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谊
摘要:文化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文化育人的实践为例,探索全方位文化育人的路径,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 师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64—02
新形势下,通过文化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路径,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建校25年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主动发力,探索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路径,通过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打造了目标精准、形式多样、全方位的文化育人平台,彰显了以文化人的魅力,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为落实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一、优化育人环境,凝聚校园精神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认识,而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需要有形的载体。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校史开放展览,凝练独特的校园精神。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关键在于以境化人
学校结合校园提质改造工程,让园林专业的师生参与设计、施工,全校师生参与,绿化、美化校园;在校园主干道、教学楼、教室内增加校训和行为规范,教室的布置体现班级特色,彰显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优化校园各个区域,教学楼外墙、小广场、芒果湖周围等公共场所的布置,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了人文性,使校园达到了审美、使用、教育的和谐统一。
2.建立校史馆,开放校史展览
学校梳理了建校以来的发展历史脉络,凝练了校园精神。学校建立25年,从电脑培训学校,到常德电脑专修大学,2004年更名为湖南同德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凝聚着“博今古、强技能、承文明、事国家”的校训。校史展览详细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传颂了涵养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的校徽、校训、校歌,传承了学校的文化精神,讲述学校的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学校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传承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学校坚持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点为契机,深入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教育内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优化了活动内容,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四个自信”。
1.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校园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利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宣讲、教育活动;将常德丝弦、湘北大鼓、桃源刺绣等常德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将中华传统美德播撒在校园沃土上,既让师生了解了党情、国情、社情,又在无形中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切实强化了师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2.推进革命文化教育
利用常德诗墙公园、常德博物馆德育实践基地,积极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在活动中与历史亲密对话,躬亲实践,实现了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炼以及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利用翦伯赞故居、丁玲纪念馆、常德烈士陵园等红色育人基地,开展“传承红色精神、担当复兴重任”等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师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精神。配合建党、建国、五四等重要节点,组织师生开展了征文、演讲、文艺汇演和社會实践等系列活动,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邀请老战士、老英雄和专家学者到学校宣讲历史故事,将中国革命的史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通过形象的叙述展示出来,启迪心灵,涵养了师生的爱国情怀。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特别是组织全体思想政治教师到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教学,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到韶山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学习,通过感受革命精神,接受革命文化熏陶,坚定了教师们的理想信念,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仁爱、诚信、以人为本等理念有效融入管理服务体系之中。教职员工身先示范,对学生起到了良好影响与引导作用,推动了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为提升学校本科办学水平提供了精神动力,打牢了文化根基。学校还制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考核办法》,对学生在校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作为评优、入党、奖助学金、毕业结业以及就业等的重要依据,构建了可视化、透明化、多元化的学生考核评估体系,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这些文化育人举措,进一步坚定了师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师生的文化自信。
三、围绕时代使命,打造育人品牌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把文化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各项教育活动落细、落小、落实,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1.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湖应文化品格
实施了“师德建设工程”,每两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进行表彰和奖励,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而内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组建了“大学生骨干宣讲团”,以故事会、朗诵会、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全覆盖。要求领导干部上讲台,加强对师生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党委委员、校领导、支部书记、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上党课,宣讲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等;加强了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如雕刻、插花、书法、剪纸等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涵养心灵,启迪心智,感受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的魅力。
2.实施“校企融合文化育人”
学校建立了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文化育人机制,建设了一支由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优秀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等构成的兼职思想政治老师队伍,通过讲座、论坛、访谈、结对等形式,利用讲台、企业办公场所、车间、社区等场所,与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使师生零距离感受到了企业、行业文化。学校和企业共建了一批实训基地,搭建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如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物联网实习实训室、圆聚人工智能学院等,都将企业的理念、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职业意识等引入校园,让师生得到直观的启示和教育,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继续完善文化育人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形成一个更完整、统一的格局,坚定师生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参考文献:
[1]毛鸽.高校“以文化人”育人机制的构建及实现路径[J].长江丛刊,2018(23).
[2]李桂娟,赵婉伊.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其构建路径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10).
[3]郑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0).
[4]邓崇卿.当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叶青.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0).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