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橹燕
“慧于心秀于口,腹有诗书语自华。”语言交际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主动交际,将自己内心的看法、认知、情感表达出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新课标是如何要求的,教师就要坚定不移地践行下去。
一、文本整合,积累口语交际素材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它是學生在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下将自身情感、认知倾吐出来的行为。学生所处环境不一样,思维认知不一样,口语交际能力自然也不一样。教师要在承认个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文本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为口语交际积累必要的素材。从教材着手开展设计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师要对文本主旨、故事内容等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时,为了让学生有深切感知,教师紧紧抓住少数民族节日这个话题,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观看结束后,教师问道:“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是我国的特点,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每个民族有什么特点,你接触过哪个民族的人或风俗?”学生热情高涨,思考片刻后,积极举手回答,课堂学习氛围活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系,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课内资源出发,以文本主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复述文本内容,整理相关素材,进而设计相关口语表达训练。
二、文本探究,丰富口语交际形式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语文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做出积极改变,以崭新的姿态面对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学生说的能力是最弱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述,学生在聆听中识记、背诵,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学生学习热情无法被激活,口语交际活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借助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表达欲望,引导他们主动交流。
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没有按照传统教学形式讲述课文,而是运用小采访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担任小记者,就这个故事带来的启示采访小组内成员。小组内成员积极准备,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表述出来。小记者满怀自信采访,小观众激动万分参与,课堂探究氛围十分浓厚。借助小采访的形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刻。
课本剧、生活剧、小采访、故事复述游戏、讨论会等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文本实际筛选。当教学活动呈现出多元化、趣味性特点时,学生合作意识自然生成,探索欲望被激活,口语交际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三、文本演绎,增强口语交际实效
创设口语交际活动的方式众多,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凸显教学实效性。文本演绎是在传统教学形式基础上进行革新的一种崭新形式,是借助角色表演将文本故事直观呈现出来的表演活动。学生对课堂演绎大多持欢迎态度。参与表演的学生热情高涨,观看的学生亦是满怀期待。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认知更加深刻、多元,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表演能力和个人特长有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分配角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角色演绎价值。
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演绎活动。本节课中的角色比较多,学生可以先自由选择,如果选到同一角色,学生进行即兴表演,由全体学生举手表决。这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考验。角色确定之后,表演开始。教师规定,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对文本进行创编,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增加语言、融入肢体动作都是可以的。学生的口语表达富有个性特色,逗得全班学生捧腹大笑,课堂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文本演绎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极高要求,在表演中,学生个性特征凸显,口语交际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小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有比较强的表演欲望,这就为文本演绎提供了可能。小学生个性特征明显,演绎活动设计中可以进行分组,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口语交际与文本阅读是相融相生、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科学设计。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以文本为出发点,探究文本中蕴含的口语交际因子,适时激活,点燃学生表达兴趣。与此同时,设置趣味化、具体化的文本演绎活动,学生在演绎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被激发,口语交际活动自然生成。
作者单位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