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商店代价券探析

2019-11-13 11:12崔敏琪
现代交际 2019年17期
关键词:货币价值

崔敏琪

摘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1935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于1937年10月1日在延安改组成立陕甘边银行。共产党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主动停止发行苏维埃货币,法币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主要流通货币,但因其面额较大,交易过程中很难找零钱,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1938年6月,为了解决使用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银行发行使用光华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从此,光华代价券在陕甘宁边区开始流通。本文介绍了光华代价券发行的背景以及过程,找到光华代价券发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货币 光华商店代价券 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256—02

在边区政府创立初期,边区政府的财政主要依赖于国民政府的军费拨款和外界的物资捐助,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也比较混杂。随着国共合作的正式确立,边区流通的主币是法币。为解决找零问题,边区政府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了光华代价券,作为辅币流通。“光华券”在边区的信用很好,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甚至流通到边区以外。随着时局的变化,尤其是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开始封锁边区,使边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因此边区政府决定探索发行独立的货币,终止“光华券”的流通。

一、光华商店代价券发行的背景

在红军还未到达陕北之前,陕北经济落后,连年灾荒,人民非常贫苦,加上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财政没有什么可靠收入,所以陕甘银行小规模地发行了苏票用于解决财政困难。统一战线形成后,渐渐用法币代替了苏票,随后又发行了光华商店代价券,对边区的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探析“光华券”发行的背景之前,首先应该对于发行该券的光华商店做一个简要介绍。

1937年10月初,陕甘宁边区银行正式成立。在边区银行成立的初始阶段,虽然已有比较完善的独立机构,但是银行本身的业务活动仍十分有限。同年,中央认为有成立一个公营商业机构的必要,因此将此前开办的光华书店与边区合作总社合并,设立光华商店。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国共统一战线的稳定团结,主动收回已发行的苏维埃货币并停止发行,改为使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法币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主要流通货币。当时国民党支付给八路军的军饷面额多为5元、10元,没有1角以下的辅币。因其面额较大,交易过程中找零困难,从而导致“物价提高,阻碍市民之生活繁荣。商人则因无辅币之找换,货物不易售出;农民则因需用品不易购到,宁愿物物交换,不肯收受法币。遂使法币失去信仰,流通大受阻碍”①。尽管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与国民党的中国银行等四大银行进行过很多次交涉,但小面额票也只给十分之一,所以市场上大多使用邮票找零,对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基于此,“各地商会、农会纷向本府环请”①。而光华商店隶属边区银行,平时与群众业务往来密切,因此,银行于1938年通过光华商店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

二、光华商店代价券的特征及发行的过程

1938年,光华商店代价券开始发行,初期发行不多,大约有10万元。面额只有2分、5分、1角,后又增发2角、5角几种辅币,与法币等价使用,持券者可以到光华商店兑换法币。从1938年至1941年,光华商店代价券共计发行六种面额,七种版別,全套贰元一角贰分。1939年,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后,国共关系恶化,物价上涨,法币贬值,边区财政供给非常困难,因此举行大规模以“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生产自给”为方针的生产运动,在这一年中,“光华券”共发行21万余元。

从1940年开始,国民党不断拖延克扣八路军军饷,直到11月19日,国民党通告八路军西北办事处:奉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命令,从现在开始将停止下发八路军的军费,包括之前欠发的二十万军费,也不再补发。②在这种情况下,边区政府发布训令:“现在通行的辅币,不能满足市面上的周转,致使交易上发生困难,物价上涨,属店为适应市面的需要,并便利国家法币的流通,拟发行七角五分的、二角五分的两种代价券,其从前发行的仍照常流通。”③在这一时期,法币是边区流通的主币,“光华券”是作为法币的辅币而流通。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边区政府于2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由边区银行发行面额为一元、五元、十元三种面值的钞票,并与发布之后开始流通使用。④至此,边币逐渐取代光华代价券,成为边区唯一的货币。

三、光华商店代价券发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光华代价券的发行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阻挠

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与法币并行流通于边区市场,代价卷可以无限制以1:1的比例兑换法币,而光华商店又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市场且信用很好,故商人都自觉使用,流通范围甚至扩散到边区以外。对此,国民党政府曾提出异议,1939年4月8日,边区政府为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一事致函给国民党天水行营主任程潜,说明了发行代价券的原因,同时表明该券只在陕甘宁边区内部流通。边区政府在说明理由的同时,决定继续发行光华代价券。

2.光华代价券在发行中出现假币

在“光华券”发行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旬邑县长发电称“该县职田集上,特区发生光华商店代价券颇多,查有二角、一元至五元、十元多种,强行使用”⑤,经查明后,边区政府回应:“光华商店代价券始发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之代价券。至云发现一元、五元、十元之类代价券,显系传闻失实,或个别不良故事造谣。即希查照为荷。”⑥

四、结语

光华商店代价券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大背景下,它在边区与法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为边区的经济建设、边区货币体系的创立、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关系的灵活性。不以政府的名义发行代价券,而是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在避免国民党有借口“围剿边区”的同时还能方便边区群众日常生活。

第二,它支持和维护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总体而言一方面便利了市场交易的同时调剂了边区金融,为边区银行积累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边区经济发展,方便群众使用,促进商品交换,活跃经济。

第三,它是边区发行辅币一次成功的实践,为发行货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光华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发行,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也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金融干部,为后来边币的发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见《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军事委员长天水行营主任程潜的呈文——呈复延安光华商店发行代价券情形(一九三九年四月八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第231页。

②见《新中华报》于1940年12月8日刊发的社论《抗议停发八路军经费》。

③见《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关于发行代价券事(一九四零年十一月三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第489页。

④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停止使用法币的布告(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第52页。

⑤见《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发行边币的布告(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八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第70页。

⑥见《陕甘宁边区政府给陕西省政府的复函——光华商店并无发行一元、五元、十元之代价券(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七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第195页。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货币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给”的价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