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屋 编辑/吴钰 设计/庞婕
如今,接近一半的都市家庭雇佣保姆,这是刚需。但频繁更换保姆却是目前家政市场的突出现象。2年,15个!3年,17个!这分别是北京两个家庭更换保姆的频次。换得如此之勤,明摆着,关系太难处。
每一个雇主家庭,说起来都带着被“无良保姆”欺负的愤怒和无奈。雇主对保姆的指控,通常包括:
懒惰,不勤快;没有卫生习惯;做饭差;不会带孩子;撒谎欺骗——这一条有很多雇主吐槽。
还有一条是让雇主们特别不舒服的——保姆往家带陌生人。最让一个雇主气愤的是:她请过的一个保姆与楼下的保安搞婚外情,孩子也生了,而发生关系就是在自己家!
还有相对个案的:住家保姆给孩子喂安眠药;住家阿姨手脚不干净……
而那些分散在都市家庭里的大量保姆,就像粗砺的盐巴一样一粒粒散落在大都市中。她们通常来自乡村,背后是故乡留守的孩子,小学或初中毕业……
对她们而言,城市是如此不同,繁华和物质感,更衬托出她们的处境。
她们没有使用餐巾的习惯、没有用过浴盆……她们的生活里,可能也从来没有“界线”这个概念,“沟通”也是生僻词。即使经过家政公司培训,那也是草草了事。
不管她们从哪里来,注定将以一种特殊的身份介入这个家庭的生活,因为她的到来互动出更复杂的家庭关系。
这不单纯是一份工作,她的眼睛能够看到这个家庭最不为外人所知的一面,隐私、矛盾,很可能,她也会制造新的家庭矛盾,甚至形成新的关系投射。
而雇主们,可能也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保姆进入自己的家庭,将要带来什么。某种程度上,这是城市与乡村的直接对峙,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直接碰撞,而差异如此巨大。
雇主与保姆的关系,确实很像婆媳关系:一种挑剔与被挑剔、宽容度很低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曲秀红说:“几乎每个保姆在雇主家里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虽然家政也是一项工作,但那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她没有团队,没有交流,由家政工作中没有得到附加值。”
保姆独自在战斗。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住家保姆造成的情绪冲击,也是很多雇主没有意识到的。有时候,这种心理落差还埋藏着危险的种子。
纯粹的家政,稍稍培训一下,水平很容易提高,但很多雇主最看重的,是保姆看护孩子的工作。
雇主对此有着无意识的极高要求:能够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能够与孩子有好的情绪情感互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有的雇主甚至期望月嫂或保姆能够关照到产妇和新妈妈的焦虑。
而很多保姆对孩子哭泣的处理,可能就不恰当,比如,孩子哭得正欢的时候,保姆又是拍又是打,拼命阻断孩子的哭,转移注意力。
在一位心理咨询师看来,这种处理是对孩子情感的粗暴干扰,会让孩子对情绪形成负性判断,长大容易成为打岔型的人,不接受也不联结自己的情感。
但是,我们能期待一个农村来的保姆懂得发展心理学吗?
很多人都很羡慕那种忠贞相随多年的雇佣关系。但这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雇主用心处出来的。来看两位金牌雇主的管理经验——所谓金牌,不过是个“好”字。
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前前后后,王女士也用了十来个保姆,但其中有两个,用的时间最长。
一位是冲保姆。“她对我闺女说话,就像对她闺女一样,疾言厉色的。她的冲劲,有时候能把孩子吓一愣。她有时对孩子说,‘你是个糊涂虫’。这时我就走过去对孩子说:咱们不是糊涂虫。这样的保姆,我也继续用。
她就是这样长大的,我只能通过我,去影响她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种担心。但我还是认为,我是孩子的妈妈,我对孩子是最有影响力的。3年后,她要跳槽,我为她高兴,她真是锻炼出来了,现在她可贵了。”
另一位,是老阿姨。“这个老阿姨来我家时55岁,相处中,能够感觉到,这个老阿姨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善良,我们很信任,互相都可以交心。现在她不做了,可逢年过节,我都去看她。
有一次,她住院了,要做一个大手术,我就冲到医院去,给她放了6000块钱,她哭了,我也哭了。人与人的关系,其实不是以血缘论的,哪怕是阿姨,也可以处成亲人。我一直认为,对她们,最重要的不是钱。她需要钱养家,但尊重和信任更重要。人一定是为了尊重干活的。”
人力资源总监Tracy没有换过保姆,孩子2岁,保姆也做了整整2年。她应用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智慧管理保姆:“我把她作为一个员工。”
Tracy认为,她的管理很有成效,她家的保姆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工作效率,还特别自觉。
1相对清晰地规定关系界线,也让阿姨做起来有积极性。
2不要让她身兼数职。就像岗位一样,职责很清晰的情况下,你要控制,你认为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提醒她。
3在孩子吃喝拉撒睡这些生活层面的管理上,给保姆比较大的决定权。
4除了所有假期的享受,在年底,还有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