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两难平
——饰演昆曲《白罗衫》的心得

2019-11-15 18:48施夏明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两难剧目悲剧

■施夏明

《白罗衫》创排于1988 年,由著名编剧张弘,依据明代传奇《罗衫记》残本及前辈昆曲艺人的舞台演出本,重新梳理,删去繁枝冗节,创作改编而成。剧目以徐继祖这一小生为主,依元杂剧体例,分为四折,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各有展现。除第一主角小生外,每个人物、每个行当均只出现一次,以示古典戏剧匀称之美。

《白罗衫》一剧,以一对白色罗衫为线索及主要道具,讲述少年秀才徐继祖进京赶考途中,邂逅老妇,答应以白罗衫为凭帮她寻找失踪了十八年的儿孙。后徐继祖授任八府巡按,在尼庵之中,访得老妇之媳。复在大堂之上受老妇之子诉状,桩桩件件,蛛丝马迹,无不指向徐继祖被隐藏了十八年的身世。谜底揭开,视徐继祖为亲子的养父徐能竟是十八年前杀害他亲身父母未遂的仇人。

《白罗衫》是我的老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南昆巾生代表性人物石小梅的独门看家之作,也是江苏省昆剧院的代表性剧目之一。我于2011 年向石小梅老师学习了全剧,并第一次演出这部剧目。从首演开始到如今,已经有了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我几乎每个月都要演一次《白罗衫》,或以折子戏的形式,或以全本的形式。在我看来,《白罗衫》的剧情虽然并不是那么复杂,然而它却是一部堪称完美的悲剧,并且,是一部演起来容易,想要演好却非常困难的高水准高要求的剧目。

一部完美的悲剧

在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古希腊的悲剧则是命运的悲剧。在我看来,《白罗衫》这部剧目,勘称是中国古代的希腊悲剧,而且从戏剧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完美而无解的悲剧。从剧目的主人公,我所饰演的角色徐继祖来说,他的性格并无明显缺陷,悲剧的发生并非由他所造成,进程也并非由他所掌控。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是合乎于情理。我们常说,如果不这样做,不那样选择,也许事情就会改变走向。然而在《白罗衫》中徐继祖似乎别无选择,除非他选择“错误”的走向——不去同情孤独的老妇,不去兑现自己的诺言,不再考虑法律的正义。徐继祖几乎在每一步上都做出了正常而正确的选择,却依然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因此,这个悲剧,除非命运的终结,否则绝无避免或改变的可能。它就像是一个环,圆满而不可解。

情与情的两难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观众看来,《白罗衫》剧情的爆点在于徐继祖知道了自己的养父也是自己的仇人,而高潮则在于他两难的抉择。正如同剧中的一句概括性唱词:“心头一杆秤,情义两难平”,徐继祖需要在情与法、感情与正义之间做出抉择。然而,在我个人看来,两难的并不是情与义、情与法,而是一种情与另一种情。

作为一个强盗,徐能毫无疑义是凶恶的,然而作为一个父亲,徐能却是慈爱的。在剧中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徐继祖来说,徐能是一个慈父。因此,当他慢慢接近真相的时候,他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纠结的。从一开始本能的拒绝往父亲是强盗这个方向思考,到人证物证确凿时突然爆发的痛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将这种痛恨理解为一个平稳生活被打破后的应激反应,再到诘父之后对父子之情的难以割舍,直到最后做出选择时的痛苦。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正是悲剧的本源之所在。

令徐继祖痛苦的,并非是,或者不仅仅是情与法,而是爱与恨。他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是应该爱徐能,还是恨徐能?但无论徐继祖选择爱,或是恨,他都会后悔,他都会觉得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情感上都将留下无法弥合的伤口。

极难演好的“水磨戏”

相较于“玉茗堂四梦”与《西厢记》《长生殿》《白蛇传》等经典剧目,《白罗衫》在故事情节上并不是非常的复杂,它的“戏”主要集中于人物的情感冲突与心理活动,这部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冷”戏,学习之后想要演出并不难,然而想要演好这部戏,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牢牢的抓住观众,却是很难的事情。

之所以说《白罗衫》很难演好,是因为从故事情节和表演手法上来说,《白罗衫》既不讨巧,又不以火爆噱头取胜,纯靠演员功夫和驾驭能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做戏也多在细节之处,演员和观众只要有一方不在全神贯注的状态,演出就极易冷场。

从我的理解来说,想要演好《白罗衫》这部戏,想要塑造出一个丰满而立体的徐继祖的形象,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他对徐能的感情,并且通过合适的表演手法将这种情感呈现在舞台上。但是,这种情感的呈现必须严格把握好度——绝不能过于冷淡片面,也不可过于丰沛,以免在台上显得“脏”。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徐能与徐继祖的父子之情,主要就是体现在第四折《诘父》之中,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其实从第一折《井遇》开始,就以一支【折桂令】从侧面真切描写了徐能对徐继祖的父爱和徐继祖对徐能的孺慕之情。这一只曲子虽然不长,却是关键之笔,这支曲子越唱得情真意切,就越能体现出徐能徐继祖这一对父子感情的深厚。有一句:“想昨宵别慈父执手相望,长亭外泪眼里亦爹亦娘。”在接过奶公行囊时有一个向上场门的回望,“亦爹亦娘”时逐渐撤慢演唱节奏,以突出徐能之慈父形象。开场时父子感情越发深厚,结尾处徐继祖做出选择的悲剧性就越强。

在第三折《看状》中,徐继祖在逼问奶公之后,知道了真相。他出于本能的“欲信又怕”,身为八府巡按的正义感与对杀父仇人的恨意也开始爆发。在这一折的关键曲目【江儿水】中,徐继祖唱到:“待要信,定将手刃徐能”一句的时候,我的处理是在开始唱的时候咬牙切齿,并且辅以狠狠剑指手势,以体现徐继祖对杀父之仇的恨意。然而在唱出徐能两字之后,徐继祖似乎是突然意识到了这个强盗也曾是深爱他的父亲,他仍旧无法相信养育他十八年的慈父竟是个强盗。于是,我在表演上用左手迅速而突兀的包住右手前伸的剑指,并且在唱出“徐能”两字的时候,最后略微迟疑而犹豫的音调收尾,展现出徐继祖惊恐,不确信而又矛盾的心情。

第四折《诘父》是整部剧目的爆点与高潮之所在。在这出戏的开始,面对奶公所拿来的染血的白罗衫,徐继祖的恨意到达了顶点。在念“开宴迎亲报养恩,杀贼枭首雪母恨”这两句念白的时候,我的处理是在以冷酷和愤恨的语气念出,以展现徐继祖此刻恨压倒爱的心境。

而当此后徐能真正出现在徐继祖的面前,以慈父的态度展现出对儿子真挚的关爱时,徐继祖心中的恨意开始动摇了。虽然他躲开了徐能作为父亲打量儿子的眼神,倒掉了与徐能共饮的酒,却在听徐能说起梦中得了“颈上添花”之兆时蓦然心惊。徐能的喜乐真诚而肆意,而徐继祖却躲躲闪闪的观察着面前熟悉而陌生的人。舞台上的人物,站位一前一后,表演一晴一阴,恰成对比。每当我演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光都是躲闪的,这一段中,我从不与饰演徐能的演员直接对视,而是一种窥视的方式,展现徐继祖与徐能的交流和徐继祖此时心中的情感波动。

当徐继祖用以“徐”字拆分所得“余人双”的故事逼得徐能不得不承认了当年的罪行,他的恨意爆发了。一长段念白连珠炮似的轰向面前的徐能,直击得徐能心惊胆战连步子也颤抖起来。但作为一个备受宠爱的孩子,徐继祖也深深的爱着他的父亲。因此,当徐继祖回忆起父爱的时候,他的恨意退缩了,在这个时候,爱压倒了恨。徐能的年迈与一跪让徐继祖心有不忍,试图让徐能离开。然而白罗衫的存在,却又提醒着徐继祖“恨”的存在。我在念到“国法难容”四个字的时候,会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来展现他的恨意。然而,即使是到了这种已经翻脸相向的程度,徐继祖依然无法忘却徐能所给予他的父爱。这一点则也与第一折《井遇》中的【折桂令】相呼应——徐能虽然是个万恶的强盗,但却也是个慈父。当徐能拿起酒壶想要砸死徐继祖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徐继祖咬牙闭目甘愿受死的表现方式——要么你束手就擒,要么你砸死我再逃走,以展现徐继祖深陷于爱恨两难中的绝望。

在最后的结尾中,徐能上吊自尽,而徐继祖迎回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情节里,徐继祖在舞台上换上红袍以表示迎回亲人的喜悦,然而,在演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传统戏曲程式中的“斜揎”手法,即露出里面半身白袍的形式,以暗示徐继祖此时心中的悲喜交杂。一片欢腾之中,又有一个仆从来报:“太老爷悬梁自尽。”徐继祖忘情的痛呼“爹爹”,半声后却在仆从们一声极富警告意味的“老爷”声里蓦然收声,左顾右盼成了一句哽在喉间的悲鸣:“强、强、强徒。”我在演这个细节的时候,一定会注意突出徐继祖在喊“爹爹”时发自内心的悲痛,而随后的“强徒”以不同强度层次的语气来展现出徐继祖压抑住自己此刻真实情感,刻意表现出恨意却失败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能否生动立体恰到好处地刻画出徐继祖这个人物形象,是衡量《白罗衫》这部剧目演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对于我来说,只有在舞台上不断的追求进取,反复锤炼,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要感谢前辈艺术家们将此精彩的剧目整理改编并创排出来,更要感谢恩师石小梅老师毫无保留的教授,使我得以传承此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青年演员,我将在日后的演出中,细细打磨这部《白罗衫》,力争使这部南昆经典剧目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两难剧目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优秀剧目进校园
画家的悲剧
两难的选择
近视的悲剧
G8面临发展与气候两难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