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国外长大的孩子睡觉更乖?

2019-11-14 03:39黄从宁编辑秀婷设计庞婕供稿父母邦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哭声育儿气质

文/黄从宁 编辑/秀婷 设计/庞婕 供稿/父母邦

睡眠周期是生物的本能,人类如果一路深层睡眠不醒,在过去蛮荒的时代,恐怕宝宝半夜被狮子老虎叼走了还在睡,那可就危险了。因此每当回到浅层睡眠时候,宝宝就会睁眼抬头,看看现在所处的环境安全否,如果感觉很安全,就可以安心地进入下一个熟睡期。宝宝睡眠的差异除了个体不同,还有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宝宝睡得好或不好,如果去寻找背后的原因,应该可以归纳为下列五大因素:

1.社会文化的差异;

2.父母行为模式的差异;

3.婴儿先天气质的差异;

4.婴儿的年龄与发展程度;

5.婴儿的睡眠周期不同。

举个简单的虚构例子,比如说一双表兄妹相差一年出生,一个生在中国,另一个生在外国;中国的父母和公婆同住,外国的父母则自己独立组成小家庭;中国的宝宝遗传了爸爸的神经质坏脾气,外国的宝宝则是天塌下来也不会醒的粗线条;中国的宝宝因为年龄还小,睡眠周期是四十分钟,每四十分钟会醒一次,而外国的宝宝已经长大一岁,也因此睡眠周期可以长达一个半小时。

如果把上述两位宝宝同时拿来比较睡眠品质,你一定可以想像彼此之间会有巨大的差异!但是究竟谁是所谓正常,谁又是所谓不正常?这恐怕很难定义。

社会文化的差异,让宝宝睡眠问题被放大

当新手父母碰到半夜不断醒来,无法睡过夜的宝宝,第一个解决的办法,通常是上网找答案,看书,或者问自己的妈妈。结果妈妈跟你说:“你小时候半夜一直哭的时候,我就抱着你哼歌,然后坐在客厅沙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然而你翻开代表“科学育儿”的书籍,书上却说:“宝宝哭的时候,要让他自己安静下来,不要过度干扰,要让他学习自己睡回去。”这下好了,我该听谁的呢?

别急着感到困扰,先把这些育儿书籍的封面拉页翻开,看看此书作者是谁。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美国人,德国人,或者是受欧美教育的专家。而我们自己的长辈们,所传承的却是另一套文化,自成一格。这就是影响宝宝睡眠型态的另一大因素:文化差异!

其实,基于不同社会文化的育儿方法,对于“宝宝睡的好”的定义也就会不同的!比如说:在亲子共眠的文化中,宝宝半夜翻身吸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根本不会有人担心这样的动作是中断睡眠,干扰作息;反之在分房分床睡的文化中,宝宝半夜只要啼哭太久,都算是没训练好睡眠习惯,爸妈还要继续努力加油。事实上,“宝宝分房单独睡眠”是西方工业革命后才开始的新颖文化!若以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而言,基本上以“亲子共眠(co-sleeping)”为主的还是比较多,甚至这几年在推行母乳政策之后,连美国“亲子共眠”的家长比例,也再度逐年增加,而反对的声浪也日益高涨。

虽然同床共眠的宝宝的确半夜起来次数比较频繁,然而这世界上有没有任何标准数值,告诉我们宝宝半夜起来几次以下是正常,几次以上则是不正常呢?答案当然是没有!也就是说,即使你没看过任何育儿书籍,你所居住的环境中身边所有人都采取亲子同床,躺着亲喂母乳,宝宝一个晚上起来喝奶五次十次都稀松平常,也没人抱怨,在这样的文化下,你还会觉得自己的宝宝特别难睡,特别磨娘吗?当然不会!所以说外来育儿文化的输入,其实是导致父母焦虑的一大元凶。

父母行为模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宝宝的夜啼次数

既然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育儿模式,于是这就产生了第二个影响宝宝睡眠的因素:家长的个性与行为模式。

刚才说到亲子共眠的宝宝,半夜起来次数会比较频繁,于是延伸出有名的“哭声免疫法”,这是一百多年前,由霍尔特医生(Emmett Holt)所提倡的,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做cry it out,也就是“哭完就好”,这个词在中国被很多育儿书籍发扬光大。

相信大家对“哭声免疫法”都不陌生,他们所提倡的是:既然家长越介入宝宝的睡眠,宝宝就越依赖父母来帮助入睡,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训练宝宝一个人入睡。所以喝完睡前奶,不要等到宝宝睡着,父母应该就先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说完晚安之后,迅速离开房间,让宝宝哭,哭到累了,渐渐就学会安抚自己入睡。容许宝宝吃奶嘴、听音乐、抱玩偶,总之“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只要确定床上没有蛇,家长就可以放心了"。

而现实中,忍耐宝宝的哭声,通常爸爸比妈妈在行。并不是说父亲比较狠心,而是对于宝宝的哭声,爸爸相对比较容易觉得“听起来还算正常”,而妈妈则较容易担忧“听起来宝宝身体不太舒服”。两位都是想当然!而当宝宝哭一阵子之后,通常都是妈妈受不了,开门进去探个究竟,这时候母子四目相对,宝宝更是冲上前去和母亲相拥而泣....

这种故事我听太多了,几乎所有尝试“哭声免疫法”的父母都有经验,更惨的是因为每天晚上总以相拥而泣收场,夫妻之间还会因为挫折感而争吵,导致产后抑郁恶化,连带也造成夫妻睡眠品质恶化。

婴儿先天的气质与依附感需求

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显示,一旦宝宝被训练成功自己入睡,半夜起来的频率还真的比较低,不管是在6个月,1岁,2岁,还是3岁,皆是如此。但是反过来说,家长也别太高估自己,以为是你教养有方,其实也许只是因为你运气好,生出了气质比较温和的宝宝,放弃跟你抗议倒头就睡,而不见得是父母的功劳!如果今天宝宝是情绪比较激动的,哭起来声嘶力竭的,而且可以持续一两小时不停的,通常表示这样的宝宝在依附感的需求上,也是比较焦虑的。有一项研究显示,晚上睡眠品质较差的宝宝,他们的妈妈自己有57%,在童年时期也属于焦虑依附型的气质,显示婴儿的气质与依附感也许根本是与生俱来,是很难一视同仁被训练的。

不过宝宝对依附感的需求,并不是说妈妈白天多满足一点,晚上就可以少满足一点。根据观察研究显示,结果竟是完全相反:全职妈妈因为白天陪伴时间很多,会成为宝宝唯一的依附对象,如果晚上睡觉时刚好不在家,宝宝失去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反而会哭的更惨,睡的更糟。这结论肯定会让很多妈妈感到沮丧,觉得白天已经无时无刻的陪着宝宝,怎么晚上想换个手休息一下也不行,搞的好像我背叛孩子一样,真是沮丧到极致。很可惜事实就是如此,对宝宝的依附感而言,送佛就要送到西,没有中途换手这种逻辑!

猜你喜欢
哭声育儿气质
哭声
让鹰城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爱吃哭声的妖怪
偷偷摸摸育儿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今生今世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哭声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