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内涵

2019-11-15 08:03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威利琳达推销员

■葛 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探讨了美国的社会问题以及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问题,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悲剧作品,其塑造的威利·洛曼并不是古典式的传统悲剧人物——他没有高贵的出身和斐然的名声,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公民。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依次解读,可以发现威利这一人物的形象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及其丰富而深刻的的悲剧内涵,是“美国梦”欺骗性的真实写照。

一、一个自我价值迷失者的悲剧

酿成威利自我迷失的首要因素,是他没有看透“美国梦”的欺骗性。威利是“美国梦”虔诚的信仰者,他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发财,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但是现实与威利的期望相差甚远,信奉“美国梦”的威利从来都不愿意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不仅善于自我欺骗,更习惯了自我欺骗,其后果是,久而久之威利就在幻想和现实之中迷失了自我。

威利的价值取向导致他幻想自己能够像哥哥本和老推销员辛格曼那样获得巨大成功,而现实的失意,让威利陷入与哥哥本进行对话的梦幻般回忆之中,想象性地求教哥哥本成功的秘诀。威利梦想着留在大都市里,从自己的推销员业务中开采出属于自己的“钻石矿”来:成为辛格曼那样的推销员,生前取得巨大的业绩,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和尊敬,八十多岁时仍然可以在许多州推销产品,而且只需要在旅馆里打几个电话,客户就会亲自找上门来;死后人们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和追悼仪式,缅怀他的业绩神话和高尚品行。哥哥本和老推销员辛格曼表面上是威利的偶像,实质是威利梦幻中的另一个自我,是威利迷失自我的具体体现。

酿成威利自我迷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想得到的太多。过高的期望值使得威利无法克服现实给他带来的强烈失落感,陷入困境的威利不得不用幻想来麻痹和安慰自己。幻想对于威利来说犹如令人沉沦和上瘾的毒品,由于现实生活的状况并没有因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而得到明显改善,威利一次又一次通过幻想来缓解现实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在威利的幻想中,他是个“讨人喜欢”“人缘好”的推销员,他幻想自己去做推销业务时受到了客户的欢迎,也幻想自己做推销员赚回来的钱足以支付妻子计算出来的生活支出。他崇敬老推销员辛格曼,于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辛格曼那样成功的人物,他甚至提起自己将来的葬礼就神采飞扬,幻想自己葬礼上的空前盛况也能给他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干劲。可见,威利并不是一个没有理想和没有价值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有着强烈的理想和抱负。如果他安于平庸的一生,他也可以活得很长久而不是走向了自杀的结局。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会懂得成功和失败的区别,他们在哪儿都能过的心安理得。但是威利做不到这样,他对成功、对名望、对儿子的前途等等都十分在乎。他追求着“美国梦”的实现,但是他不明白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这也正是《推销员之死》通过塑造威利这个人物想要让人们思考的问题:生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二、一个家庭顶梁柱角色扭曲的悲剧

长子比夫曾在激动的情绪下揭露了他们一家人畸形的相处模式:“在这个家里我们没说过十分钟实话。”这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悲剧命运早已注定。威利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两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既是妻子琳达的丈夫,又是两个孩子比夫和哈皮的父亲,由此可见,威利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一直努力地想要做好这个角色,但是结果依然是悲剧性的。

作为丈夫,威利与妻子琳达或许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威利的内心世界和痛苦并没有被琳达所理解,甚至可以说威利的悲剧与他的妻子琳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琳达一直在纵容和鼓励威利做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梦。在剧中我们不难看出,威利作为一个家庭顶梁柱,是很有担当的,他一直在尽自己所能想要满足家人们的期待,他想要成为家人有力的依靠,做一个让家人满意的一家之主,所以妻子琳达对他的期待和看法对他来说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恰恰是琳达在与威利缺失心灵理解和沟通的情况下对威利提出的那些期待和不适时宜的安慰,令威利在痛苦的深渊反复挣扎却始终无法挣脱。例如琳达在威利面前一笔笔理清家里每个月所需的各项支出,总共大概是一百多元,但是威利最多也只能挣回七十美元;琳达明明知道这样入不敷出的情况已是常态,却还是鼓励威利说下个星期一定能挣的更多;当威利开始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状况是一无所有并开始对这一切产生怀疑时,琳达却又提起老推销员辛格曼的成功经历,让威利不甘心于就此放弃。在威利刚刚有觉醒的迹象时,总是琳达三言两语就又将他推回到梦中,令他无法自拔,使他不愿继续觉醒也不能继续觉醒。如果琳达不是一个目光只局限在小家庭里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家庭主妇,如果她能够少一些对丈夫的盲目崇拜,没有在无形中带给足以令威利窒息的压力,如果她能推心置腹地与威利交流思想,或许她就能及时把威利从梦幻中唤醒,威利的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了。但是没有如果,琳达并不理解这些,在威利死后她说:“我真不明白……三十五年来我们第一次自由了,我们不欠人家钱了……”又说:“你干吗要那样做?我绞尽了脑汁也弄不明白。威利,今天我们把最后的一次房租付清了,我们自由了,我们不欠别人什么了……”琳达是一个体贴、善良、温顺的家庭主妇,但却并不是一个好妻子,威利的矛盾和痛苦琳达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威利回到家后的状态依然是压抑的,于是威利逐渐思想混乱,每天自言自语,在痛苦中陷得愈来愈深,最后终于走上绝路。

作为父亲,威利和美国千千万万的父亲乃至世界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他希望能得到孩子们的崇拜和爱戴,他也盼望着他的孩子们能够成功和成才。但是威利对儿子们的教育方式和他与儿子们的相处模式就注定了他要失望,对儿子们错误的疼爱和教育方式也是造成威利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威利自杀的悲剧正是他对比夫偏执的、错误的爱所导致的,也可以说是一位父亲长期进行不当的教育方式而酿成的悲剧。威利信仰“美国梦”,长子比夫是他最爱的儿子,威利对比夫寄予厚望,他向比夫灌输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年少时风华正茂的比夫在威利眼中俨然成为了“美国梦”的化身,即使是比夫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也被威利颠倒是非地美化成是比夫的魅力体现,这种自欺欺人的教育方式让比夫失去了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除此之外,威利的出轨彻底让比夫心中崇敬的父亲形象倒塌了,比夫的人生由此发生转折,威利内心一直为自己的过失而感到愧疚和煎熬。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为了获得比夫的原谅,也是为了争取一线让自己的“美国梦”在比夫身上实现的可能,威利最终选择撞车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曾有评价说威利的自杀“并不完全是由于绝望,而是出于爱,一个父亲的爱”。威利这种牺牲自我的父爱固然沉重如山,但是回味过后就会发现威利向比夫表达的这最后一次父爱依然是畸形而病态的——父亲用生命作代价为儿子骗来两万块钱作为创业基金,儿子用这笔钱时内心会是何感受?儿子如果用了这笔钱,成功了内心会是何感受?没有成功又会是何感受呢?这种意味深长的结局却也使得威利身上所表现出的悲剧性更加深刻,一个家庭顶梁柱角色扭曲得无以复加。

三、一个底层普通人梦想破灭的悲剧

威利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打动广大观众,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的悲剧,并且通过这个普通人的悲剧又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悲剧。威利的形象与现实中多数普通美国人是一样的。

一方面,威利像多数普通美国人一样,是一个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人。他拥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在日复一日的的社会生活中尽力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他是商业社会中的一名推销员,同时也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作为丈夫和父亲而存在着。威利有着自己的尊严和荣誉感,他有着事业心和进取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产阶级朴素的做派和优良的美德。虽然威利一直都处于一种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职业的追求、对家庭的责任和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威利已经年老体衰,但依然坚持着驾车去“跑码头”推销货物,他始终希望自己也能够创造像老推销员辛格曼的业绩神话;家里的生活支出是全部依靠威利的工作收入来支付的,当威利推销不出商品失去了收入时,他并不愿意直接向妻子说出自己失去了收入的事实,而是选择向邻居查利借钱并谎称是自己取得的收入。

另一方面,威利具有一位普通美国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美国是一个以梦想而自豪的国家,威利是“美国梦”坚定而虔诚的信仰者,他一生的意义就在于对成功的不断追逐,他渴望也坚信着自己能通过努力在都市丛林里发现属于自己的“钻石矿”,从而像哥哥本一样拥有财富、获得成功;威利在的儿子身上同样倾注了梦想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但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几十年推销员生涯的辛劳没有让威利的梦想得到实现、生活得到改善,在他年老时甚至还要应对失业的窘境。威利在舞台上时的形象是疲惫而焦虑的,用剧中的话来说,年老的威利成了橘子吃完后被扔掉的“橘子皮”。“悲剧是社会生活中悲剧现象的艺术反映,是作家从悲剧冲突中表现主人公的苦难或死亡,以显示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美学评价。”威利的悲剧有着明显的社会原因,是美国社会不合理的劳资关系和“美国梦”华美外衣下掩盖的残酷商业丛林法则造成的悲剧。

概而言之,威利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在悲剧中揭示出来的正是人类高尚的精神。人在观看痛苦中获得快感,是因为他同情受苦人。”威利这个人物复杂而深刻的悲剧形象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引导我们对人生的价值、家庭的意义和社会的前途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使我们的境界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猜你喜欢
威利琳达推销员
冬天的虫子去哪儿了
威 威利 温基
是谁破坏了环境?
梦想家威利
六六律
破解湖畔“密”语
威力和他的自行车
推销妙招
胆小鬼威利
推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