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宇佳 喻庆勇 张子麒
摘要:“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这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对幸福的最终定义,也是最终追求。此幸福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最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现代青年价值观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且不稳定的特点,道德标准多样,思想过度自由。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青年如何拥有合乎德性的价值观。
关键词:幸福 德性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62—02
全球化的到来摧毁了现代性建构起来的一切固有原则、秩序,人类进入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个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个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标准多元、选择多样,但这也割断了人与最初的自在世界的天然关系,失去了这段关系带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确定性。在现代理性的标榜下,个体在私人领域拥有的自由越多、选择越多,他就越容易迷失,思想观念有了偏差,价值观有了背离。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角度来探究当代青年如何能拥有合乎德性的价值观。
一、亚里士多德“合乎德性”的伦理思想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生活方式,“第一种就是享乐生活,另一种是政治生活,第三种则是思辨的、静观的生活”。习惯上,我们倾向于这样来解读这句话,亚里士多德在赞许思辨的、静观的生活,这是一种最完满的、最值得世人期许和追求的一种生活样态,这最完满的生活样态也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1]8,是终极追求,是最高的善。作为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由于朝圣路途中携带的行囊不同,朝圣者们往往不会结伴而行,这就是各自的朝圣路。打开行囊,里面装的无非都会是两件东西——意识与实践。在意识中,个人思考、推测、策划、认识、把握和指引實践;在实践中,个人服从、实现、超越和创造意识,在意识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一个个人诞生着。每个人在意识与实践中,不断地被历练成为情境性的存在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境性对个人之个体性的塑造程度愈来愈高。
意识与实践,是我们同这个世界——世界不是外在于个人的存在者,即使我们拒斥它,意识还是会尽力理解它融合它,实践也只能是处在世界中的活动——交流的两种方式,在二者中,个人真切地与世界进行交流。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已经发现了人类生活中存在的这个秘密。个人不应当甚至不可能完全生活在经验生活中,同样也不应当甚至不可能完全生活在意识世界中,这双重世界保证了作为完整的个人的实现;否则,双重世界的分裂亦是个人的分裂。
“与现代伦理学相比,亚氏有两个特点:首先,现代伦理学只关注行为的正确与否,而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人的一生的兴旺发达或幸福;其次,近代伦理学以确立道德规则为首要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则以为伦理生活远非几条规则所能归结,它注重人的德性及其培养”。[2]也许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并未指出什么可以作为明确的行为规范,他的伦理学往往被学者们指责为相对主义。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效仿他的前辈们,他明确的拒斥把抽象的理念意义上的“善”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而是把“善”当作人类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定位的时候,它仍然属于真正的实践伦理。
德性作为一种合乎中道的品质,又可以划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品质是我们对外物刺激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主要有三种形式:过度、不及和中道。其中,中道是最好的行为方式,因此,伦理德性和实践德性在德性活动中所依据的行为准则即是中道。两种德性虽然都是为了保证德性行为符合中道,但是中道并不兼存在于两者之中,只有伦理德性中才有中道,因为在理智德性中思辨是多多益善的,并不存在过度或不及的问题。
伦理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在这里面就会存在过度、不及和中间,充分地说,伦理德性就是中道。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伦理德性是在风俗习惯中产生历练得来的,伦理德性对中道的把握,就是在实践活动中经验的总结,需要技巧和熟练的功夫;而理智德性则与之不同。选择是德性所固有的,它是理性的自愿,是先在的策划,“选择或者就是有欲望的理智,或者就是能思考的欲望”。[1]131理智对中道的把握正是通过对选择的把握来实现的,在德性活动中我们不得不对多种行为可能进行选择,有的合乎过度,有的合乎不及,有的合乎中道;有的符合好的品质和善,有的则违背善而趋向恶。诸多的选项需要理智的参与,谨慎地选择。
亚里士多德由自己的目的论出发,认为万物皆以“善”为目的,按照善的自足性,善被划分为大致的两类:最高善(即幸福)和作为工具的善。关于“德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实现活动”强调幸福之于人的实践意义。
当亚里士多德将“实现活动”纳入幸福领域中时,实际上他将人的幸福并不看作一个人生的结果或者是人的断断续续的行为,因为这些都似乎是从静态中,将人从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从而人就成为与自身相分离的可被思考的对象。显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亚里士多德对生活的理解是十分朴素但又非常深刻和贴切的,他说生活是一种动态的实现活动,对人的本质(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实现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幸福就不是一种飘渺的感觉,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一种存在状态。当我们试图单从思维中把握什么是“幸福”时,我们就会发现幸福如同理性,如同灵魂一样抽象,一样难以真实地把握住。但是,一旦我们不再强迫思维去达到这一目的,而是将肉体投入实践中,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许多思维中从未有过的东西,而幸福就存在其中。不要指责思维难以把握的东西就是“神秘主义”——就像宗教体验、顿悟等被指责的那样,思维并不是人的一切,更非实践生活的一切。亚里士多德呼吁人们回到实践,带着人特有的伦理德性和实践德性,只要我们在实践行为中使自己的行为尽力合乎中道,那么我们就可以走近幸福。
二、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反思当代青年价值观及启示
思想观念随着社会本身的发展也在发生变革,“当代青年的思想非常活跃,他们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观念。”[3]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不断传入时,在和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交流碰撞过程中使青少年在价值观上出现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局面。在市场经济下,实用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追求经济价值及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在市场经济下:“强调个人及其自由的重要性;把人的个人私利看作自然的和善的,是能够通过理性的引导,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5]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加上当前经济、就业、生活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很多青年人将“钱多事少离家近”视为人生的最大目标,价值追求日趋功利化、现实化、世俗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团体意识淡薄、只讲索取、不愿奉献,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他们在人生价值的评判和体验上,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加之社会带來的影响,使他们不免重视物质消费与享受,认为欲望的实现就是幸福。还有网络环境导致青少年道德认识紊乱,沉迷于网络,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遨游,认为这样就实现了所谓的自我满足感。他们的认知水平、辨析能力并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面对网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网络的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失去自我。
从亚氏伦理学角度来反观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可见相比亚里士多德对最高的善(幸福)的欲求,我们当今对善、对幸福的理解已经偏离真正的轨道,我们跑偏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思想观念扭曲了,甚至在非主流的观念已经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这一实现活动欲求指的是什么呢?“合乎德性”。然而这所谓的“合乎德性”,究竟是什么呢?人之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所欲求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实现人的本质,作为应然意义上近乎神的本质,可见它是如此完满。
三、结语
人生价值观是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目的、意义的理解,制约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指导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在宏观上,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微观上,它是个体价值观的核心成分。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真正实现人自身,要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恰恰是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实践意义的,这启示我们遵守中道的原则,将扭曲的价值观连根拔起,重新建立一种合乎德性的价值观,建立的过程就是实现的过程,对现实情况培养起理智的和实践的敏感度,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品质,在原则与规范中逐渐培养合乎德性的价值观,为实现自身最高的善、实现社会的完满、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余纪元,张志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0.
[3]吴文华,张茜.浅析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变化的新特点[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5.
[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4.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