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意大利有迷人的歌剧,俄罗斯有浪漫的芭蕾;在中国,安徽有赏心悦目黄梅戏,陕西有高亢激越的秦腔,浙江则诞生了美丽的越剧,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都有属于那块土地特有的文化。那我们苏州有什么呢?都说评弹、昆曲、苏剧是“苏州三朵花”,这其中的苏州评弹则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作为一名评弹演员这也是一直以来让我觉得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
苏州评弹在长期的艺术竞争中诞生了蒋、严、张、杨、陈、俞、丽;沈、薛、琴、姚、徐、翔、祁,王月香、薛小飞等诸多的流派唱腔。这些流派唱腔各炫其彩,有的婉转曲折、余音袅袅,有的哀怨缠绵、如泣如诉,有的刚柔相济、清脆嘹亮,有的苍凉遒劲、跌宕起伏,有的稳健舒展、飘逸潇洒,有的朴实幽默,有的变幻迷离,有的清雅,有的挺拔,有的婉约,有的甜美,有的含蓄,有的激扬……拥有如此多样的流派唱腔,具有如此丰富的音乐性,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曲种中,苏州评弹可谓独树一帜,是当之无愧中国最美的声音。
有历史记载的苏州评弹长篇书目有上百部,流传至今仍经常演出的也还有几十部,近年来还创作了不少中短篇。这些书目展现的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从古到今的生活风貌、以及世间的人情、人性和人心。无论《三笑》的才子风流,《玉蜻蜓》的悲喜人生,《珍珠塔》的世态炎凉,还是《杨乃武》的官场黑幕,《三国》的叱咤风云,《英烈》的英雄气概,无一不体现着深厚悠长的苏州历史文化底蕴,假如苏州没有评弹,苏州的传统文化就没有如此鲜活声色的传承与呈现。
但传统的文化如何能在当下保持住生命力?我觉得这是我们该思考的。
首先我觉得它需要年轻化,它需要不同的演绎。传统的经典长篇,如果去书场演出,生意我想肯定不及新编书目。当然这和书目的好坏绝对是两回事,我一直认为经典永远是经典,《玉蜻蜓》《珍珠塔》……我想现在还没有一本书目可以超越那些传统经典。那为什么在观众的反响度,书场上的生意上往往会不及新书目呢?第一个是书目太熟了,你还没说下句,观众都能接着你的话来说了。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书场里的观众不同了。我们总说要与时俱进,评弹表演何尝不需要与时俱进。观众希望听到的是新鲜的东西,是触手可及,感同身受的东西。所以这就需要丰富曲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曲艺事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曲艺作品。而曲艺作品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曲艺作品的形式上。只有不断创新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我对一档电视节目印象很深,那就是《奇葩来了》。而节目中的李林也是我非常欣赏的。节目中他有讲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曹操和师勖的,当时李林是这么形容曹操酒后诗兴大发的内心戏的:“我,棒棒哒,哈哈哈哈哈哈哈!”现在的观众在偶尔听到这么一句话肯定是会有共鸣有反映的。把这么现代的网络的词语穿插在课程或故事里,什么萌萌哒棒棒哒。我在想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历史课,要是在历史课上能听到老师说出这些词我定是立马就来精神了,绝不会在课上犯困。为什么?因为这些词和传统的东西,和历史的故事形成了一个反差,反差带来新意,观众都喜欢新鲜。能用新词来讲老故事,那就是厉害。现在有很多人也都有听过《百家讲坛》,包括我自己,空时也经常会听。我最喜欢听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赵玉平老师的东西。比如听他讲述《水浒智慧》。赵老师的讲述很生动,生动到听他讲完,那些话语,事例我依然记忆犹新,并且每一期我都能要做个听书笔记。他不是说桌子一拍,今天我给你们说说梁山头领那些事,完了。就这么刻板地说,吸引不了人。他会把现实中离你最贴近的生活故事套到某个人物身上,套到他要叙说的故事里。比如其中一期说宋江懂得迎来送往,知道迎要迎得快,送要送的慢。宋江在给武松送行时,看到小酒店便进去说要请武松喝酒。在说到这儿时,赵老师就扯出去说起了心理学:他说心理学研究,拉近人距离最简单有效的便是请他吃东西,因为离人心最近的便是胃,不能满足他的心,便满足他的胃……在现如今这个提起吃便是能引起共鸣的时代啊。所以听得不禁就入了神。而当在观众听的引起共鸣后,赵老师立马又再回到原故事里。这就类似说书里,你必须插噱头,就这么直白说,观众怎会要听。
再次说回到李林,李林讲故事时的形体表情之类的表演非常丰富,他的表演较为夸张,在曹操和师勖哪一段儿故事里,曹操醒来是用这样的口气问:“啥玩意儿啊?我杀人了?!我怎么不知道呢?!”可李林就是这么演的。其实那些文化故事本身是一盘菜的原料,而语言和演绎就是调味料,它可以让这些原料的好更突出。
而我们评弹表演,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年轻的观众来到剧院,书场听书。听到身边太多的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听不懂。”同是苏州人,说的苏州话,为何会说听不懂,我想只是因为没有抓住能让他们感兴趣的点。如果像前面提到的类似表演形式,年轻观众肯定会感兴趣。所以大家经常会说评弹要创新,从书目上,还是从表演形式上。半桌高椅子,长衫旗袍,琵琶三弦,折扇手帕。这些我觉得不能丢,但是其它形式上的改变是未尝不可一试的。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新创中篇。曾有老听众说,中篇是酒,好中篇是美酒,是丰富文化生活的美酒,长篇是饭,是每天都要享用的“食粮”。
除了舞台上演员表演的创新之外,剧本的创作也很重要。我觉得曲艺的创作和发展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曲艺的创作和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大家的生活。在创作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作品的创作。并且必须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如果曲艺创作脱离了实际,那作品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特别想提一个评弹的作品,中篇弹词《欢喜冤家》,这部中篇是由苏州市评弹团的评弹才女吴静老师编写的。讲述的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香园小区,内容环绕着发生在动迁社区内养鸡、绿化内种菜、乱晒被子、群租群居、偷水偷电等不良现象,靠社区领导的智慧如何去化解矛盾、改善环境的故事。从点滴小事反映出村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文明程度的提高,从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吴老师她也是以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为背景来创作。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社区里边大家都能够看的见。其实熟悉吴老师作品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发现,吴静老师写作风格是属于写轻喜剧,闹剧那一类比较多。因为吴老师一直认为在台上说书首先要观众开心,观众开心了她自己也会开心,所以她写的作品就会比较轻松,而且是很接底地气。《欢喜冤家》这部中篇在苏州很多社区里全演过,反响很热烈,台下观众一边听一边都会发自内心的笑。台上的表演,都是他们生活当中所看的到的。因为书目非常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听众,是“寓教于乐”的好书目。作品中讲述的是凡人凡事,但实实在在地讲出了做人之道,做事之道,给人亲切和真实感,从而使人们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作品所要传递的一切正能量。她的效果远比抽象、高调、空洞的所谓思想教育不知要好多少倍。而对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非听下去不可;故事情节和评弹唱腔的匹配也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最好的是剧中人物土根在抒发自己真情时的大段“唱腔”,把土根的心情抒发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还有就是人情味十分浓,时代气息十分浓。因此这部中篇弹词《欢喜冤家》也得了很多奖。
作为一名评弹演员我很期待自己能够把握住每一个角色的内在,而这些内在就是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演的技巧去完成的一件事情,以我现在的个人经历来讲,还不够资格去高谈阔论如何表演,只是单纯地讲述一些自己的观点,在表演的过程中关于个人感受和磨练角色的一些感觉,也期待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得到有所成长。
评弹是古代的也是当代的,评弹艺术是有古典特色,评弹艺术也是能容纳现代元素,愿评弹艺术永远是苏州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