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仇者联盟4》看漫威电影的形塑策略

2019-11-15 16:52:08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电影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形塑终局复仇者

马 丁(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由2008年的《钢铁侠1》开始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4》,漫威在11年的漫长铺垫中,营造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超级英雄形象,进而形成了更加宏观、壮阔的漫威电影格局。由《复仇者联盟》开始,漫威独立电影中的各个英雄开始集结,共同面对更加棘手的敌人,通过融合每位超级英雄身上所具有的独特能力与气质,产生影片中的情节冲突与炫目的视觉观感,使影片不但具有多元的价值属性,而且丰富了影片的叙事深度。在漫威电影宇宙的英雄体系里,英雄早已不再是泛概念化的脸谱形象,无论是英雄个人独立电影的塑造还是在集结的《复仇者联盟》系列中,这些英雄都被赋予了多维的立体形象,具有自身独立特质与人格。在电影《复仇者联盟4》中,这些形象被更加鲜活地展现,而超级英雄在面对复杂的困境与艰难的抉择时,英雄的神性回归到普通人的凡性,也使英雄形塑升华,形成情感与价值的观者认同。

一、构建多元英雄体系

漫威个人英雄独立电影营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超级英雄,也为《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到来做了大量的剧情与人物铺垫,漫威电影通过对超级英雄的形塑,不但使各个英雄具备了极有辨识度的特征,也在各位英雄身上设计了巧妙的关联,随着《复仇者联盟》的上映,超级英雄第一次开始在同一部影片中汇聚,英雄独立电影与《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必要因果联系被凸显出来,同时使《复仇者联盟》的英雄呈现多元化态势。在《复仇者联盟》创设之初,超级英雄的成员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漫威多元化的英雄体系尚需完善,而随着《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相继问世,影片中纳入的超级英雄已经有数十个之多,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更可以说是漫威将这11年所拍摄的银幕英雄几乎全部汇聚在同一部影片中。由此,在这部漫威收官之作中,无数英雄共同演绎了一场旷世之战,为观者展现了奇幻与激情、深沉而博大的超级英雄史诗。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漫威将11年的银幕积累全部倾注于此影片中,群雄聚会的收官大戏展现了漫威的深度,那些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们粉墨登场。在这些超级英雄中,呈现出多元化的英雄建构策略,作为漫威戏份最重的钢铁侠被设定为超级富豪,同时又是一位顶级科学家,这个人物仅仅是凡人的身躯却具有超常的智慧,拥有顶级的科技战甲,但他更是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与之相反的另一位著名超级英雄美国队长是一名二战老兵,沉睡70年后苏醒,在美国队长身上则体现出责任与牺牲,担当与信念等精神。而其他的英雄由各种身份设定形成多元形态,鹰眼与黑寡妇是职业特工,具备多种格斗与暗杀技巧。而绿巨人浩克是由科学家班纳博士受伽马变异而来,性格暴躁,但是又拥有极大的杀伤力。雷神索尔性格刚直,拥有神族的血脉。奇异博士本是一名医生,特殊的奇遇使他学会了神奇的魔法等,其他英雄在此不一一赘述。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英雄的多元是由多种不同形态与设定的角色共同组成的,有来自凡间的科学家、军人、特工,也有来自太空的神族,有瓦坎达的国王,也有树人、浣熊等形象。角色的多元与人物的剧情走向使影片凸显出独有的特质,也捕获了众多的漫威影迷,形成角色期待与情感代入等多种影片辐射效应。对于影片本身来说,由多元化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影片产生丰富的形塑价值,英雄角色也体现出多层次的语义代码。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如果说美国队长是信念与精神的代名词,那么钢铁侠则代表了创造与牺牲,星爵与雷神承担了片中的诙谐幽默,奇异博士与绯红女巫则体现出奇幻的魔力与法力等。也基于此,影片所映射出的世界是具有多种视感的,既含有英雄陌路的悲壮,又含有振奋人心的慷慨激昂。影片不仅是战争场面的宏伟与炫目,同时也展现着英雄的信念与精神,各种味觉融合使影片别有一番五味杂陈的味道,既有钢铁侠失去的苦涩,又有美国队长老去的失落,而雷神索尔变身肥宅的滑稽,星爵尬舞的搞笑,黑寡妇与鹰眼的生命之谊,体现在影片的各种元素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部博大而宏伟的英雄乐章,也展现了漫威作为巨头公司的魄力与格局。

二、去“脸谱化”英雄形塑策略

在早期的漫威超英系列电影中,英雄形象是相对“脸谱化”与“平面化”的,超级英雄虽然也具有相对全面的形塑,英雄具有特定的气质、精神、形象与技能等,对于英雄的精神内核也会有触碰,然而依然无法内化到更深层次的信念、抉择、宿命、格局等维度。随着漫威电影的逐步发展,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对超级英雄的形塑已经观照到这一层面,如在影片中,由实力强劲的反派灭霸所带来的灾难即使是这些超级英雄也无可奈何,影片压抑的色调展现出这些英雄的落寞,失去战友的痛苦沉浸在幸存的几位超级英雄心中。这些曾经无所不能的救世英雄在这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影片深入展现了这些失败者的内心,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虽然从泰坦星获救,然而当他面对还幸存的美国队长等战友时,他并不想再去参与到任何行动中,在承受了泰坦星的失败后,他的内心选择了逃避,影片在这里展现出一个从未如此失落的钢铁侠,甚至在这以后的五年时间里,他都在逃避中审视着自己的内心。超级英雄也是凡人,虽然具有超凡的能力与智慧,然而在力有不及时,也会有脆弱与消极,当面对内心的创伤时,他也需要时间去恢复。影片形塑出一个更加具有人性弱点的“钢铁侠”,他的内心同普通人一样是脆弱的。影片在雷神索尔的刻画上也展现了一个更具凡人心性的阿斯加德之神,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那个用身躯承受整个中子星能量而获得风暴战斧的英武战神,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当获取无限手套失败后,他彻底迷失了方向,影片以一个肥宅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滑稽而颓废的雷神,这一形象完全颠覆了以往概念里的雷神形象,又不得不说影片借用这一变化巧妙地形塑了一个更加真实,充满凡人心性的“雷神”。

不单是正面人物的刻画,对于反派英雄“灭霸”的刻画,也展现出比较深入的行为动机设定,这位来自泰坦星永恒族的巨人,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被设定成为终极的大反派,他所到之地几乎都被摧毁,然而其动机却并非嗜杀或者报复,其本因是他感受到宇宙资源无法承载过多的人类,而借用无限手套集齐6颗宝石则可以消失宇宙中的一般生命,从而达到宇宙的平衡。这个人物并不是常态意义上的严格反派,他不是嗜杀成性的屠夫,也不是完全冷血无情的恶魔,他有自己的信念,而这个信念某种意义上是在改变整个宇宙的生态平衡,说他是错恐怕也难说是错。当他牺牲养女卡魔拉换取灵魂宝石时,其内心是极为痛苦的,而在泰坦星战败钢铁侠与奇异博士等众人后,他答应了奇异博士的交换条件,并没有杀死钢铁侠,这些举动都体现出这一反派人物的人性特点,他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恶”。而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影片更是在开始阶段就展示出一个田园中的镜头,灭霸正在田园中采摘果实,当他完成了自己所认定的使命后,他选择了归隐乡野。从这里能看出,影片要塑造的是一个具备理念与认知层次的、拥有复杂人格与多面形象的反派,他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与众多英雄的对立更多来自理念的不同,而由其身上所展现出的信念执着等因素,也体现出漫威对于这一终极反派的形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影片制作者的用心使灭霸这一形象鲜活而富有性格张力,也奠定了这一场终极之战的与众不同。

三、“抉择”与“宿命”,内化的英雄格局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对于英雄的诠释是全面而深入的,影片从一开始就在铺垫出一场悲情的结局,种种剧情的走向也在暗示必然会有英雄做出种种抉择,而超级英雄的抉择与注定结局使影片颇具宿命意味。例如影片中重要灵魂人物之一的钢铁侠,原本在《钢铁侠》独立电影与《复仇者联盟》第一部与第二部中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阔少,在他的世界里本是自我的,这个人物自大、狂妄、固执,具有很多的性格缺陷,然而在复仇者联盟里,他又永远是那个决定性的人物,甚至其在影响力的某些层面超越了美国队长。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经历泰坦星失败之战的钢铁侠已经选择了不问世事回归家庭,也拥有了自己的女儿,然而其内心依然在呼唤着他,所以他会偷偷地研究时空穿梭导航器,影片给钢铁侠设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背负着“使命”拯救危局,还是选择陪伴家庭,而作为唯一的那个命定之人,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使命”,更是作为奇异博士舍弃时间宝石换得的救世英雄的“宿命”。在影片中最艰难的时刻,当他从灭霸手里抢下无限手套的那一刻,对于他而言,这只能是唯一的结果,而这个“唯一”也只能由他来完成。当他最后打响响指的时候,也是其认定的最终抉择,影片没有选择营造一个完美的圆满结局,而是借由钢铁侠的逝去来诠释更深层次的“英雄”含义,透过钢铁侠在影片中的牺牲,漫威重新定义了对于“超级英雄”的塑造维度,内化的形塑策略透射出漫威建构英雄观的理念层次,也对当下超英类电影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借鉴。

作为复仇者联盟的精神旗帜,美国队长的形塑策略则更具完美化,美国队长被设定为一名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他是复仇者联盟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领袖,身体力行,战斗到底就是他的信条、与钢铁侠拥有高科技战甲、雷神索尔的天神血统、绿巨人的伽马辐射变异等不同,美国队长仅仅只是凡人之躯,虽然他也曾经被强化,然而在其他具备超强实力的超级英雄中,他几乎就是最平凡的那一个,但是他身上所体现的不屈与顽强,军人铁血与战斗意志使他依然被众人所信服。漫威几乎将美国队长形塑成一个没有人格弱点的完人,也几近成为美国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签。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影片对美国队长的形塑没有停留在他近乎完美的形象上,而是透过这个人物最后的选择让他“任性”了一回,当终局之战结束后,这个以全世界的安危为己任的老兵终于卸下了他的责任与使命,在利用时空穿梭器送还6颗宝石之后,他最终还是停下了“使命”的脚步,选择了留在70年前去陪伴他的舞伴完成那段未完成的爱情旅程。影片给了美国队长一个最好的归宿,让他的最终抉择由“使命”转向“爱情”,当镜头切换成一个年迈苍苍的老者时,那个曾经的“美国队长”已经再也不会回来了。更加具有“宿命”意味的是,如果将美国队长与钢铁侠的归宿进行比较,这两个人都是走向了人生的“反面”,钢铁侠一生活得“潇洒自我”,在他的心中“家庭”是重要的,然而其最后却走向“使命与牺牲”,而美国队长战斗的一生都是为了心中的正义,他无私而拥有信念,为了信念甚至牺牲了个人的情感,而命运最终留给他一个“自私”的选择。影片通过这样的英雄宿命比对更深层次的挖掘人世无常,英雄的终局则凸显出极为深刻的生命体悟。

四、结 语

影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为观者呈现了极致的视觉观感,以多元的方式构建出了具有人文精神的英雄世界,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超越了以往的泛化概念认知,而且铺设出具有理念深度的英雄格局,英雄形塑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影片的审美层次,而且也展现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美学的格局。

猜你喜欢
形塑终局复仇者
我们对自己说的早睡的谎言
媒体形塑时代的对外传播研究
图像内外:清代王云《休园图》的家族形塑倾向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19:52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电商直播的终局在哪里?
裁决内容同时涉及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的如何处理?
兵团工运(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什么是终局裁决?
兵团工运(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斯文”的日常生活形塑——苏轼琴意象的存在原因分析
论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终局性问题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