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晓秀 南京市六合区蒋湾小学 211500
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学生携带学习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理念对小学体育课的忽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认知中,小学体育课仅仅是提供给学生玩耍的时间,导致许多学生树立了错误的体育课堂学习观念。加之许多教育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往往存在着缺乏专业体育教师的状况,导致只能由其他教师兼任体育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导致学生无法在体育课堂上学习到丰富的体育知识、无法得到应有的锻炼,加之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往往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导致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教师们必须意识到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是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
1.1 体育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许多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往往是处于溺爱的环境成长,长辈们的过分保护导致小学生普遍存在运动能力较差、身体素质较弱等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儿童肥胖率已跃居世界第一,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成长阶段,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更好的支撑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小学体育教学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与此同时,合理的体育教学也将帮助学生培养坚韧的意志以及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1.2 体育教学有助于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亦有助于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参与体育课堂上的各种游戏,学生也将经由教学内容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学生需要克服自身心理因素、协调好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发挥出自身最佳状态。当进行团体活动时,学生需要自行组队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将更好的理解团体合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因此得以完善。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2.1 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充分扩展教学内容的内涵,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休闲性与教学课堂严谨性的结合,帮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娱乐的趣味性,在娱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有选择性的摒弃传统的体育项目,加入一些体育休闲项目,以此引起学生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共鸣,提升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2 注重专业化体育教师团队的建设
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离不开专业的教师团队,因此学校应当注重专业化体育教师团队的建设,鼓励教师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通过构建相应的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更好的与其它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心得的交流。同时学校应当进一步细化教师的工作职责,帮助教师明确其教学目的与教学范围,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2.3 推动小学体育学科的建设,优化体育教学评估体系
要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学校必须推动小学体育学科的建设。在小学阶段,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小学体育课堂,因此体育教师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当帮助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积极引入专业性的体育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着重于帮助学生释放其个性,帮助学生逐渐了解到运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应当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估体系进行优化,不能单纯的以某几项运动来评判学生综合体育素质,而是应当针对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估体系,以此实现学生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开放的教学课堂、专业的教师团队、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前提,新课改背景下,学校与教师应当意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丰富教学课堂的内涵,以此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