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抗日的青年将领庞泰峰

2019-11-14 01:34张恺新
侨园 2019年8期
关键词:一师吉林抗日

张恺新

2015年8月,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庞泰峰名列其中。作为在全面抗战初期抗日殉国的国民党军队将领,庞泰峰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抗击外侮的战斗中,阵亡时年仅32岁。

庞泰峰的抗日经历,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了。他追随冯占海将军参加了吉林抗日义勇军斗争,不满30岁就成为将军,先后转战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等省,最终牺牲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永定河之战中。六年多的抗战经历,将庞泰峰从一名普通的参谋人员磨炼成身经大小战斗数十次的抗日将领。

庞泰峰,字岳东,辽宁省抚顺县(今属抚顺市)人,1905年生。庞泰峰少年时代就树立从军报国之志,成年后投效奉系军队,被分配到奉系将领张作相部,后毕业于吉林军官教练处。1928年东北易帜后,庞泰峰担任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上尉参谋,卫队团上校团长是张作相的外甥、东北讲武堂第三期毕业的冯占海。

庞泰峰所在的卫队团名义上是一个团,但编制比较庞大,下辖3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和迫击炮、重机枪、通信等各1个连,实际兵力相当于两个团的规模。作为参谋人员,庞泰峰恪尽职守,深得团长冯占海信任和赏识。在冯占海身边工作,庞泰峰深切感受到冯团长的爱国气节和严格治军的作风。冯占海担任团长后,一改所部的风纪,严禁官兵吸毒、赌博、嫖妓,注重加强军事训练,还向官兵传授新的军事思想。庞泰峰对冯占海常讲的“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等理念深感赞同。经过冯占海的整顿治理,东北军吉林卫队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變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张作相因在锦州家中为父亲治丧,未能回到吉林。主持吉林省军政事务的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是爱新觉罗皇族后代,他早有投靠日本复辟的野心,加之他与进攻长春的日军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是师生关系,遂暗中做好了降日准备。熙洽于9月20日命令驻吉林省城的东北军部队一律撤出城外,听候军令,不得擅自行动。冯占海觉得熙洽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但当时还不能识破熙洽的投敌企图,遂执行熙洽命令,率卫队团大部撤离吉林省城吉林市,开往永吉县官马山防地。庞泰峰随卫队团一起撤出省城,但他建议冯占海对熙洽多有提防。几天后的9月25日,熙洽果然公开降日,出任日本操控下的伪吉林省长官公署长官。

熙洽公然投敌的消息传到官马山,卫队团官兵义愤填膺。庞泰峰得知自己的老师、吉林军官教练处总办齐知政也随熙洽当了汉奸,对这些卖国投敌的行径感到厌恶。不久,卫队团三千余名官兵在冯占海率领下宣布与熙洽决裂,抗日讨逆,进入舒兰县境内。庞泰峰随冯占海进至舒兰后,冯部收编了当地宫长海、姚秉乾等绿林武装一道抗日。11月12日,吉林省临时政府于宾县成立,冯占海被任命为吉林省省会警备司令兼新编第一旅旅长,庞泰峰被破格提升为新编第一旅参谋处中校处长。短短一个多月,冯占海部抗日义勇军就发展到2万余人。

由于伪军的疯狂进攻,冯占海率部撤离舒兰,转战五常、阿城一带。1月中旬,在拉林仓战斗中,冯部面对日军长谷联队的进攻,奋力苦战。尔后,冯占海与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步兵第二十四旅旅长李杜所部联合抗日,参加了著名的哈尔滨保卫战,在战斗打响前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各部抗日武装组成吉林自卫军,公推李杜为吉林自卫军司令,冯占海为吉林自卫军副司令兼右路指挥,仍为吉林警备军司令。哈尔滨保卫战期间,庞泰峰尽心竭力处理冯占海部吉林警备军司令部的日常事务,该部担任东线的作战任务,即从哈尔滨市出发,经阿城、五常,佯攻吉林市,以牵制伪军于琛澄部兵力。此后,庞泰峰随冯占海继续转战吉林各地。1932年6月,冯占海所部发展到3万余众,为壮大声势,冯占海将所部义勇军改称吉林救国军,冯任中将总司令,庞泰峰被提升为吉林救国军参谋处少将处长,这一年庞泰峰年仅27岁,是名副其实的义勇军青年将领。

在半年多的作战中,冯占海部屡次与日伪军交战,收复过方正、依兰等县城,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冯占海成为闻名全国的抗日名将。1932年7月4日,冯占海部收复五常县城,而后攻下舒兰,至8月份所部发展到二十二个旅四个支队,号称10万之众。庞泰峰作为冯占海麾下青年将领,不仅智勇双全,而且抗日意志坚决,当时,有关内的报社记者到吉林救国军采访,为冯占海、庞泰峰等将领拍摄了照片,除了在国内报刊上刊登外,还被收入1933年在上海出版的《东北沦陷与抵抗》一书中。

1932年9月,庞泰峰作为吉林救国军参谋处长,参与了救国军围攻吉林省城战斗的指挥,此战是冯占海部吉林救国军组建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共动用兵力13万人,兵分5路。庞泰峰有效行使职权,将救国军司令部的文电机要等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还积极为冯占海出谋划策。围攻吉林省城战斗持续半个多月,虽然未能收复吉林市,但起到了震慑、牵制日军的作用,声援了在黑龙江省抗日的马占山部义勇军。

1932年10月,庞泰峰随吉林救国军主力长途转战至热河省建平县暂驻。1933年1月,张学良呈请国民政府将冯占海部吉林救国军改编为陆军第六十三军,在保存下来的档案资料中可见,庞泰峰任第六十三军参谋处少将处长,是六十三军这支由抗日义勇军改编的国民党军队的中坚力量之一。

1933年2月热河抗战爆发后,庞泰峰随所部守卫赤峰,在与敌交战中,六十三军有所伤亡。尔后,冯占海率部响应冯玉祥将军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委任为抗日同盟军第四路总指挥,但所部因为何应钦等人干扰,没有实际参加察哈尔抗战。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为瓦解东北抗日义勇军,令冯占海部整编并奉调南下,先后调至察哈尔省怀来县和河北省蔚县、高邑县驻防,庞泰峰始终追随冯占海左右,并协助冯军长组织了第六十三军军官教育团,训练所部军事骨干,以备将来抗战之需。在高邑期间,庞泰峰建议冯占海大力练兵,被采纳后取得很好的成效。

1936年4月,冯占海为应对中央军嫡系对所部的渗透,以兵员不足为由,报请军委会取消了第六十三军的番号,所部保留第九十一师的建制,隶属万福麟部第五十三军,冯占海任第九十一师中将师长,庞泰峰改任第九十一师副官处长兼第二七二旅副旅长。至1936年底,庞泰峰已经离开东北四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抗日复土之志愈加坚定,期盼着全国抗战局面早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7月中旬,庞泰峰随所部第九十一师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命令,以强行军的速度,从高邑附近各县出发,开抵保定,随后分别到达永清、固安等县,沿永定河南岸布防。此时,庞泰峰身兼双职,他既是冯占海的副官处长,又是第九十一师主力第二七二旅副旅长。根据统一部署,第九十一师担任固安县城及其以北沿河岸大约3华里地区的防守任务,这一带是永定河中游,水浅流缓,是日军强渡永定河重点突破的目标,冯占海与第二七二旅旅长赵文质、副旅长庞泰峰等商议,以平日训练成绩最好的第二七二旅五四四团担任河岸防守主力,以该旅五四三团为预备队,8月10日前,各部已分别进入防御阵地。9月初,庞泰峰陪同冯占海将军到第五四四团视察河岸布防情况,冯占海看后赞扬该团备战很有成绩,同时建议把团部所在地陈家庄的围墙再进行整修。

9月14日,日军以第六、第十四、第二十师团等三个师团兵力发起进攻,企图先攻占永定河北岸的南各庄阵地,然后强渡永定河。冯占海将军率第九十一师与第五十三军其他两师密切配合作战。14日深夜,日军一个联队开始偷渡,庞泰峰任旅长的第二七二旅五四四团立即开火,顿时,沿河两岸枪炮声大作,日军几次强渡,均未得逞。9月15日,由于日军出动飞机对固安县城轰炸,坚守该城的第五四五团难堪重负,最终以全团伤亡官兵600余人的代价,被迫奉命从固安撤离。

9月28日晚,冯占海部第九十一师在南下转战至隆平、尧山途中,师部机关和骑兵团在大雨滂沱中落在大部队后面,日军一部突然尾追过来,旋即发生遭遇战。骑兵团团长冯雨田率部拼死抵抗,掩护师部转移,在这次遭遇战中,冯占海和师部直属机关数十人冲出敌围。战斗中,身为师部少将副官长兼第二七二旅副旅长的庞泰峰为掩护冯师长,主动要求断后,在与日军激战中,庞泰峰将军和骑兵团连长刘庆雨等官兵不幸阵亡。

冯占海将军突围后,得知庞泰峰不幸殉国的消息异常悲痛,并表示一定要抗日到底,告慰庞泰峰英灵。青山埋忠骨,庞泰峰将军的英名和抗日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猜你喜欢
一师吉林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我的自然笔记(二)
吉林冬季之旅
更正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