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衣贼”牛郎重回小学课本遭质疑

2019-11-14 2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猥琐牛郎牛郎织女

2019年8月7日七夕节,一篇名为“那个偷窥沐浴、偷拿衣服的猥琐牛郎,又回到了语文教科书”的文章火了。文章表示,在2019年5月第一版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中,牛郎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走她的衣服,借机搭讪博取好感,“看似浪漫的爱情神话,实则猥琐至极”。

此事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部分网友觉得,这个故事的确不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已不适合出现在小学课本中;而另一部分网友觉得,这个故事本身歌颂了牛郎织女冲破束缚、追求真爱,不用在细节上过分解读。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回应称:“这是叶圣陶先生改编的民间故事,不要把很多猥琐的东西转嫁到美好的爱情故事上。”

多维解读

教材中的牛郎不宜再“偷衣”

虽然说牛郎织女是年代久远的民间传说,但其实,“偷衣贼”牛郎的版本流传得并不久。直到清代末年,牛郎与织女还是一对“神仙眷侣”,两人是各司其职的天神,因为犯了天规,才会遭到一年相会一次的惩罚,根本没有牛郎举止轻浮、行为不检的情节。而不道德的牛郎,最早见于民国时期的京剧《天河配》,当时是为了增加戏剧性,才改编了民间传说。由于戏剧版本传播得更为广泛,所以,20世纪50年代,这个版本就被直接写进了语文教科书,并且一用就是近50年。直到2001年,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七册终于将相关情节删除,改为牛郎去到树林,发现包括织女在内的众仙女在湖边嬉戏。谁曾想,如今它居然又回来了。

为了吸引观众、制造卖点,民间戏曲有时可能会编出一些庸俗的桥段。这样的故事,如果只是在坊间流传,本来也无伤大雅。只是,若是把它们作为“经典文化”写进教材,就少不了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把民间传说写进教材,是看中了传说教化育人的作用,需要的是传说中的闪光点。而现在的教材里,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精华糟粕一把抓”,没有对情节进行价值辨析,还因为它披着“经典传统文化”的外衣,教材编修的时候,也没有进行修改,就默认正确,直接印上去。其实,有不少传统文化都在时间的流转中,被风蚀了原貌,所以,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适当地修补,随着时代做一些更替,也很有必要。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辩证的态度和辨析的能力。懂得取舍,分辨真伪,守住精华,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传承经典。

质疑是为改善故事而不为摈弃故事

判断质疑有没有价值,要先看故事情节本身是何种价值导向。神话故事也好,寓言故事也好,我们判断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有益于当下。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对隐私和安全极度关注。牛郎在与织女相识之前,就偷窥沐浴、偷拿衣服,别说是现在的公序良俗,就是法律法规,都不允许吧?所以,这样的情节成为教材的一部分,确实显得思虑不周。

教材是什么?那是典范中的典范,必须是精益求精的文本。毫無疑问,我们要的肯定是那个最有益于孩子教育的版本。教材是人编的,是人编的就可能出错,就可能存在逻辑漏洞和情节的不合理之处。我们不能因为其是名人编撰的,就不再对其进行修正完善。有人说,质疑这段情节是想太多,这其实有点低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如果有小朋友拿着课本问家长:“为什么牛郎就可以偷看别人洗澡、偷拿衣服,我不可以?”家长该如何回答?

回到故事本身,“偷拿衣服”也只是为了推动主要情节的一个铺垫设计,属于细枝末节。故事的核心,依然是美好的爱情故事,是对婚姻自由和真爱至上的积极宣传,是对强权的不屈和反抗,这些美好的品质或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吸收的东西。无论是传说故事,还是传统节日,都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和时代价值观扣合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到现在仍然为时代所用,正是因为其故事的核心价值依旧不过时。至于细节,我们当然希望能更完善。

猜你喜欢
猥琐牛郎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牛郎织女
对一个小土丘的痴望
牛郎织女渡鹊桥
情敌
原因何在
牛郎和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