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如此迅速,而航天文化宣传却十分落后,与NASA不能同日而语?”
网友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有代表性回答的大致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有人认为原因在于文宣系统、文娱圈子在没有政策推动的情况下很难与航天部门搭上线,当然也就很难推出面向大众的影视剧及科普类作品。
事实上,航天并不缺乏缺乏接地气的素材,这位网友认为,“就我知道的航天一线人员,生活或许艰辛,甚至无聊,但对科研工作满满的一腔热血让他们从不放弃......拍剧而言,真的有很多很多题材”。
其二,有人认为原因在于NASA需要向大众展示研究成果和美好愿景,并说服投资航天有经济回报。所以各种宣传视频/展会和官方网站都做的比较认真。因为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NASA的未来经费预算。但对于中国航天而言,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必要的,或者说大众意见对航天规划的影响很少。
而NASA基于这样的压力,需要同时向国会和民众要钱,同时向双方证明自己规划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因此在宣传和传播上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
其三,就是需要酝酿一个有持续性航天热情的社会环境。有网友这样说:“中国每次在大的发射任务前后都会大力宣传,甚至朋友圈都会被刷屏。但是,过后就没音了。那些朋友圈转发各种发射成功的大多不过是吃瓜群众。这说明航天在国内没有成为一种文化,没有普及,每次发射就是个大新闻,一时的新鲜感。”
这些回答从不同的侧面讨论了我国航天文化传播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公众在航天文化传播中从“围观”到“参与”的转变。
首先,从“围观”到“参与”是由航天业的发展逻辑所决定的。过去,中国的航天业主要由单一的国家主导的重大工程构成,航天应用也未进入普通的消费层面,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联系并不大,对公众而言,“围观”足矣。现在,随着航天技术应用在大众消费层面的拓展,军民融合的推进,商业航天的兴起,航天业走出“深闺”,大量航天科技和应用走向市场,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逐渐发挥其影响,对于航天业而言,公众的角色也从被动的“围观者”开始向具有重要的市场影响力的“参与者”转变,基于这一转变,航天文化传播当然应从传者主导的“围观”式向公众(受众)主导的“参与”式转变。
其次,从航天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科普来说,有论者称,公众与航天的关系,已经从围观者,发展到参与者、体验者,甚至客观评价者。航天文化传播和教育内容方面,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情感共鸣,发展到了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内的多元体验。科学和人文怎么结合,决定了传播的效果。让航天与文化相结合,让航天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未来的航天科普,应该是沉浸式体验。缺乏参与性,自然也会导致传播效果不佳或传播的失败。
其三,航天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同样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随着网络社交媒体成为社会主要舆论场,公众关于航天业的认知和观点往往通过互动性较强的社交媒体建构,而非带有单向性的传统媒体,因此,航天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公众对航天业的持续性关注当然有赖于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积极参与。
那么,在航天文化传播中,如何实现公众从“围观”到“参与”的转变?笔者以为,当从三个层面加以推动。
第一个层面是对航天文化认识的转变。航天文化不应该仅仅囿于航天业自身,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它更应是一种理念和价值的传播。作为太空文化、宇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文化是人类探索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我们在谈论航天文化的时候,不能脱离这样一个广阔而深厚的背景。
NASA官方网站截图,公开展示各项目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流浪地球》热映的带动下,全国兴起了一股“航天热”,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精神、科普教育和商业航天产业的关注。只有将航天文化与公众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紧密结合,并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航天文化的传播才具有其真正的价值内核。
第二个层面是传播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在航天文化的传播中,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一直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公众大多只能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获取信息,缺乏选择性,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极低。
在这方面,NASA的经验值得借鉴。为了让公众尽可能的参与空间探索,NANA一直将其航天计划的图片、视频、资料免费公开,公众可以自由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这也就极大的激发了公众获取航天信息的积极性,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
第三个层面是加强航天文化传播的渗入性和互动性。在航天应用民生化和商业航天兴起的大背景下,航天业与公众生活越来越紧密。在日常生活中,随着航天应用和产品的日益丰富,也为航天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切入点。因此,落脚于航天应用的民生化、市场化,运用社交媒体的多元化、碎片化、渗透性传播的特点,使航天文化的传播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形成润物无声的参与性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