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军阀养子类型研究

2019-11-14 15:34王春鹤内蒙古民族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养子太祖军阀

■王春鹤/内蒙古民族大学

一、前言

关于收养子现象,在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就早已经出现。尤其是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养子更浸习成风,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存在收养假子的情况。其养子的范围及影响远超我国古代其它时期。其中一些养子也在动乱的五代时期得以取得较大的地位,甚至出现了多位以养子身份继位为皇帝的现象,并开创了独特的王朝,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学界学者关于五代时期养子类型的划分

关于五代时期养子类型的划分,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前辈学者划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戴显群先生以唐五代时期收养假子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为出发点提出了唐五代养子制度的“三种类型”。分别为真正的养子型、亲兵型和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养子。第一种类型养子的地位较高,拥有与亲子一般的待遇,甚至五代时期还有多为养子继承了皇位。如后周世宗柴荣就是如此。但是这种类型的养子一般数量较少,在军阀的众多养子中仅仅占少数而已。而第二种亲兵型养子的数量则是较为庞大,相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养子的数量来说可谓是百倍千倍胜之。这种类型的养子数量往往多达数百上千人,且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与前者也是天壤之别。这主要是受少数民族影响,模拟少数民族部落亲兵制度的传统而形成的。而后唐太祖李克用在唐末将军中勇武士兵收为养子就是其典型代表。而第三种类型是介于真正的养子型和亲兵型之间的。这种类型的养子数量往往多于第一种而少于第二种,而且其地位和权力也是出于前两者之间。但是养子需与养父同姓而必须改变姓氏。戴显群先生对于唐五代养子方面的研究可谓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学者杜玉文先生与马维斌先生在五代养子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杜玉文与马维斌二位学者通过以收养者的身份标准为出发点,创造性的将五代时期养子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皇帝收养的假子。如后梁太祖朱温就收养了诸如朱友文、朱友恭、朱友谦等众人为假子,这些假子中大多具有较高的地位或实权。此外还有前蜀皇帝王建更是收养了大量养子,对于前蜀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种类型是大将节帅收养的假子。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的军阀李茂贞也陆续收养了不少假子。如杨崇本、李彦韬和、李继鹏等人都是其养父李茂贞的账下大将,担任过重要职位。第三种类型是富人豪强收养的假子。史书记载的主要有孔循和王晏球等寥寥数人而已。孔循和王晏球的经历形似,都是在早年流落汴州时分别被汴州富商李让和杜氏收为养子,之后才投靠为朱温效力的的。最后一种类型是假子收养的义子。主要代表有李茂贞、唐明宗李嗣源、唐末帝李丛珂和前蜀皇帝王建都是别人的养子进而自身有收又养子。这二位前辈学者是从整个社会大的范围来划分养子的类型的,包含了多个阶层收养假子的现象。

此外孙昉先生对于五代养子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并且将五代军阀养父子之间的收养关系进一步扩大为武力集团之间所结定的义亲关系。将五代时的养子从不同的收养方式出发,将五代武力集团义亲关系分为“六种类型”。一是由部属而升为义子。这种类型划分的依据是这些人在升为军阀的义子之前就已经是为收养者忠心耿耿的成年部属,其实质是为了控制部属防止叛变。二是自幼为首领扶养,被认为义子。这种情况主要是军阀首领出于真心喜爱而收养。三是认战俘或归降者为义子。例如公元911 年温韬叛梁归降岐王李茂贞,李茂贞将其收为养子。四是收旁系晚辈亲属为义子。例如后晋高祖石敬瑭收其侄儿石重贵为养子,并将皇位传给石重贵,是为晋出帝。五是与另一集团首领互结义亲。如朱温和李克用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军阀为共拒黄巢而曾结盟互为兄弟。而后来李克用为打败强敌朱温亦曾和阿保机互认为兄弟。六是皇帝妃子认大臣为义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后唐皇后刘氏为掩盖身份地位而人重臣张全义为父。

三、基于收养者收养的原因和目的的养子类型划分

以上三位学者分别从收养假子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收养者的身份标准和养子不同的收养方式三个角度对我国五代时期养子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就综合以上三位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以上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从收养者收养的原因和目的角度入手,并将五代时期军阀养子的类型重新划分为六种类型,已求证于学界。

(一)军事笼络型——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与拉拢军队兵将而收为养子

五代时期养子盛行于各军阀势力之间,当时的强藩悍将无不竞相大规模养子。由于我国古代收养者养子的初衷多是为了在亲子早亡或无亲子的情况下通过养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因此收养的人数较为有限,最多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像五代时期各地军阀这样大规模地养子行为,显然不是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笔者认为五代军阀大规模收养兵将作为养子的主要目的在于拉笼忠诚勇敢的谋臣猛将,以增强自身实力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军阀们通过这样就与被收养者形成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而这种养父子关系凌驾于君臣臣属或上下级关系之上,有利于增强己方内部凝聚力,从而结成一种更加紧密的政治军事集团,为能在这乱世称雄,宏图大展打下雄厚基础,进而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例如,后唐太祖李克用在五代时期就收养了大量的义子,据 《新五代史· 义儿传》序记载:“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与俱皆一时雄杰虣武之士,往往养以为儿,号“义儿军”,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业,及其亡也亦由焉,太祖养子多矣,其可纪者九人,其一是为明宗,其次曰嗣昭、嗣本、嗣思、存信、存孝、存进、存璋、存贤。”他们其中不少人经常随其养父出入战场,屡立战功,例如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都是自年少之时便跟随李克用。李嗣本是因为作战勇猛而受到了李克用的喜爱,后以战功累迁义儿军使;而李嗣恩“能骑射,为铁林军将,稍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李克用因此赐其姓名,并将其收为养子;李存信“少善骑射,从太祖起代北,入关破黄巢,累以功为马步军都指挥使,遂赐姓名,以为子。”除此之外,前蜀皇帝王建的养子也多达百二十人,割据一方的歧王李茂贞、梁太祖朱温、后唐明宗李嗣源等,也都有不少养子,并且其养子都为收养者立下了汗马功劳。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情感怜爱型——收养者因怜爱等情感原因收为养子

五代时期有很多军阀出于对被收养者的怜爱等情感因素将其收为养子。例如后梁人蒋殷在年幼时随其母改嫁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因其聪慧异常,深得继父王重盈的喜爱,故被收为养子。又有后梁李彦威“从小跟随太祖朱温,因其聪慧、善体人意,得到了朱温得怜爱而收为养子,特赐姓名为朱友恭”。据《旧五代史》卷一十九· 列传九载:“硃友恭,寿春人,本姓李,名彦威。丱角事(梁)太祖,性颖利,善体太祖意,太祖怜之,因畜为己子,赐姓,初名克让,后改之。”更有李嗣本就因从小跟随李克用,受到了李克用的喜爱而收为养子。《新五代史》载:“雁门人李嗣本原为张姓,“世为铜冶镇将”。嗣本少事太祖,太祖爱之,赐以姓名,养为子。”以上仅仅是上层社会贵族养子部分事例,从中可以推测出整个五代社会收养者因怜爱等感情因素而收养义子的人绝不在少数。

(三)示以怀柔型——“军阀往往对敌方战俘和归降的兵将示以怀柔政策,以消除归附者的敌意和戒心为自身效力”为目的而收为养子

在战乱纷争的五代时期,各地军阀武将均相互攻伐,为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而统一天下,各自手段尽显争相笼络能征善战的将领和勇猛的士兵,军事实力的强大才是取得争霸战争的根本。因此,在交战双方中的胜利一方往往将对方的战俘或归降者往往示以怀柔政策,以此来消除对方敌意而归顺己方从而来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而把其中作战勇猛的将领和士兵为认为养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如后唐明宗养子元行钦原为幽州节度使燕王刘守光属下的一员猛将,“奉刘守光之命“募兵云、朔间… …是时明宗掠地山北,与行钦相拒广边军,凡八战,明宗七射中行钦,行钦拔矢而战,亦射明宗中股。行钦屡败,乃降。明宗抚其背而饮以酒曰:“壮士也”,因养以为子。”从中可以看出,元行钦战败投降后,后唐明宗主要是因为元行钦作战勇猛,而采取怀柔政策,认其为养子以此来笼络此人,消除他对唐明宗的敌意和戒心。《旧五代史》卷五三载:“李存进,振武人,本姓孙,名重进。太祖破朔州得之,赐以姓名,养为子。(光化)十二年,定魏博,授天雄军都巡按使。时魏人初附,有银枪效节军,强杰难制,专谋骚动,存进沉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后唐太祖李克用攻破朔州城之后,孙重进战败被俘,因李克用对孙重进的勇武颇为赏识便将孙重进收为义子,赐名李存进。从上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李存进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将。而李克用才不惜收他为养子来消除他的戒心,以示怀柔。

(四)家族延续型——在无亲子或特殊的情况下收养亲属来继承、延续家族,使家族得以发展繁荣

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军阀的亲子后代病死或意外死亡甚至在战争中阵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男丁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因而在收养人并没有亲子或者亲子死亡的情况下,那么收养家族亲属作为养子“就成为保证家族延续和传承的直接选择了。

五代时期被史学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养子皇帝周世宗柴荣就是典型代表。周世宗柴荣原本是后周太祖郭威的皇后柴氏的侄子,因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并派遣开封尹刘洙将郭威的家人全部诛杀。当郭威进军首都杀死汉隐帝后自立为帝时,然而此时已无亲子,为保证宗族能够延续繁荣,基业得以继承,所以太祖郭威将其妻侄柴荣收为养子。当太祖郭威死后,柴荣继位为皇帝。这样就避免了了后周帝位后继无人,也使得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和柴氏家族可以繁荣延续。而有时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得以繁荣昌盛,在迫不得已之下甚至出现了“紊乱昭穆”的情况。后晋时,高祖石敬瑭收其养弟重允为子。据《旧五代史》载:“重允,高祖弟也,亦不知其为亲疏,然高祖爱之,养以为子,故于名加‘重,而下齿诸子。”在与后唐的战争中,石敬瑭已成年的儿子在战火中皆被后唐大将李从珂所杀,只余一字石重睿尚且年幼,无法承担家族重任。因此石敬瑭即位后便将以其弟重贵收为养子。而石敬瑭将其弟养以为子的原因,同样为了保证宗族的发展延续,壮大家族的力量。

(五)寻求庇护型——被收养者主动讨好以寻求庇护和支持

在五代这个藩镇林立、武人跋扈的混乱局面。烧杀掠夺,战火四处蔓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有些人为求得生存或者获得更好的生活地位而趁此主动讨好一些皇帝军阀而被收为养子。如后梁朱温的养子朱友谦本为石濠、三乡之间强盗,往来商旅行路之人皆深受其苦,依附于后梁之后,朱友谦为了讨好朱温,在朱温经过陕州之时“奉事尤谨”,获得了朱温的怜爱,而将其收为养子。从此地位也水涨船高,从强盗一跃跻身于社会上层。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有为了求得少数民族政权的支持与援助而主动认少数民族首领为义父的中原皇帝,如后晋高祖石敬瑭当初为了取得契丹大军的援助来反对后唐,竟然与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约为父子,并称契丹主为“父皇帝”。 据《新五代史》记载:“天福元年五月,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约为父子。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这就能很好的证明了石敬瑭甘当儿皇帝,与辽皇帝耶律德光约为父子只是为了寻求辽朝大军的支持和庇护,以此来对抗后唐。

(六)特殊才干型——以特殊才能得到军阀赏识而被收为养子

在五代时期,群雄四起,各割据政权军阀首领竞相笼络骄兵悍将强大自身实力,其中也有个别人物本身并无战功,却因以特殊才能而得到军阀的赏识而被收为养子。如五代深州人刘继颙,原本是幽州节度使燕王刘守光的庶子,刘守光败亡后侥幸脱逃,因害怕被人追杀,因此他入五台山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但由于其善于经商,获利多用于资助北汉政权而受到北汉睿宗刘钧的赏识与器重,被其列入宗姓收为养子。再如淮南寿春人李彦威,因擅长 “殖财任侠”而得到太祖朱温的赏识与宠爱,将其收为养子,并赐名为朱友恭。而朱友文原名康勤,因“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颇能为诗,”也使得朱温大为宠爱,收其为养子。以上三人都是因拥有特殊的才能收到养父的赏识而被收为养子的。

四、结语

对于五代时期养子类型的划分,几位学界前辈已经从收养假子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收养者的身份标准和养子不同的收养方式等几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戴显群先生是以唐五代两个时期的养子类型进行划分的,对于研究五代时期军阀养子的类型并不具有代表性,杜玉文先生与马维斌先生对于五代养子类型的划分不仅包含军阀养子还有富人豪强的养子和假子的养子,对于五代军阀养子类型的划分还不够具体,而孙昉先生是针对五代武力集团的义亲关系的研究,显然不仅仅包含养父子关系。笔者从五代时期军阀养子的目的和原因角度入手,并将其划分为军事笼络型、情感怜爱型、示以怀柔型、家族延续型、寻求庇护型和特殊才干型六种类型。展开对五代军阀养子类型的更加系统、更加具体论述研究,以求更加全面的研究五代时期军阀养子的类型,为五代时期军阀(养父)与养子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和思路。

猜你喜欢
养子太祖军阀
八月十五月儿明
婆婆纳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婿养子”,女婿还是养子(答读者问)
曹植聪慧
专治出墙杏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