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者心辩

2019-11-15 08:17人民日报评论部
老年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墨家从政管子

人民日报评论部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老实人会吃亏吗?习近平同志的答案是否定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习近平同志认为,不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能会捞到一时的便宜,但最终是要碰壁吃亏的。但如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最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肯定。这也决定了,干事创业时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也不会“吃哑巴亏”。你做了多少、干了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诚实”,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修养之一。在《从政杂谈》中,除了“诚实”,习近平同志还提出领导者需要有党性观念、需要有度量、需要有气节、需要有气魄。而这些修养,必须靠实践的积累、升华,是实践必然的结果。

原典: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惰),反其路者也。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墨子·修身》

释义:

上面这段话出自《墨子·修身》。与先秦儒家一样,修身也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重视实践、反省等修养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影响。墨家的修身观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修身的原则是固本为先,务末次之。固本为先,即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则切中要害,事半功倍;舍本逐末,流于形式,则偏离修身的根本目的。所以墨子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具有大智慧的人,内心清楚却不多说,努力做事却不自夸以此就可以名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清楚明白。“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没有智慧就不能明察,再加上自身的懈怠,想成功却只会背道而驰。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解读:

“静”的反面是焦虑,“安”的反面是躁动,古人说“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领导干部的浮躁,表面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实则是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热衷于大拆大建,沉迷于形象工程,轰轰烈烈的剪彩换来的却是半途而废的“烂尾楼”。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说到底,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还是因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正确,一心想着仕途升迁,罔顾群众利益,如何静心谋划长远?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才能静心思考,冷静处世,砥砺意志。

原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这段话出自《大学》首章,记录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行过程:止—定—静—安—虑—得。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目标所在,这样才能志向坚定。止:目标。朱熹《大学章句》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静:静心。朱熹释为:“静,谓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安:随处而安稳。朱熹释为:“安,谓所处而安。”“安而后能虑”,心安才能够思虑周详。虑:思考精审。朱熹释为:“虑,谓处事精详。”“虑而后能得”,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得:收获。朱熹释为:“得,谓得其所止。”“得其所止”,即实现目标。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北大、在民族小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上海考察工作,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而治国需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同志引用《管子》中的这两句话,就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天,我们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为改革发展划定了价值的航标,正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维”,是亿万人民的“价值公约数”。

原典: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四维》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国颂》

释义:

“四维”说出自《管子》一书。《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日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国颂》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归纳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展开,推行。意思是,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国之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会倾侧;缺了两维,国家就会危殆;缺了三维,国家就会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指上下有节;有礼,就不会超越节度。“义”指合宜恰当的行事标准;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廉”指廉洁方正;有廉,就不会掩饰恶行。“耻”指知耻之心;有耻,就不会同流合污。因此,治国用此四维,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无巧诈、行为端正、邪事不生,于是国可守而民可治。

猜你喜欢
墨家从政管子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从政德为本
《管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
轻易不从政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