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2019-11-14 15:34:16张玉阁辽宁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张玉阁/辽宁科技大学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我国未来能够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自觉践行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坚定,对社会对祖国的认同更加强烈,从而也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努力。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教学内容来进行阐述。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单一的内容,而是包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有的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逻辑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三个层面和十二个价值范畴之间除了形式上具有逻辑关系以外,在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历史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是具有实践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一条正确的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三个倡导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充分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不断的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当中,才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因为虽然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对其内容的正确认知度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以及十二个价值范畴,但是对于三个层面和十二个价值范畴之间的内在关联却知之甚少,很多大学生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有何种联系却说不清楚,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或者是根本说不清楚有何区别,以上原因就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的方式缺乏整体性,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融入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内容与思政概论相结合,把个人层面的内容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另外一种就是机械应对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个章节进行的融合。这样虽然能够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由于这种融合方式隔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出现了碎片化和片面化的理解,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

从实际的操作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思政课程教学相融合,需要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同时要对教学课时进行重新分配,将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复内容进行改写,在融入的过程中可以分几段,按部就班的推进。首先可以给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其次是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逻辑内涵,重点为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间的逻辑整体性,最后要为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脉络,揭示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比较中西方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主要帮助学生从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中西方之间标榜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间存在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有逻辑性的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结合课程实际培养核心价值观

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从而形成一个可以让大学生容易理解的完整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透彻地展示给学生面前。比如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价值范畴融入到思政课程教学中时应该结合思政课程中的实际来对爱国这个理念进行解读,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爱国这个概念,也就是从思想政治基础课和概论课两个角度分析。通过思想政治基础课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近代中国为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自觉的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与社会上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作坚决的斗争,在情感上加深对爱国的理解的认同,同时也要从国情上进行分析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惧怕我国的崛起,因此他们经常在民主,自由和人权上对中国横加指责,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企图通过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减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因此学生可以看到在和平的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非常严峻,要让他们在和平时期能够养成忧患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更加认清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自觉地把爱国理念落实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二)结合学生的需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为学生展示,尤其是可以利用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化比较喜爱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利用课堂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图片资料等,用生动的语言和视频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为他们选择经典的案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的表达,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一些短片和视频当中在课堂上播放,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感,同时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发展的大数据制作成短片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从直观的画面感觉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每一个学生内心当中。

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在课堂上进行情感互动和思想互动,通过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从而可以让老师讲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学生的理解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产生碰撞,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往往无所适从,通过与思政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困惑得到解决,能够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境,同时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做出自己的判断。

四、结语

将高校的思政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校一定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在思政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