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军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西宁 810000
我国教材研究的起步较晚,“1930一1970年间,除了有关对待种族团体的零星报道外,教科书的研究文献几乎销声匿迹。1970年,新课程改革运动兴起,人们才开始关注教材及其内容品质问题。”[1]从此,教材研究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范围不断扩展,取得了一定成就。“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材研究走过了数量上由少到多,研究范畴上逐步拓宽和广泛覆盖,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历程。”[2]
(一)教材内涵
1.定义
关于教材概念的界定因视角不同而各有侧重,根据对文献的研读,有些研究者主要是从具体的一个点进行的,如主流教材、优秀教材、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等,有的则是从综合的角度进行下定义的。
(1)具体
①主流教材
刘捷在认为“主流教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受众最认可,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那类教学材料 (主要指教科书)。它是一个群体而非某一个版本的教材。也就是说,主流教材是在教材多样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主流’。”
②优秀教材
金立鑫认为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是:“用特定教学理论将目的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要素通过文本形式科学合理有序地编排起来的可操作的文本。
④语言学习教材
教材既包括课堂内外师生使用的课本、练习册、活动册、辅导材料、自学手册、报纸杂志等纸质材料,也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其他介质材料。总之,凡是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加大语言输入、培养语言能力的材料都可称为教材。
(2)综合性教材
顾明远所主编的《教育大词典》结合教学实践指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辞海》从教材的形式出发,指出它也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可见,教材已经由单纯的教科书逐步过渡到以教科书为核心不同教学材料的组合。
杜威给出的定义是: “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
2.性质
(1)萌芽期: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经验即是自然形成的教材。
(2)发展初期:用墨或颜料写在竹简、帛或木机上,用苇笔写在纸草、泥板或用刀刻在甲骨兽皮上的文字。
(3)成熟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体教材体系,辅之以殖民化的西方教材体系及传统国粹教材体系。
3.特征
①中国古代教材
特点:主要以《四书》和《五经》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教材外,还有较成系统的各级各类识字教材和自然科学教材,如蒙学教材 “三”、“ 百”、 “千”、《梦溪笔谈》等。重视利用汉字特点,使用韵语、对偶句或诗歌编排;注重联系儿童日常生活;适应儿童年龄特征,侧重道德教育。
②国外古代教材
因教育目标不同,教材类型各异,大致有宗教经典型、律法型、神话传说类、哲学历史类、寓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如《圣经》、《古兰经》、《启蒙读本》等。它们寓社会教化和学校教育为一体,反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
(3)成熟期
①西方近现代教材
A.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坚持建设有助于形成必要观念的教材。
B.杜威认为教材的基本源泉应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的东西,教材首先表现为具体活动的作业,再进行系统教材的学习。
C.普莱西、桑代克等人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将教学技术与教材编制的有机结合,主要标志是程序教材的问世。程序教材是算法化教材和现代教学技术的高度结合,而且程序教材的技术基础逐步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功能上具有辅导、讲解、答疑、练习和对话等作用。
②中国近现代教材
A.民国初期:经学教材选用国粹《四书》和《五经》;而所谓的“科学教材”多采用西方教材,并聘用部分外籍教师任教,教材西化的倾向比较明显。
B.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材建设
a.国统区:以儒家经学、专制党义与西式文化相混合的教材体系。
b.革命根据地:出版供军人、干部、学生和农民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政治类、军事类、文化识字类、扫盲类及专业技术类教材。
(一)教材研究是为了创制高质量的教材,“教材不单是教师授课的工具,也是学生预习或温习的自学材料,必修教材更是学生学习中拥有的核心资料。所以教材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优质的教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优质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更能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滋养。”因此,教材研究要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