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研究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2019-11-14 06:51薛剑青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新生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薛剑青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一、引言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福建省经济体的城镇化率逐年提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82年的21.2%上升至2016年的63.6%,高于全国的57.35%水平。伴随着城镇化的脚步,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不断大幅上升,第三产业在波动中增长,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增长幅度不大,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有很大空间。福建产业结构变动的进程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两者呈现明显的良性互动变化过程,但城镇化稍稍落后与工业发展。

二、文献综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关于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的研究就开始进行了。日本经济学家山田浩之(1991)[1]通过研究城镇产业结构与人口构成之间的关系,指出城镇规模与产业结构具有直接相关性,并提出了城镇产业-人口模型。他认为在城市人口构成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城市规模取决于基础产业从业人数、非基础产业与基础产业从业人数只比、非从业人数与所有从业人数之比。简·雅各布斯(2007)[2]在《城市经济》一书中从历史经济角度论证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农业依靠城市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

国内学者对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化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且从各个地区的特色化发展阐述了其影响程度。苏雪申(2002)[3]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并且二者相互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程庆生、李昌中(2004)[4]在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联分析中,通过对三大产业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提出第二产业仍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力,但其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位置。蒋满元(2007)[5]在研究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逻辑模型中指出,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良性互动关系。

本文从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影响城镇化率的三大产业结构占比,运用 Eviews 统计软件,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经过各种参数检验及模型筛选,得到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出产业结构升级对福建省城镇化率的显著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的选择和指标的选取

本文考虑了两个影响因素,共有二个时序变量:即三大产业产值、福建省城镇化率。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福建省城镇化与三大产业之间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对整个模型的分析,来判断三大产业分别对福建省城镇化影响程度的大小,最后得出结论,提出政策意见。

(2)数据资料

产业结构分类标准较多,本文按照我国传统的三大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城镇化以城镇化率来计算,这里以《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6》统计口径即城镇人口中的非农人口所占比率来衡量。考察2000年至2016年的城镇化率和三大产业生产指数见表一。单位:以1952年=100

(二)实证分析

1、回归模型检验

得出回归方程Y=-0.015763+0.000498*X1+(-1.19E-06)*X2+3.07E-06*X3

(1)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可决系数R-squared=0.992048. X2的参数为负值,即第二产业与福建省城镇化负相关,不符合经济含义;

(2)第一、三产业的x1、x2参数符合经济含义。

但方程均未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根据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故需要对方程进行修正。

2、修正回归模型

(1)初步修正:对模型两边同时取对数

对于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将原模型变换为对数模型,会减弱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模型设定为:

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

①对数模型较之上述模型,拟合优度下降,但仍然较高,并且也通过了F检验,lnx2参数值为正,符合经济含义。

②t值全部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模型的多重性还是很强。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lnx1与lnx2,lnx1与lnx3,lnx2与lnx3之间的系数都在99%以上,比回归方程的样本可决系数更高。因此可确定模型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2)逐步回归:

采用逐步回归,找出导致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将其剔除先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分别作lny与lnx1、lnx2、lnx3之间的回归。

由模型可知,福建省城镇化受第二产业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与经验相符,故选择②为初始模型。

(3)按R^2的大小,逐步引入解释变量。

①在初始模型中引入逐步Lnx2,Lnx1模型拟合优度均无显著提高,在第一步引入Lnx2,参数为0.020445,符合经济含义,t检验未通过,可剔除;

②第二步引入Lnx1,参数的经济含义不符合,t检验未通过,可剔除;

③可见,lnx3,lnx1是多余的变量,我们将之剔除,保留lnx2.

最终模型拟合结果如下:

LNY = 0.202033*LNX2 -2.945346 R^2=0.989810 D.W.= 1.392910 F= 1165.574

有上述模型可知:

(1)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通过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变量也是显著不为0的。

(2)D.W.= 1.392910可见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方程总体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每上升一个单位,城镇化率大约上升0.2个单位。第二产业对福建省城镇化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这与目前的经济状况是相符合的。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由上述模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对现阶段福建省城镇化的推进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我们可以很容易推断出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在现阶段福建省的发展水平下,第二产业还在腾飞阶段,工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工业的发展能够使就业岗位增加,进而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推动城镇化发展。第三产业比例对城镇率的推动作用处于第二,可以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对城镇化的作用不明显。三大产业的不合理发展不利于福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站在产业结构的角度上,对福建省接下去的城镇化发展有如下的建议:

(1)通过体制创新、产业互动等方面推动城镇化发展。农业是根本,要努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并以此为基础,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是经济的最大推动力,在发展工业时,要提高工业聚集度,通过产业集群效应,整合工业资源。福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力量相较于其他工业城市较弱,所以福建要结合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地区经济密度和产业水平,以促进城镇化发展。

(2)利用海峡西岸经济特区的有力区域特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台湾合作开展闽台游项目,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结构升级为核心,优化现有第二产业。针对福建区域特色经济,以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目标,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在竞争中谋发展。合理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牢抓工业发展,大力推动第三产业,是福建省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3)在强大的竞争中制定符合福建特色的区域性开放型城市与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各具特色的城市特色参与海西经济建设,与台湾联动发展,在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统筹福建优势资源,发展新兴生产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我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