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以温州蓝夹缬为例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温州文化遗产物质

■ /

杭州师范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凝结了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智慧与精神,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比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基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它的非物质属性加大了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阻力。

日前,笔者所在的调研团队在温州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传承人和作坊。下文,笔者将分别介绍苍南县薛勋郎的蓝夹缬染坊、叶丹创意有限公司和瑞安县王河生的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三个案例,并从中分析以蓝夹缬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在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下,“活化”传承,焕发新生。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

夹缬技艺是一种古老的染织技艺,其主要工序分为三道:制靛、雕版和印染。三道工序相辅相成,却又各司其职。染出来的布多复色相间,图案生动形象,多用于制作婚嫁被面和其他装点之物,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后夹缬技艺逐渐失传,其成品由复色夹缬转变为单色夹缬。目前,仅在浙南温州地区才能欣赏到近乎被历史遗忘的蓝白夹缬。

1997年,《汉声》杂志编辑出版《夹缬——中国土布系列》。此专题报道使夹缬由乡村小染坊再次走向了公众视野。随着夹缬研究热潮的兴起,对其保护与传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2011年,温州蓝夹缬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复制:蓝夹缬染坊的重现与沉寂

1997年,《夹缬——中国土布系列》出版,书中大部分涉及夹缬制作的影像资料皆来源于温州苍南的一个小染房。染坊主薛勋郎,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结识了一位日本女士久保玛萨。作为蓝印花布爱好者,久保玛萨对浙南的蓝夹缬十分感兴趣,并且表示愿意支助薛勋郎回乡重建蓝夹缬染坊。

起初,染坊的运营比较被动,大多是因着久保女士的需求,没有市场的蓝夹缬染坊运转十分艰难。后蓝夹缬染坊名声远扬,地方政府、国家愈加重视这一即将灭亡的民间手工艺,薛勋郎也应邀参加各项传统手工艺类比赛,逐渐成为了“苍南夹缬”的代名词。在“研究热”、“申遗热”的助推之下,薛勋郎蓝夹缬染坊抢占了许多先机,其所受关注度和曝光度都是现今几家蓝夹缬作坊不曾拥有的。但热度过后,薛勋郎染坊的发展并未长久,昔日热闹的染坊早已蒙尘,堆满了杂物。

蓝夹缬染坊从重建走向沉寂,有两点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自建立以来,染坊不是依靠久保玛萨的订单维系生存,就是依靠政府的订单艰难运转,作为被动的生产者,薛勋郎未曾主动开拓外部市场。二是作为传承人,薛勋郎过于执拗,在数十年的光阴中固守着传统的夹缬技艺,并未探索新兴的传承与保护方式,着实令人惋惜。

在现代大工业浪潮的冲击下,制作繁琐、质地粗糙的蓝夹缬被更平价实用的其他布料所代替,市场逐渐萎缩。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伴随着从传统手工艺品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变,蓝夹缬的实用属性虽然在进一步减弱,但是文化属性却在增强。在消费层面上,越来越趋向于满足的是一种文化需求。面对这一态势,薛勋郎固守传统的“复制”模式是行不通的。生产者、传承者应该将目光进一步聚焦到文化市场。

三、衍生:“缬韵”新生

近年来,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各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这股新兴潮流中,有一位有志之士,名叫叶丹。从设计工作室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叶丹不断开创品牌设计、活动策划、广告设计,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的纹样艺术,将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创新,融入生活。

2016年,“缬韵”品牌诞生,“缬”自是指蓝夹缬,“韵”则象征着传承古韵、赋予新韵。在微电商城,有叶丹匠心设计的首饰用品、文书用品等。虽都是一些常见的物件,但它们结合蓝夹缬的雕版纹样,或是天真活泼的百子图,或是蕴含吉祥寓意的鸟兽鱼虫,或是博大精深的昆曲纹样,寓意非凡,焕发着传统兼时尚的双重魅力。叶丹通过品牌推广活动、分店创立与销售,使得“缬韵”产品备受品牌商和消费者的喜爱与关注,远远扩大了蓝夹缬的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承载形式可分为“本生态和衍生态,前者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后者则是其变异与发展的内容……衍生态既是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和创造的结果,又是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蓝夹缬技艺制成的布,叶丹的“缬韵”产品即是蓝夹缬的衍生态,是针对现下消费群众的需求特点,争取更大的市场支持的产品。它不仅满足了经济市场,又克服了蓝夹缬成品做工时间长、销路窄等缺陷,充分利用文化价值开发文化市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活态与多样性。

不过,“缬韵”仅是衍生。叶丹提取蓝夹缬的雕版纹样和其他元素,融合创新,虽在其产品开发和销售中扩大了蓝夹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长久之计。

四、传承:蓝夹缬博物馆的兴办与非遗课堂的开展

在薛勋郎蓝夹缬染坊趋向沉寂之时,同为温州地域的瑞安县悄然出现了一家蓝夹缬博物馆。建馆前夕,馆长王河生曾在记者采访时答道:“非遗保护缺乏少年根本不行。我们明年先把民办蓝夹缬博物馆搞起来,补好非遗的宣传教育这一课,再坚持蓝夹缬精染试验,擦亮牌子,争取明后年拿到国家级非遗品牌”!

2012年,蓝夹缬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的主体是一楼的生产车间,展销区、活动教室和二楼的蓝夹缬展区。通过规模化、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参观者不仅能够直观了解蓝夹缬的历史,静心欣赏蓝夹缬作品,还能够近距离观看、参与工艺制作过程。活动教室里,由馆长王河生和其他专业老师主讲的非遗课堂,对各年龄阶段的蓝夹缬爱好者敞开大门,坚持进行互动、培训、宣讲等多元活动。

此外,馆内还有一群特殊的“学徒”。一位来自贵州的“学徒”告诉笔者,她与王老师相识于兰州的非遗培训会,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她对温州蓝夹缬十分感兴趣,因此不远千里前来拜师学艺。在这里,她可以享受充足的资源,与王老师和其他学徒一起交流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个体有意识传承和集体无意识传承两种形式。王河生有心开办蓝夹缬博物馆和非遗课堂,与学生进行制艺上的交流。既有意识地培养专业的传承人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以宣传教育的方式潜意识的影响每个人可以充当文化传播者、传承者,以更加广泛、普遍的力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这座集靛青染料炼制、非遗传承培训、蓝夹缬作品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博物馆,不仅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蓝本。

蓝夹缬染坊的重建、“缬韵”产品的开发、博物馆与非遗课堂的开办,一步步走来,从简单的复制到“衍生品”热卖,至教育传承,温州蓝夹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也可知,薛勋郎的蓝夹缬染坊——仅仅止步于蓝夹缬技艺层面的复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对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的拉动;叶丹的“缬韵”品牌——蓝夹缬的衍生创新值得借鉴,但若只专注于衍生产品开发,则会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与核心;王河生的蓝夹缬博物馆——坚持开办以传承为目的的非遗课堂,辅以靛青染料炼制和蓝夹缬作品展览销售,值得其他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

猜你喜欢
温州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好玩的温州乐园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手工艺·温州发绣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