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工作。高校作为新知识新思想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与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在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各种思想文化风起云涌,相互渗透影响,交锋融合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也愈加复杂严峻,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
在我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稳稳没有动摇,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我校民办高校的属性,党的组织建设缺乏公办学校具有的组织基础,党建思政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在贯彻落实上存在一定困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相对滞缓。再者,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应届、往届高考生和高职生。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在政治观念、人生追求、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求知欲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相对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调查表示,我校学生普遍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主动关注国家大事,具体表现在积极入党,关心中外关系,对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中美贸易战、中日关系、台湾问题等国内外大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度。但是,部分学生对思政类课程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政治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对当下发生的事件缺乏一定政治敏感性与鉴别力。可以说,大部分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离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由于处在经济全球化及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我国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表现出空前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滋暗长。
我校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态是积极、进步、向上的,但职业竞争和社会生存压力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因此,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更为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也相对比较突出,往往容易出现偏重功利、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的行为。并且,一部分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缺乏,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还停留在较浅层次,极易受到扭曲价值观的影响。
在大数据背景下,一方面为大学生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在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网上也充斥着大量歪曲、虚假等不良信息,而这些不良信息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倾向和价值观。其次,大学生的网络娱乐方面主要集中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观看网络影视和玩网络游戏等几个方面。然而,由于监管失衡等方面的原因,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文化垃圾,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是非不明,网络影视推崇西方英雄主义,网络游戏则黄色暴力。而我们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也不够强,这对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培养极具负面影响。
近年来,高校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教学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和思想借机在高校传播渗透。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反映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各种社会思潮对正在趋于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迷惑性,极个别人在某种程度上认同西方价值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洋节文化”、“星座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印证,我校也不例外。这种现象折射出大学生长期处于过度接受西方文化信息影响的状态,客观上弱化了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感。
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点的集聚地,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在整个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只有针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积极正面的影响力,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保障。
作为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大事,意识形态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首先,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学科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注重整体性研究的同时,更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适应党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建设需求,不断优化学科建设体系,使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体制机制更为健全完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的引领作用,以学科建设的成果服务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作为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教师与学生有着最为频繁和深入的交流互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师德师风高尚、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深化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此外,我们还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一些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切实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多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有力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解释力、影响力和引领力。其来源渠道宽泛,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如若一味地贬斥与否定,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激化社会矛盾,引起更大范围的纷争。因此,惟有正视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影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才能富有成效地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首先,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对待非主流社会思潮,在尊重包容的同时,要对其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化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从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准客观、辩证地去分析和研判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穿透思潮表面的理论色彩,对其产生的现实基础、理论实质与价值倾向深入挖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和引领力,切实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资源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更是其中的主力军,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首先,我们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加强和完善学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信息监管机制,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定时监督和监测,及时过滤歪曲事实、庸俗虚假、反动言论等不良网络信息,实现对校园网络环境的净化。
其次,我们要重视网络媒介的作用,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通过建立微博、微信、QQ群等青年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宣传公众平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重点关注的现实热点及网络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顺势而为,更好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