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德国18世纪著名剧作家莱辛在诗剧《智者纳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很爱自己的三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够相亲相爱,但是这三个儿子老是互相争吵。老人有一件传家宝,那是一枚有魔力的戒指,谁戴上它,谁就可以讨得神的欢心和恩赐。这枚戒指是某种最高权力的信物,祖祖辈辈都由父亲传给自己最喜爱的那个儿子,得到这枚戒指的人便是一家之主,所有人都必须听他的。
儿子有三个,戒指只有一枚,怎么办呢?老人找了一位开首饰店的老朋友,请他打造了两枚一模一样的戒指,并请他保守秘密。戒指很快就打造好了,真的是一模一样,就连老人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临死前,他把三个儿子分别单独叫到跟前,把戒指给他,叮嘱他要爱自己的兄弟。
老人刚进棺材,三个儿子就闹了起来,都说自己是一家之主,但谁也没法证明手上的戒指是真的,于是找法官来评理。法官也无法辨别,但他有一个建议:每个兄弟都戴上自己的戒指,就像那是真的,就像自己已经是一位贤德之人,过一种“谦和、仁爱、克制”的生活。倘若如此,那么魔戒是真是假也就不重要了。
林冬冬摘自《中國新闻周刊》
阅读分享:别人的认证似乎是我们尽责的前提。实际上,当我们赋予自己行善、谦和、仁爱、克制的责任或权利时,我们行动起来才显伟大。
适合话题:①他人;②条件;③约束;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