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杨 会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上海 20006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区别于出土文物的不可复制性,是根植于民间的优秀文化积淀,是承载民族文化符号的基因,而基因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要求是“活”的载体,构建和创新有利于非遗活态生存、传承的文化环境和路径,才能让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生活力。2016年,原文化部组织编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指南中的一个重要记录手段就是“影像记录”,在现阶段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对其保存、传承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总体来说,“非遗”文化和影像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影像媒介较为单一,在中国电影发展初期,电影制作与人才培养还没有进入专业化阶段之前,绝大部分的电影都以传统戏曲作为表现载体,中国最早拍摄的电影《定军山》就取材自《三国演义》,再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这些影像作品恰恰是现今的非遗戏曲题材,这说明运用影像方式记录表现“非遗”文化并不是新生事物。
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影像媒介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制作成本和商业回报等问题,专门针对非遗文化传承拍摄的影像作品数量远不及商业电影,但它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存在于影像作品中。1996年上映的电影《秦颂》,取材于秦王嬴政与高渐离的历史故事,影片大背景虽然是一部雄浑的政治寓言,但期间穿插的“琴以载道”“琴道精神”以及古琴的演奏方式都成为影片营造厚重历史感不可替代的非遗素材。
21世纪,我们步入信息化社会,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等媒体的出现,以影像作为载体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和传播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开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由吉林电视台出品的《戏梦关东》就是以传统非遗戏曲“二人转”为题材的纪录片,讲述了二人转这一古老、淳朴,来自关东故里的美好腔调和温暖感动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吸取了“莲花落”和东北秧歌的精华自成一格,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在老艺人们戏梦交织的悲欢记忆历程中,随着时间慢慢游移,最终成为关东戏曲的典型代表。影片依托老艺人的回忆之旅,探讨了古老年代里精神生活匮乏条件下,二人转对关东父老的精神慰藉。镜头自长白山脚下出发,穿梭于东北的城镇和乡野之间,摄制组通过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对老艺人们的表演技巧、二人转册子等做了真实性的记录,以他们的戏曲情怀和温暖记忆为叙事主线,略含淡淡忧伤的镜头似乎传达了在这个娱乐时代里传统戏曲的无奈。再如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作为近年来鲜有的聚焦“非遗文化”传承题材的电影作品,影片以憨厚父子拜师学艺路途上的对话为开篇,表达了对传统艺人的尊重与敬畏。村上人以能身后享受焦三爷的《百鸟朝凤》为荣,而唢呐艺人更是以其为最高目标。影片以唢呐艺人一生经历的学艺难、守艺更难为主线,通过对唢呐这一传统技艺师徒传承的全部历程的描绘,诠释了传统非遗匠人们守住文化灵魂的坚强决心。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已经开始具有的了生态文化属性,借用考古学中对文化的界定——同一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非遗文化是指与非遗本身相关的所有要素。以下将从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非遗创新三个非遗文化的最核心要素入手,对影像载体与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活化”,意为“激发”,指某一物质从其无活性状态转变为具有活性状态的过程。这里引用这一化学中常用的名词是指:通过影像载体记录和表现可以使“非遗”焕发生命力。2018年春节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着实让章丘铁锅“火”了一把,“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正是通过摄影机对章丘铁锅这一项传统手工艺的记录和表现,使广大的观众接收到了这一优质传统手工艺的信息,纪录片播出不久就出现订单暴涨、一锅难求的局面,观众正是通过这种影像记录和表现的方式,让默默无闻的章丘铁锅一夜成为“网红”。虽然目前章丘铁锅网红的热乎劲已经慢慢消退,消费者趋于理性,有报道称,章丘铁锅经历了四个月潮起潮落,“潮落”现象是正常的市场淘汰规律,是对滥竽充数的无良商家的重新洗牌,并不能否认影像载体犹如一支强心针注入了这一项非遗传统手工艺。由此可见,运用影像的方式可以全面、客观地记录非遗的各方面,同时影像可以对非遗起到更广泛的推广宣传作用,让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媒体影像与传统影像相比,其制作主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非遗类题材的影像作品大都是由实力雄厚的专业电视台来完成,例如《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而新媒体影像时代,先是一些互联网视频门户网站也加入进来。目前,自媒体也成为非遗题材影像作品制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例如目前知名度较高的自媒体“二更”,省级非遗传承人与“二更”自媒体平台合作,在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名为“扬州胭脂苏州化,常州梳篦第一家”的微纪录片,作品时长仅6分34秒,以常州梳篦传承人邢粮的陈述为主线,讲述了常州梳篦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等,在“二更”发布后点击量就达到了200多万人次。2016年暑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批硕士、博士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将他们“探宝之旅”与广大网友分享,引起社会对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广泛关注;2015年阿里巴巴(文化中国)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一场“网络红人向非遗传承人一对一拜师学艺”的同步直播吸引了百万网友的围观。
非遗活态传承除了要“活起来(活化)”还要“传下去”,即非遗技艺的“活学”。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采访中得知,目前较为困惑的是缺乏具有吃苦精神、能坐得住的传承人。年青一代的思想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远离了传统非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土壤,使得一些扎根于农村的传统手工艺和表演艺术面临“失传”的局面。一方面,大多数非遗的传承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师徒”制,师徒之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没有可供参考的文字或图纸资料,更别提演示视频资料,这也导致在传授过程中难免有错漏和遗失,一旦师父对徒弟的学习态度不满意,存有“留一手”的想法,则会有可能造成这一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的缺憾。另一方面,自然规律使得传承人的数量越来越少,同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有些传承人固守“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清规戒律,这一点在电影《霸王别姬》和《百鸟朝凤》中都有体现,这两项传统艺术在师承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就像《百鸟朝凤》所表现的那样,传承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才能真正学到“绝活”。新的传承人培养的速度不快,数量也不多,尤其是目前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如果能够说服传承人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展现他们的技艺,即使传承人随着年龄增长而仙逝,但手艺的精髓还能够通过影像记录、讲述的方式保存下来,可以解决非遗活态传承的一大难题:传承人的活态传承。
现阶段社会各界都处于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融合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往虚拟现实技术一直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但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中。中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孙勇团队设计制作了一款app,这是一款关于家具榫卯介绍的手机应用,整合了27中常用榫卯结构,从材料、工艺和结构方面对每一个连接结构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动画演示、交互操作、文字和图片介绍,通过动画演示和交互操作还原榫卯复杂的结构,是对所有展示资源的整合。这款app设计的思维为非遗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范本,较好的互动操作可以吸引观众沉浸精美绝伦的非遗技艺中。这款app上架不久便被苹果应用商店推荐,出现在了焦点图以及推荐首位的位置。
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非遗文化题材影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平台崛起,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迅速获得了社会尤其是年青一代的认可。随着移动互联网速度的提升,各种依托手机端的影像媒体应用,集合了数字视频、网络交互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影像作品的主角被社会所熟知,这类平台的特性恰恰适合了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中“活用”的发展要求。
网络视频app是近年来数字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创新发展出的一种微视频传播和展示平台。对于一个视频作品展示平台来说,能够让参与者高效率、低成本进行创作是提高其在互联网平台的热度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微视频为例,这种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今年9月,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河南赤壁与快手短视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鹤壁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一直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此次鹤壁选择快手作为推广宣传阵地,有报道称这是一次历史人文与数字媒体的完美“遇见”。由此可见,微视频并不是在新媒体兴起之后出现的,而是由于这一类型的视频作品更适应数字化、信息化媒介平台的传播而逐渐被社会大众认可。
通过影像载体和新媒体实现“非遗”的真正活态传承,以直观、开放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进非遗。与传统影像媒介相比,新媒体依托快速发展的移动终端和网络模式,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发布迅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优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只有及时抓住融媒体时代向智媒时代转变的有利时机,结合非遗文化自身的内涵和特质,游弋于各类新媒体影像形式中并找寻最恰当的契机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激发自身在智媒时代下活态传播的影响力。
作为民族文化的基因符号,非遗已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非遗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大背景下,借助影像载体对非遗文化进行活态传承,可以更为全面和直观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感受非遗的迷人魅力;可以让非遗技艺真正走进现代生活,让非遗在现代审美中焕发新的光彩;可以让非遗传承人脱离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观众可以通过影像作品感受匠人及其技艺生活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