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君 官渡区子君中心学校 650213
在《礼记·中庸》当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翻译过来就是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进行准备,准备充分旧有极大的成功可能,要是没有准备就一定会失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同样适用。于是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预习就是第一步,这一步骤是学生自身进行摸索、探究、动脑子的一个过程,也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于此,教师应该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能力,以调动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数学教学之间先对其具备内容进行大致的预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知识基本的发展脉络,并且能够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此增强对其知识的了解与把握。在预习的时候学生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到那些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在自学的情况就能够掌握;有哪些知识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进行重点学习,也会把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进去。要是教师讲到这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时学生们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以此消除于此过程当中的一些疑惑。
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大概掌握一些相应的数学知识,并以此总结出来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之上,数学老师让学生将自己预习的内容阐述出来除了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劣迹之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为在阐述的时候会获得老师一些表扬和同学的赞赏,以此体会到自学的乐趣所在,最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预习。
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确保一节课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能够确保该准备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教师应该要对学生提出相对比较明确的要求,并且对该工作进行及时检查和讲评。例如:在上课铃声停止之前哪一个小组将上课所需要的工具、课本和练习本等全部准备好,并且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就可以给其奖励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能够让学生养成养好的准备习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数学,所以都存有非常大的好奇心,对此这就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最初的学习当中先接触到的就是数字,数学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还应该要注重学生在练习以及写作业时候书写的规范性。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练习和作业的准确率,还能够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及书写规范,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其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2.养成良好课堂合作习惯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比较好动好好奇,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另外还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用于发言的习惯,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是提出问题,以此调动课堂氛围。除此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为其数学成绩的提升增添一道保障。
3.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一般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就是教师讲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首先应该要让学生积极理解自己能够看懂的题目,其次让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最后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醒,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数学当中5和6加减法的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学过的3和4的加减法计算运用进去,以此举一反三。
在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时候应该要先从对题目的理解开始,因为小学生的适量比较少,因此基本都是依赖于教师的读题,这在无形当中就会增加学生的依赖心理,另外也不利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将学生作为读题的主体,给其后续的思考和理解做准备。另外在审题的时候也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有一些人认为表达能力应该在语文课上加强,事实上只有学生具备强大的表达能力才能够明确自身的观点,才能够提升对数学的运用能力,对此教师还应该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然后以此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预习测试去了解学生之间的具体预习情况,然后以此给予适当的指导。要是学生能够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全部理解透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内容。
通过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要尽可能使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及学习习惯,积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进度。其中教师可以给布置适当的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