵团向上级发出《关于将兵团医学专科学校改为兵团医学院的报告》。1966年2月1日,新疆維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达《关于兵团医学专科学校改为兵团医学院的批复》。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筹建
1958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北疆开发莫索湾,在南疆开发塔里木,整个兵团垦区的耕地面积成数百万亩地增加,农场成数十个地增加。而原属兵团的八一农学院移交给了自治区,于是,兵团酝酿重新组建一所农学院。5月8日,农学院筹备处由乌鲁木齐迁驻石河子,5月10日,农学院筹备处在石河子开始正式办公,办公用房是暂借石河子中学的几间办公室。
学院划定的用地位于石河子已规划的市区东北,离市中心约1公里多,校园东西长953米,南北宽624米,南为果园林地,北为农业用地。5月13日,房建开工。第一年先建的是规划中的附属小学楼房8000平方米,要求赶在9月份开学时建成投入使用,暂作大学用房,然后再按计划建大学用房,但由于建筑材料供应不上,被迫停工,到7月上旬才复工。整个工期推迟,直到10月下旬才陆续交工,而两栋宿舍楼推迟到11月底才交付使用,暖气设备还未安装,只好靠铁皮炉燃煤供暖。
开学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基本齐备;干部,职工也陆续调进,唯教师来源困难,未能按正常时间于9月份开学,而推迟到1959年11月2日。
1959年11月24日,兵团发出命令,正式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原兵团农学院筹备处同时撤销。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财经干部学校的筹建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会计训练队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专科学校的前身。
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发展得很快。1958年,兵团开发了塔里木、莫索湾、沙井子等地,农场、工厂等企业成倍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团的财经干部和财会人员必然要随之增多。可是,当时这方面的人才紧缺,好多单位的帐目没人记,报表不会做,严重地响了生产的发展,于是兵团计财部、干部部,决定举办会计训练队。
1959年冬,便在乌鲁木齐六道湾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会计训练队。第一期学员班利用郊区兵团总务处营修组建的临时宿舍和作马棚用的房屋作教室和宿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的会计培训工作。教师仅从部队抽调了3名干部当教员,每人担负一个班的课,课时多的每周达30多个课时。当年招生215人,其中第一期财经训练班招生120人,分为农业会计两个班,工业会计1个班,学制十四个月;短训班招生95人,学制先是三个月,后改为六个月,再后来又改为一年。
这时的专业教员是兵团财务处抽出的在职的财会工作人员,临时性代课,另外还抽调了兵团直属单位的比较好的会计人员来代课。
随着培训事业的发展,培训队在乌市六道湾借地办学的教学环境已不能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但想在乌鲁木齐市找一块地方建一所学校并不容易。当时,兵团正在石河子规划医专、农学院等单位,计财部领导经研究报兵团批准后,决定将会计培训队迁址石河子。
1962年初会训队更名为兵团会计训练班。第二、三期学员班和第一、二期学生班利用石河子兵团合成氨厂筹建时的临时土木房舍、地窝子作教室和宿舍。条件虽十分简陋和艰苦,但有了一个培训的场所。
后来,石河子在医专的南面给兵团会训班划拨了一块大条田,开始了兵团会训班新校址的建设,在严冬,师生员工亲自动手与施工部队一起盖起了5间教室、17间办公室和60间宿舍等临时性房舍,暂时解决了教学和住宿的急需。房舍条件比在合成氨厂时好多了,但仍非常简陋和拥挤,伙房是同学自己盖的,一边做饭一边往锅里掉士,而且没有食堂和供水设备,冬天,大家站在露天场地排队打饭,饮用水也要大家到很远的地方去手提肩挑或者是化冰雪为水。
随着兵团经济的发展,解决兵团财经干部队伍量少、质弱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将现有的财经班规模扩大,建成兵团财经类学校,经上级批准,1962年5月,兵团财经干部学校开始筹建。筹建中以有限的资金,在划定的校址上建起了几十间窑洞、士木结构教室和办公室及一个可容纳600人就餐的砖混结构食堂。在这一年中,师生员工为建校付出了辛勤劳动,打土块、搬运土块沙石、平整场地以及修建临时伙房、厕所等等,从此,财会培训工作走上了提升发展道路,全校领导、干部、师生员工无不欢欣鼓舞。 当时在商定校名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叫财经学校,一是叫财经干部学校,虽然当时财政部、教育部很支持兵团办财经学校,但财经学校属于普教,批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审批时间长。他们说干脆叫财经干部学校,自己就能批,先办起来,至于要办财经学校,以后再慢慢地报批。这样经过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垦部的批准,1962年11月兵团宣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设兵团财经干部学校”成立,12月5日,举行了隆重的建校典礼。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师范专科学校的筹建
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刚成立的时候,总人口17.5万人,随着农垦事业的不断发展,到1960年总人口猛增为72万人。其中儿童、青少年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升学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兵团要办中学,而办中学就要有大批的中学教师,这就急需一所培养中学师资的师范学院。
1960年4月,兵团在石河子筹建兵团师范学院,校址在石河子中学(现在的公安局大院)校园西北角。
根据当时对中学教师的迫切需求,尽管校舍还在筹建中,兵团要求当年招生。因諸方面都未达到师范学院的条件,只得按师专招生。1960年8月,因筹建时间急促,未能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便招收内地支边青年中高中毕业生150人,开设中文、数学、俄语3个专业,学制两年。
1960年9月兵团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61年,仍按专科招生,共招生(主要是上海支边青年中的高中毕业生)180名,开设数学、中文、俄语、生化4个专业,两年制。当年,兵团贯彻高等学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停办。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师范专科学校从成立到停办,连头带尾仅仅三年,招收两届专科生,只有学生30名,但这却为以后创办高等师范教育作了有益的尝试。
亲切的关怀
这些学院得以成立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兵团农学院在筹建的过程中,就得到王震同志的大力支持。1959年11月1日兵团农学院正式成立,时隔不到三个月,1960年3月间,已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同志便亲临学院,当时学院大部分师生在石河子红山嘴支援水利建设,参加修建电站水渠,王震部长在兵团领导陪同下,到工地上看望师生,师生正在高处劳动,王震部长站在西岸大渠上高声招呼:“同志们好,同学们好!”随后,王震部长指示学院领导:“你们不是水利学院,现在还没设水利系,参加挖修水渠劳动,就没有什么意义,以后劳动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结合专业进行。”于是,工地师生就停工返校上课。
1961年夏季,当时国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学院师生的粮食定量很低,生活艰苦,王震部长再次来到学院,在学院小礼堂与师生见面,他说,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发奋图强,搞好生产,困难时期一定会很快度过,他要求家家户户养家禽家畜,将闲散的土地利用起来。见到小教学楼前种着花草,就提出了批评。
他点燃了一支烟后,举着火柴盒说:“毛主席说要寸土必争,什么叫寸土?就是火柴盒这么大的一块地。你们现在粮食不够吃,国家有困难,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大的土地种花?应该种粮食种玉米嘛!”又说:“要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教学和生产要紧密结合起来,今后农学院的学生都要会开拖拉机。我回北京后,就跟外贸部的同志商量给你们多配备一些拖拉机。”
王震同志讲话后,学院党委作出决定,从1961年10月起,实习农场的机耕队分为农场机耕队与农机系教练队,教练队的拖拉机专供学生学习。每天下午,在教师指导下,许多学生都学会了驾驶拖拉机,学院的男女学生开着拖拉机,在跑道上奔驰。
(资料来源:《石河子大学校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