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9-11-14 06:51武佳舒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
新生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学人才英语教学

武佳舒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2

引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 》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有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由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等方面努力为思辨能力教学创造条件,大学英语教学绩效考核应该把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作为新的观测点,使学生在打下扎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提高其思辨能力。

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大部分学者认为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课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课程,也是课时较多,学生学习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但是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较多的关注于单词讲解、句子结构的划分,语法知识的掌握,聚焦于基本语言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观点全盘接受,较少质疑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笔者根据刘晓民在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一文中,提到过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想法,以期为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探索有效的路径。

1.营造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现在的课堂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摧残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辨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发现问题之后,立刻解决问题。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老师的想法,甚至是文章作者的想法。以大学英语教材《阅读教程》中的一文 A Legacy of Love 为例,教师学会深层次地挖掘教材里面的信息,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男主人公幸福家庭,因为孩子的不幸离世而破坏,女主人公在此时应不应该选择离开男主人公。一部分学生赞成,一部分学生反对,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2.鼓励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教师根据文章的一些内容,找到容易引起争议的观点,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支持的一方去展开辩论。辩论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一清二楚的,有时一个论据可以用于证明不同的论点,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推断和评价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找出利于本方辩论需要的线索。 反驳与回击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能敏锐地识别对方字里行间的假设、论点及推理过程中存在的偏见、谬论,并对此进行质疑。 阅读课程教学中,以大学英语辩论赛的规则为指导思想开展课堂英语辩论活动, 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而是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融入到辩论活动中, 既能使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提高,又能使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得到训练。 笔者观察在阅读课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辩论式的授课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对教学评估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学生虽感到紧张忙碌,但学习动机性强;学生虽感到课堂秩序有点乱,但都发现能置身于辩论活动中,激发自身的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超越了一般的课堂模式。

3.输出驱动假设、问题链

输出驱动假设将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指向输出,也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输出目的语,调动学生在语境中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意义的积极性。 而问题链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在课堂中用于带动学生一步步向语言输出的方向前行。 在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指导下, 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内化、加工和表达。 本文主要分析该假设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链的设计可以将一系列问题按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 一开始可以呈现封闭式问题、展示性问题、低要求问题, 然后顺着问题链的思路慢慢过渡到开放式问题、真实性问题和高要求问题。 另外,针对学生语言输出的错误可以额外增加一些问题,以达到巩固语言、深化知识点的效果。 输出驱动假设视角下的问题链设置可以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即根据语言输出的教学目标,一步步向前推,使问题链重点突出、环环相扣、目标明确。 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转换问答主体,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可以增加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双向、多向的交流互动,辅助问题链主干问答的进展。 教师在问题链的结束部分要注意“留白”艺术,在关键的地方设置疑问,给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理解、发散思维的机会。

4.构建个人理解

读后阶段,学生做文本评论者。教师呈现开放性问题, 如 “In whose interests?”, “Do I believe all the things presented in the Text?”, “What would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say?”.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结合个人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思考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形成个人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在小组内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讨论。学生在自我表达意见和听取他人观点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思辨性思维能力。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绝有两种方式汇报讨论结果,口头报告和书面反思报告。教师最后对学生的汇报结果发表点评和进行反馈,肯定学生有理有据的观点,对学生存在偏见的观点予以纠正。由于本层次的思辨练习,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升华,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保证每个小组都能报告他们的讨论结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组织学生书面反思报告形式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能力去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5年修正)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创新型国家、通过创新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基本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思辨性思维是创新性人才必备乃至核心的能力。到 2010年 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强调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学习与思维的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从上述政策法规来看,加强创新性人才和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重要内容,足见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高端部分,恰恰是我国教育的软肋,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而何谓创新,为什么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呼声如此之高,以及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都是值得探讨的。

猜你喜欢
大学人才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