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声乐也就是拥有共同语言、文化的人们,用声音媒介来抒发情感、再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如传统的戏曲、民间艺术及新民歌、歌剧等等内容。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是要重技术还是风格,这一问题已争论许久。很多的民族艺术家认为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技法、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将两者融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分开去看待。
1、气息的运用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法。所以,在文化内容层面分析中,必须要弄清演唱技法、声音、情感间的联系。通过对气息的有效调节,能够让胸腔、口腔产生发音共鸣,并且,在音调、旋律下,还能够实现气息、情感的共鸣。所以,在气息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将演唱艺术、民族情感联系起来,让气息和情感有效配合起来。
2、高位置共鸣
在实现高位置共鸣,在演唱时既要用嗓子来演唱,并且还要结合胸腔完成相关作品的演唱。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能够通过高位置共鸣,清楚地指导作品的核心价值,实现声音的共鸣。在声乐作品创作中,高位置共鸣的运用,能够将演唱者的音色特征体现出来,使音准得到更准确地把握。
3、咬字吐词与行腔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出词、行腔都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表达技法,对其的准确把握、运用,能够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在具体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在实践时做到高低抑扬等的结合,为声乐情感的表达奠定基础。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同一性。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呈现出渊源流长的特征,在艺术表演中,不同的民族所呈现的民族艺术特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北方地区的民歌爽朗、南方的细腻而西部的较为淳朴等等。
其地域性差异,造成了艺术风格上的不同,所以,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时,我们应该全面了解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特征。此外,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具有同一性特征。民族声乐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的艺术积淀,反映的是一个区域人们的生活、文化。将声音作为媒介进行情感的传达,重构生活艺术。与此同时,在进行文化创新时,也会孕育出不同的美学艺术风格。而同一性体现在:其一,在各区域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可以将民族声乐艺术文化的价值凸显出来,在共同艺术文化氛围中,表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内涵;其二,在传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民歌、戏曲等各类艺术形式,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对文化进行传承。
一首优秀、经典的声乐作品都是基于演唱者对作品的词、曲及情感的认识理解上的。在完美的声音演唱、全面的表达过程中,让听众被词所吸引,被音乐作品所吸引,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需要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技法与艺术风格件的联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演唱技术对音乐艺术风格的影响是很大的,演唱技法是展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作品所包含的情感等都要用技法来表现,而技法的选择又需要与作品的风格保持一致,基于此,在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歌唱的声音也应该与作品的音色、气息等保持一致,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做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声乐作品更完美的表达出来。
在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最感人的不只是一些技巧的运用,而是技巧背后所体现出的艺术风格,当艺术风格被赋予了情感才最吸引人,最打动人。当演唱者的演唱风格和歌唱艺术保持一致时,以情带声的艺术风格才是最完整的。如果演唱者只具备了非常娴熟的演唱技巧,并不是说就完成了歌唱艺术,而需要学会怎样将歌唱技巧变成艺术风格展示出来,这才是歌唱艺术的目的所在。
在进行声乐演唱中,许多的演唱者都会过于重视演唱技法,而忽视其艺术风格表现,觉得自己飙高音等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了,甚至还有些演唱者将唱的过瘾、声调唱的越高当成声乐演唱的标准。这在初学者的身上最为明显,他们听到比较著名的歌唱者们飙高音就不顾自身条件是否允许就去模仿。这种做法实则是没有多大益处的,时间长了还会破坏自己的嗓音。声乐作品是否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让听着感受到美好,产生共鸣,关键在于演唱者将一首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地表现出来。
在学习声乐时,需要进行很多的发生技巧训练对,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每个学习声乐演唱的人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是非学的内容,学的越扎实,对后续的学习更有利,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在声乐作品演唱中,演唱技巧是很重要的,演唱技巧成熟,表现力就越强。演唱艺术不单单知识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更是情感表达的艺术。
演唱是听觉艺术,优秀的演唱者只有将演唱技巧、风格有效融合起来,才能将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价值全面表达出来,更利于听着接受。
要完美的将一首声乐作品的情感、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除了需要演唱者对歌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外,还要对作品的内涵、结构特点等有一个了解,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理解作品,将歌曲的旋律唱准,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清楚当然,如果歌唱者对歌曲都不熟悉,又怎样将其风格艺术诠释出来。虽然,声乐作品旋律、情感等都是用歌唱来表现的,但要对曲目的内容、情感的细微变化把握清楚,主要取决与演唱者对歌唱的理解、记忆。演唱者在实际演唱前,要结合曲调反复视唱,对体会旋律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等。
此外,在具体演唱时还应该对内心情感进行准确地把握,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地点及人物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各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情感等等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在具体演唱时,演唱者才会更好地融入到歌词中所描写的人物中,扮演好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自己的眼神、动作、表情等等都会呈现给观众,感染观众,让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才是一首声乐作品最完美的诠释。
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都与生活分不开,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当然,民族声乐也是如此。演唱者要唱好声乐作品,除了本身的演唱功底外,生活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进行专业声乐培训时,演唱者要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了解任务的各种复杂情感,多阅读一些关于人情感方面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等。平常还要多花一些时间去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真对待每首声乐作品。只有将自身生活的各种体验、真实的情感注入到声乐作品中,与声乐作品融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意”是很重要的审美原则。只有认真遵循这一原则,声乐作品才会更有魅力。实际上,声乐艺术也就是声音与情感艺术的有效融合,就算演唱者演唱的声音再动听,如果缺少了情感这一重要因素,声乐作品也失去了价值。同理,不管是多么动听的歌声,若是声乐作品的内容单调、枯燥,就无法将声乐作品的艺术体现出来,失去了社会功能与欣赏价值。“声、情、意”原则,是每个民族声乐学习者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更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是歌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民族声乐作品的技法和艺术风格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民族声乐技法是凸显艺术风格的有效手段,任何的技巧训练都是基于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来展现的。而艺术风格是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目的,将艺术风格完美的表现出来,才能让声乐作品更具价值。对于演唱者来说,要将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完美融合起来,将声乐作品的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就应该多去体验生活,在视唱作品时对歌词的内容、情感等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将乐曲的“声、情、意”充分表现出来。彰显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