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大叔》:粉丝狂欢及亚文化身份认同

2019-11-15 12:57
电影文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德鲁亚文化大叔

杨 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电影《德鲁大叔》主要讲述了“失败者”达克斯遭遇了悉心训练的球员被死对头挖走以及被女朋友抛弃赶出家门的双重打击后,遇见了隐居闹市的高手德鲁大叔。两人各怀目的地踏上了寻找德鲁大叔以前的老队友们重新出山征战洛克公园街球联赛之路。在司空见惯的故事情节中加入了一些小波澜的剧情转折,简单明了的故事线中丰富地融入了友情、爱情、亲情、梦想与信念等饱满的情感色彩。虽然明星球员们的演技稍显浮夸,但仍是瑕不掩瑜,整部电影为粉丝群体们搭建了一个想象延伸和狂欢的自由空间,也为亚文化群体成员们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活动空间以及移情的心理投射对象,是将粉丝元素与亚文化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与呈现的优秀示范。

一、粉丝集聚、想象与粉丝狂欢

(一)粉丝聚集:粉丝的经济关注

粉丝这一群体随着媒介更新换代、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升级更迭呈现出壮大和泛化的趋势,粉丝群体不再是少数人,某一项运动、某一名艺人,其粉丝数目可以高达千万甚至是以亿计;粉丝所关注的内容也不仅限于部分领域,而是逐渐渗透到了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商家们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也开始着手于外部推进粉丝群体的扩大和泛化,并且加之消费主义逻辑的影响,放大粉丝文化中所具有的经济特征。粉丝从内容关注、符号关注逐渐延伸到了在经济层面上的关注,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粉丝经济,开始在消费市场崭露头角,这股力量成为电影行业内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

我国的《孤岛惊魂》可以说是粉丝经济在电影领域中应用的经典之作,通过主演杨幂个人的粉丝调动能力,挽救了这部并不被看好的小成本电影,将其一举推举成为2011年度暑期档最受关注的票房黑马。这之后粉丝电影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比如由杨幂、陈学冬等具有强大粉丝群体明星出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总票房超过十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系列电影中的最高票房。电影《德鲁大叔》深谙粉丝经济之道,电影的核心主题——篮球,粉丝数量居于世界上所有运动项目粉丝数量的排名前列,并且有超高人气的欧文、奥尼尔、韦伯等众多体育篮球明星的强势加入,更是吸引了更多个人粉丝的关注,其中不乏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忠诚度的粉丝。

粉丝群体内部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之中,与偶像相关的内容是重要的交流重点。就像作为欧文的粉丝,知道他是作为力压库里、杜兰特等强将的优秀篮球选手之外,了解在影视领域内的表现和成就也是粉丝的必修课,并且这些认知也将会作为鉴定欧文粉丝忠诚度的重要内容。在这种粉丝身份的驱使之下,《德鲁大叔》自然而然地获得到了超高的关注度和评价,电影投资商将关注进行巧妙转化,实现了粉丝文化向粉丝经济的对接。

(二)IP作品电影化:想象空间的延续

纵观近几年的电影市场,IP电影这股强劲的力量异军突起,欧美市场的漫威系列电影赚足了票房和口碑,我国的《失恋33天》《小时代》《七月与安生》等由漫画、小说等IP作品改编的IP电影也是贡献了以亿计的票房。这种IP作品的电影改编不仅满足了大把粉丝对IP作品的影视化呈现期待,也为电影创作和商业变现带来了一条新思路。

一般来说,电影化的IP作品都具有较高的人气和比较稳定的粉丝群体,这种作品对于电影人来说具有不可抵挡的两大魅力,其一,高热度IP作品其内容本身的相关元素、情节、话语叙事等作品因素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才能够在作品圈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种经过作品市场考验之后的IP作品进行电影化之后的票房市场是具有极高的盈利现实性的。其二,IP作品自身已经积聚了一定的粉丝群体,粉丝群体的“圈地自萌”基于想象需求自发创造的如同人漫画、同人歌曲、同人段子等相关同人作品、周边作品等,具有很高的粉丝消费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同样适用于电影化之后的情况。在专业化的框架之下打造的电影产品无论是在情节打磨、画面呈现、后期制作等各方面会远高于粉丝群体内部自发生产的内容,这种优质内容自然很容易实现电影作品在粉丝群体中卖座。

电影《德鲁大叔》源于2012年欧文为百事可乐拍摄的《德鲁大叔》系列广告作品,此系列广告一经上映便引起了极大反响,欧文扮演的老大爷形象深入人心,也由此获得“Uncle-drew”的新称号。经过此番市场的检验和沉淀,电影投资商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对于“体育明星”“逆袭反转”“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等元素具有可观的接受度,通过电影翻拍从实现粉丝的想象空间处盈利。

以电影化的形式,将短短十几分钟的广告内容丰富为近两个小时的完整故事构建,充分延伸想象空间,并且融入了诸多其他的元素,比如友情、爱情、亲情、梦想、信念和未来等,将粉丝们的想象空间不断丰富、延伸为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完整故事,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体系,从而实现了粉丝想象空间的高品质满足和电影投资方通过想象空间盈利的双赢局面。

(三)电影自建逻辑框架下粉丝狂欢

在粉丝圈内部,会经常性出现狂欢盛景,就像巴赫金所描述的那样,在狂欢之中,所有僭越性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暂时性的表达和发泄,已确立的等级被片刻颠倒了,而被禁止的快乐被暂时地放纵。现实的条条框框,伦理道德标准等都被抛之脑后,现实意义被暂时性地遗忘,粉丝们沉浸在通过对偶像的调侃和自我嘲讽中获得的现实解脱快感之中,就像是身处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幻想乌托邦之中自我精神的释放。

在电影《德鲁大叔》中也是如此,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受到最大的非议就是来自一群六七十岁高龄的老人们,可以轻易跨越身体条件的束缚,轻易打败训练有素的年轻人,这种超现实逻辑的情节设置很难为粉丝群体外的其他观众所接受。但是粉丝群体却十分中意于建立在篮球文化基础之上的逻辑,没有现实的无力或者生理逻辑的束缚,年纪也不能作为限制强者对于其他人的碾压。如台词“篮球就像呼吸,一旦学成便不会再忘记”所说,粉丝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凌驾于具体的现实逻辑,是具有阿佛洛狄忒轮廓的精神图腾。粉丝在这个逻辑基础上完成粉丝文化的交流和探讨,也只有在这种理想化和虚拟的逻辑之下,才能通过粉丝文化中汲取帮助粉丝摆脱现实束缚的力量。

并且这种具有仪式性的狂欢行为,在自由开放的后现代主义为主的新媒体环境中,借助新媒介技术简单快速并且大范围地传播狂欢的氛围扩散出去。粉丝群体的各种元素也逐渐为其他群体所接受和应用,比如为偶像制作调侃表情包、自我调侃偶像黑料等行为也开始不仅限于粉丝圈内部,超越现实框架逻辑思维的狂欢形式,《德鲁大叔》中满足粉丝对于篮球的魔幻主义和完美主义期待的狂欢来自狂欢场,狂欢场也在影响着这一狂欢的特征和表现。

二、亚文化的内部认同

(一)亚文化符号精神认同

在亚文化中,身份认同是作为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性特征,是亚文化群体成员的自我表达与意识存在的认知基础。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说:“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主体问题,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定义和自我确认,一种有关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与追问。”在这基础之上,亚文化群体成员开始探讨亚文化的文化活动空间的范围与活动尺度,寻找身份构建的必需元素和建构路径。篮球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同样具备区别于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群体符号,“篮球”“AJ”“NBA”“全明星赛”等作为篮球文化的重要符号内容,团结、配合、坚持、活力等精神内核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团体打造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

电影《德鲁大叔》中全程贯穿并且展示了篮球文化这一重要的身份认同内容,打造了一个属于篮球粉丝的文化空间。如果你不是一个篮球迷的话,那么你很难理解“洛克公园”的意义、一个队员对于整个队伍的重要性、篮球与青少年时代交织的情谊等,这都是篮球亚文化内容中重要的符号和精神内核,这区别于其他的文化群体,建筑了一套属于篮球文化所特有的身份认同体系。

不同群体的差异能够带给群体成员自尊,这种自尊的维持主要来自积极获得社会对于该文化群体的认同。群体的身份认同实践不仅体现在建构自我身份和性别气质方面,还体现在社群成员通过文化资本生产在社会结构中建立的群体身份认同之上。在电影中各种特有的篮球亚文化元素,让篮球迷们感受到来自文化差异上的身份认同、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将带有篮球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内容的大众化传递,获取社会的支持和认同,维护亚文化群体成员自尊,并且新的亚文化群体成员也被准许进入,扩大亚文化群体规模和影响力。

(二)失败者的逆袭想象认同

粉丝群体在关注和不断靠近粉丝文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纠缠复杂的感情,这其中就包括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带有逃避和期待意味的心理投射。以电影为例,虽然电影中生活场景的描述和故事情节的设置和现实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别,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上的表现,在观看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角色当中去,通过感受角色的电影人生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满足精神转移需求。尤其是当电影中所描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个人的人生轨迹类似或者接近之际,这种代入感和投射意愿会愈发强烈,会迅速被唤起共鸣情绪和生活境遇的想象认同,把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投入到电影作品的主人公中去,希望在电影中能够实现自己对于残酷现实扭转的期待,实现逆袭。

《德鲁大叔》作为一部粉丝电影,在粉丝文化的表达上可以说是表现优异,在此基础之上与粉丝进行心理沟通的情感展现上也是可圈可点。主人公达克斯是一个爱情事业都遭受到了重创的失败者,在陪同德鲁大叔寻找昔日队友并答应比赛的过程中,突破童年阴影并走向成功,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设定,能够唤起观众对不公、对失去信念、对残酷命运充满愤怒和不满的共鸣情绪,将个人带入电影人设之中,在情节带动和情感驱动之下,深度吸引粉丝参与到故事的发展当中去。由德鲁大叔这一英雄带领走出迷雾的情节设定,填补现实生活在困境中渴求蜕变的缺口,满足被拯救的英雄主义期待,充分调动粉丝的想象认同,粉丝认可并坚信自己的人生也会朝着这条“逆袭”路发展。在主人公逆袭的这段过程之中将个人的不安与意难平情绪转化为自己人生逆袭的期待,从而完整地实现人生路径的想象认同与人生期待移情。

三、结 语

除了《德鲁大叔》之外,NBA球员跨界拍摄与篮球亚文化相关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极致乔丹》《篮球小皇帝》《单挑》《审判艾弗森》……多元的文化通过这种影视化呈现的方式打通了一条进入观众沟通粉丝群体的道路,这为粉丝群体的狂欢提供了一个场所,获得了来自这一亚文化群体成员内部的认同,让电影投资商们赚足了口碑和票房。但是过度透支粉丝群体和亚文化群体的营销可能获得短期的票房暴涨,缺乏深度和思想提炼的有“温度”电影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模式失灵的困境。多元的电影市场需要具有多元文化元素的电影,但是仅仅是文化多元并不能回应市场的所有要求,面对越发理性和健康化发展的电影市场,电影不仅要发现走向观众的道路,还要发掘真正走向观众心灵的道路。

猜你喜欢
德鲁亚文化大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失眠的熊大叔
小学生迪克比
嗨歌大叔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德鲁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