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瑞 张晴 王林海
摘要:《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中,作者注意到汉语文言文和英语语言就形合和意合而言差异显著。参照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提出的“逆转换”翻译路径,作者建立一个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转化的模型,且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汉语文言文的英译转换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东周列国志》翻译 形合 意合 转换模式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91—04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以各诸侯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主题,讲述了从西周到秦始皇统一中国5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部文言文作品原汁原味地翻译成英语,使外国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中国历史并富有趣味性地欣赏中国古典文学,是译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的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从宏观看,英文结构像棵树,主干之上生出一些枝干,枝干之上又能生出枝丫;而汉语则如流水行云,根据隐含的逻辑关系进行铺列。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是英汉语言的起源不同,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运用和发展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通过汉字的形象来表意,所以人们可以从汉字(特别是古汉字)中自然推意,连接存在于字词之间,经常不需要连词(路新杰,2010);二是中西方思维模式及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思维呈流线型,尊重个体存在的独立性和个体的自由,因此在整合个体时常常通过特定的逻辑关系,穿针引线般将个体组织在一起,以形达意;三是中国人擅长螺旋式圈状思维,强调整体的一致性,注重整体的意义而不拘泥于小枝小节,注意隐形的连贯而不求形式上的一致,以意驭形。
英汉语言形合意合特点对汉语英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英语多使用显性连接,汉语则注重隐性连接。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两点有利于避免受源语言语法结构的干扰。为实现汉语向形合语言的转化生成,我们采用了三种策略:
(一)显化
将汉语翻译成英语需要先梳理原文主要信息,将其装入目的语主句,再把次要信息装入有形式标记或连接词的从句。在此过程中应把汉语中隐含的连接词显化,使英文读者读起来更顺畅自然。
(二)结构调整
如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庄绎传所说,“汉语的句子结构好比一根竹子,一节一节地连下去;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好比一串葡萄,主干可能很短,累累果实附着在上面”(庄绎传,1981)。汉语多用简单短句、四字句、流水句,而英文则多用句式结构严谨的复合句。因此,在汉语英译过程中不能总拘泥于原文语法的表层结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译文结构进行调整,化散为整。
(三)语序调整
汉语是“尾焦点”的语言,句首无限开放,而英语是“首焦点”的语言,句尾开放。汉语常常运用大量的笔墨来烘托修饰句子的主要内容,而英语则习惯于先将句子的主要部分列出,再添加修辞成分。所以,在汉语英译的过程中要主动将汉语中的焦点前提,使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二、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翻译思想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乔姆斯基的著作《句法结构》的发表标志着转化生成语法的创立,对语言翻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所在。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脑特有的能力,人脑天生存在一种普遍语法规则,这一语法规则促生了语言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对语言能够进行语义解释,然后通过一些转换规则,如语法结构和语音手段,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语法结构赋予表层结构语义解释,语音规则赋予其语音解释。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建设性地将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理论应用到翻译中,提出了“逆转换”理论和翻译模式,同时指出:“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对比”(2004:58—61)。奈達的这一翻译模式有机地将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结合在了一起,为后人进行翻译提供了一个参照模型。然而翻译并不仅仅是语符之间的转换,作者的意图、语言的风格、文化因素、语境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源语言深层结构的重现。因此奈达“逆转换”翻译模型还有待进行补充。
三、文言文英译模式
《东周列国志》由半白话文写成,部分地方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首先在脑海中将其转化成现代文再进行翻译。在《东周列国志》的翻译实践中,笔者结合乔姆斯基的深表层结构和奈达的翻译模式,创建了一个包含文化等因素的古汉语英译模型,如下所示:
首先,需要将《东周列国志》原文(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翻译周期。转换过来的现代汉语可视为该汉译英翻译周期里源语言的表层结构,通过分析,考虑语境可以大致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根据文化因素来验证之前的判断并揣度作者的褒贬态度,再通过分析作者的意图准确获得源语言的深层结构。利用转换规则将其转换为目标语的深层结构然后再进入重组阶段。根据短语转换规则,将目标语的深层结构转换为短语结构,再通过目标语中的文化因素和其与源语言深层化过程中所考虑的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选词,最后根据文本的类型或语言的风格来决定译出语的表达方式,即完成了目标语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
四、《东周列国志》英译实例分析
《东周列国志》并非使用现代汉语书写而成,其语言接近古汉语,四字句使用频繁,且句与句之间鲜有连接,意合的特点尤其明显。本文将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分别举例阐述如何灵活利用前述的翻译模式实现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的转化。
(一)词汇层面
《东周》由古汉语写成,其用词方面与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如用词极简,部分词语与现代意义不同,多特有官名,有些俗语表达习惯与西方不同,等等。下面将分别举例说明。
1.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
语言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东周》中有很多词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截然不同,如第二十二回中庆父说道:“子鱼能为我代言。”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该句中的“代言”一词并非今日的为某一产品进行代言,而是指请子鱼帮他捎个话。“代言”与“帮忙捎个话”有着相同的深层结构,即都是动宾结构。此句只是普通的陈述,不夹杂任何情感因素,因此在重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中性词,通过短语生成规则可翻译成“send a message for me”。
2.特有官名
《东周列国志》中常出现一些官名,如伯、候、相。这些与西方的公侯伯爵男等爵位有相同之处,可以拿来借鉴。但《东周列国志》中也有一些官名是中国特有的,如“内侍”。乍一看,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侍佣”,误译成“servant”。《东周列国志》讲的是众诸侯之间争霸的故事,每个诸侯国宫中都会有一些“内侍”,它是“宦官”的别称,实际就是太监,这就找到了“内侍”的深层结构及真正含义。根据短语转换规则,“太监”一词在英语中可以用“eunuch”来表示,可是考虑到原文作者并没有用“太监”一词而是用“内侍”来委婉表达,为了保持与原文一致的语言风格,译成“court eunuch”比生硬地直接译成“eunuch”更为合适。
3.表达习惯与西方有别
汉语中常用成语,英语中常用俗语,其共同特点是简短、押韵,使文章更有文采。由于人类思维逻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些汉语表达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英文表达。如《东周列国志》中“狐假虎威”一词指“仰仗或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别人”。《伊索寓言》中“the ass in the lions skin”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中的俗语常常出现不对等的情况,通常即便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二者所选的事物却不同。如《东周列国志》中的“助纣为虐”,《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为: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其中“纣”为商朝暴君商纣王;“虐”是指暴行。由此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态度为贬义。由于涉及中国古代人物,很显然在英语中找不到等值的词,但如果把“纣”直接音译的话,外国读者会不知所云。而采用意译的手法将其翻译为“help a tyrant to victimize his subjects”的话又略显直白,毫无美感。在知道了“助纣为虐”的深层意思为“帮助坏人干坏事”且作者的态度为贬义后,我们可以在英语中搜索与“坏人”“坏蛋”“残暴的人”等值的词汇。“devil”一词比较符合这一意象,因此可将其翻译为“hold the candle to the devil”。
(二)句子层面
《东周列国志》在句子层面主要的特点有鲜用连词,多四字动词短语叠加,少用动词多名词罗列以求传达意境,一件事分几个短句来说明,等等。下面将一一分析处理这些问题的策略。
1.鲜用连词类
英语具有形合特征,汉语具有意合特征。相比于现代汉语而言,古汉语用词更加简洁,句子之间的隐性连接更多。因此,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些隐性连接进行显化,以符合英语国家读者的习惯,如:
襄公身被数创,右股中箭,射断膝筋,不能起立。
可译为:Duke Xiang received many injuries all over and because he was shot in his right thigh with an arrow which cut off his hamstring inside of his knee,he could not stand on his knees.
此句由四个小句组成,虽简洁却讲述了三件事:一是襄公身上多处受伤;二是右腿中箭膝盖的筋断裂;三是不能站立了。其中多处受伤是总结性的,而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着因果关系,根据英语的形合特点需要将这一隐形的因果关系显化处理,即加上because。
2.四字动词短语叠加类
汉语中常用四字句以达到韵律节奏美,又由于《东周》是一部小说类文本,叙事性较强,动词使用频繁,所以四字动词类短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在形合性较强的英语中,一个句子有且只有一个谓语,若要同时表达多组动作就必须借助各种从句、独立主格结构、连词、介词短语等。如:
成得臣服琼弁,结玉缨,绣袍软甲,腰挂雕弓,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可译为:Wearing an luxurious leather headgear decorated with jade and fringed with a jade toorie,an embroidered robe,and a soft corselet,hanging an ornamental bow on waist,and holding a long whip in his hand,Cheng Dechen commanded his soldiers to arrange array in east and west side with imposing appearance,seemingly caring no other people present.
這样,通过wearing、hanging、holding和caring这四个现在分词短语引导的四个伴随状语,和一个介词短语(with)使这句原本杂乱且信息量大的意合句子转换为了有层次感的形合语言。
3.一件事分几个短句来说明类
由于汉语句子相对简短,句子结构简单,所以汉语中一个过程可能会用几个短句来描述。但鉴于英语较注意句子的结构,在汉译英过程中必须适当加以调整,借助各种从句、连词将汉语简短的句子整合成富有层次性的英语句子。如:
那员将乃斗勃也,公孙固大怒,挺戟直刺斗勃,勃即举刀相迎。
可译为:Looking up,Gongsun Gu came into fury when he found that it was the general of Chu,Dou Bo.Carrying his halberd,Gongsun Gu pricked toward Dou Bo,who promptly raised his sword to meet the challenge.
该句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其一是“那员将乃斗勃也,公孙固大怒”中两个短句之间有一种隐形的联系,即当公孙固看到这人是斗勃时他感到愤怒,随后才采取行动,即先看到再愤怒。了解了该两个短句之间深层的联系后,就不能简单地翻译成“It was the general Dou Bo.Gongsun Gu came into fury”,而应通过一个由现在分词短语构成的方式状语“looking up”和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富有层次性地将此句翻译出来。或者直接用现在分词“Seeing that it was the general of Chu,Dou Bo”做时间状语,翻译成“Seeing that it was the general of Chu,Dou Bo,Gongsun Gu came into fury”。
其二是“挺戟直刺斗勃,勃即举刀相迎”,该句若简单地翻译为“(Gongsun Gu)carried his halberd and pricked toward Dou Bo,and then Dou Bo promptly raised his sword to meet the challenge”,其中出现两次“Dou Bo”未免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利用一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便能巧妙地将这两个短句揉合在一起。
(三)语篇层面
意合特征明显的汉语在语篇上的特点是多使用隐性衔接,少使用显性衔接。古汉语这个特点更为突出。《东周列国志》从整体上而言,各个段落之间关系相对独立,连接词使用很少。作为一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有时不同的画面之间会出现“蒙太奇”式的画面切换。在这些转换过程中,为了避免显得唐突,汉语巧妙地使用了一些固体小说类文本常用的衔接词,如:却说、话说、再说、话分两头说等。由于其本身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且英语小说类文本中并无此表达习惯,所以译者可在不影响文章原始意义的前提下将其省略不译。
作为古体小说,《东周列国志》还具有普通古汉语小说的一大特点,即在每章每回的最后都会以“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来结束该章并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考虑到作者这样设计存在一定的意图(即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类句式的译法,使其在符合英语形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同时,保持原文对读者的吸引力。如:
第三十二回:不知竖刁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该章回讲述了竖刁多次弑杀新主,众臣预谋将其铲除的故事。在该章回中众臣已经提出了铲除竖刁的计谋,但是否奏效,作者放到下一章回进行讲述。“竖刁性命如何”的深层意思就是竖刁是否会中招,会不会被铲除掉,因此可翻译成“What would happen to Shu Diao? Read on”。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正逐渐成为一个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民走出国门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粹传输到国外的渴望愈来愈强烈。但语言的不同给这一文化传输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这就需要译者在不失原文风味的前提下,巧妙地将意合性的汉语转换成形合性的英语。通过对《东周列国志》的翻译,结合乔姆斯基的深表层结构和汉英语言形合意合的特点,笔者提出了一个汉译英的翻译模型,希望一定程度上能为今后文言文英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58—61.
[2]路新杰,钟立婉,李瑛.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J].海外英语,2010.
[3]庄绎传.英汉翻译500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Study on Ancient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odel and Strategies
——based on Translation Analysis of Annals of the Kingdoms in the East Zhou Dynasty
ZHANG Zu—rui Zhang Qing WANG Lin—hai
(The Open University of Qinhuangda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0)
Abstract 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novel Annals of the Kingdoms in the East Zhou Dynasty,distinct differences were noticed between English,a hypotactic language,and Chinese,the paratactic language.Based on Chomskys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and Nidas Back—transformation,the author established a paratactic—hypotactic language translation model,and utilizing this model,strategi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lexical,syntactical and textual level.
Key words:Translation of Annals of the Kingdoms in the East Zhou Dynasty,hypotaxis,parataxis,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strategies
責任编辑:张蕊