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研究

2019-11-14 01:56:34侯廷明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部门政府

侯廷明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共享是指同一信息资源被不同的利用者所使用的状况,其实质是信息的利用者分享同一信息所产生的价值.信息的价值是通过人们对信息进行有系统的组织、管理、输出、传递和提供后,使信息的接收方、利用者获得的信息量增加而体现出来的.所谓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即指由于政府业务的需要,政府部门通过设立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流转机制,在横向和纵向部门之间产生的信息交流、共享、整合等过程.

一、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动力

(一)内在动力:政府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正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致力于在整合政府流程、精简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政府效率.在"管制型政府"体制下,政府是全能的社会管理者,政府根据社会管理的分工和管理专门化划分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机构,根据管理跨度和空间跨度,划分出不同的层级政府机构和不同的区域政府机构.这些政府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国家,服务社会,政府与企业或者公众的关系是管理与控制的单向关系.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的各个部门都是独立的主导者,行政有效与否只对其上级机关负责,缺乏相互协作、沟通的内在动力,信息共享也不是政府行政时的主要信息依赖方式.然而,社会活动的联系是广泛和复杂的,政府服务的客体——公众抑或是企业对政府的服务需求是综合性的和多方面的,希望获得完整的服务,而并不是以政府职能划分的中间服务.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各职能部门间、各层级间的信息共享及整合,建立起不同政府职能部门间和不同政府层级之间密切的、恰当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制度,这也是促进政府职能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外在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

社会信息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对信息的利用极其有限.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物质资源虽然仍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信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跨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改变了社会信息的组织模式和利用模式.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对中国政府而言,目前政府机构已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巨大的技术设备投入需要转化为实际的效用,需要通过政府业已建设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和共享信息,使信息技术优势最大化.

二、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模式

(一)纵向的整合共享

纵向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主要侧重于政府组织管理工作中的连续性、程序性.这种用于信息整合和共享的信息空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由一级级政府信息中枢机构组成,形成网络化信息空间的骨干结构,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乡镇五级政府间的电子政务信息双向运行 二是由中央职能部门到地方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机构组成,形成一种条形网络,与政府间的骨干信息结构大致相平衡.

(二)横向的整合共享

横向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主要侧重于政府组织工作之间的相似相近性.按照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工作相关性,可以构建一种基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型结构的网络化信息空间.在此空间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对等交流,不受严格程序限制,而且信息交流及时,信息反馈及时.横向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其实是一种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即以省、市(县)为单位,建立一省、市范围内的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这样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应以区域内所有的地方政府和各个直属政府部门为网络对象.

(三)交叉的整合共享

交叉式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模型主要侧重于政府组织的独立性、特定区域性和所在组织系统的整体性之间的有机结合.真正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建立一个基于政府组织独立性、特定区域性和所在组织系统整体性之间的有机结合的广域网,让信息流、利益流和权利流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亦即建立中央、省、市、区县、乡镇五级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在每一级别上进行横向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三、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封闭和部门利益的制约

一方面,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地区严重封锁,各职能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协作精神,人为地造成了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障碍.

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和经营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管理原则还不明确,造成了不少政府部门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产权归属"部门私有化".有些部门或个人将所掌握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当作寻求行政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筹码,有意无意地设置信息资源共享的壁垒,阻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活动.

(二)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共享是信息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的过程,在获得网络带给政府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政府信息面临的风险.跨部门流动使得信息所经过的缓环节和工作人员增多,使信息面临着更多的人为威胁,如政府内部工作人员信息泄密、非法篡改、未授权访问、信息窃取等.

(三)缺乏统一管理协调的机构

信息资源与国家各个行业密切相关,每个行业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利用者,信息的有效流动促进各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如何来为数据信息的分享保驾护航?这就需要国家层次的全国性、跨行业而强有力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做出有效管理与协调规划,在设置统一标准,保证录入数据口径一致的基础上对数据共享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四)相关法律保障缺失

打破电子政务建设的人为壁垒,促进信息的整合共享,同时保证信息共享的安全,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深入,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失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加强法制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

推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解放思想,打破封闭的观念,形成协作意识,同时,完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的层面来保证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后台整合共享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次的信息集成和无缝隙政府运作.

(二)完善法律法规,保证信息安全

政府部门间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信息被窃取、篡改以及非法公开等完全问题,对此,一方面要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推进这方面的法制建设,铸就法制红线,形成法制威慑,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

(三)建立信息资源统一协调管理机构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而要推动这一系列复杂庞大工作的进行,专门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必不可少.有了组织保障,方能作出统筹规划,促进资源开发,提高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使用价值.

五、结语

不管是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平台开发建设,或者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抑或是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现实需要,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更快、更好的整合和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间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不仅需要打破"部门主义"屏障,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同时更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信息安全共享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良性运转,使得信息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和效用.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府部门政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38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7年22期)2017-04-09 06:45:57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南风窗(2015年17期)2015-09-10 07:22:44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